187. 告知 半山大隊的人之前猜測盧達……(1 / 2)

喬怡聽說後心裡沒有一點波瀾, 差點被毀的事隨風飄散,美好的未來向自己招手。

盧達才是半山大隊第一個被公安抓去坐牢的人,這事又引起大家熱烈議論, 也將成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案例。

半山大隊的人之前私下都猜測盧達才會吃花生米,所以這判決結果令大家意外。

據說這個案子被抓有二十多個人,有七個人被槍決, 他們縣占三個,外麵四個。

各種消息傳得模糊, 具體情況不明。

徐蘭和唐啟陽心裡雖然好奇案件的真實情況, 但沒有特意去縣城打聽。

晚上紀鳳英幾個來找徐蘭八卦, 順便烤烤火。

她們談的話都一個意思, 盧達才坐牢,他的老父母可憐, 但受影響最大的是他的侄子侄女們, 將來結婚找不到好的對象。

徐蘭隻聽她們講不發表意見, 並不可憐他的父母和家人。

如果不是自己,喬怡就遭他糟踏, 在這個社會喬怡要麼被迫和他結婚,要麼殺死他成殺人犯, 要麼自殺,不管是哪一條喬怡都要被毀。

說到後麵說起孩子時紀鳳英叨叨自己的大兒子:“我家老大相看幾個都沒成, 真是愁人。”

自己和男人相中的老大相不中, 老大相中喜歡的,自己和男人不喜歡但勉強接受, 公公問細節後否決,說娶不好毀三代…,折騰。

王秋花說:“興良個頭高, 也長得好,你家條件也好,他年紀又不大,你擔心什麼。”

自己才愁,自家老大十七了,他上頭有兩個堂哥,辦完他們的婚事,到自家兒子找對象結婚肯定沒錢,到時找條件差的……

不行!王秋花打個激靈,一定要儘早分家。

紀鳳英歎氣說:“時間過很快,一年接一年就過去了。”

徐蘭也覺得時間過得快,轉眼自己和唐啟陽來這裡馬上就滿三年,他們在這裡融入社會,教養五個好孩子,又將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孩子。

日子平淡而幸福。

四號喬怡去大隊部結清賬,徐蘭跟小隊長借架子車,陪她去把分的糧食拉回來。

今年已經分過兩回糧食,這回喬怡結到五十六斤稻穀和八十多斤玉米。

糧食拉回來搬進堂屋後喬怡和徐蘭商量,她想用稻穀和徐蘭換白大米,用玉米換臘腸和臘肉,徐蘭爽快答應給她換。

稻穀出米率是70%,兩人換算價值,然後當場交換,東西交割完徐蘭問喬怡:“大米要寄回去吧?”

這兩天喬怡已經寄一些東西回家。

喬怡回:“大米太重,我帶不了太多東西,是要寄回去,徐大姐,我打算七號走。”

徐蘭問她:“大米什麼時候寄?我幫你提去縣城。”

她要背四十斤大米到縣城可不容易。

喬怡微笑說:“謝謝徐大姐,我還寄其他東西,明天我打算和小隊長借自行車推著去。”

徐蘭:“也行。”

喬怡看向前麵的竹林感慨說:“以前特彆盼望回家,現在臨走卻很舍不得。”

徐蘭笑:“以後有機會就來,我們隨時歡迎你。”

喬怡笑:“好,徐大姐,你們如果去滬市就去找我。”

徐蘭:“有機會就去。”她想到一事說:“你的被褥可以提前寄走,這兩天就用我家的。”

“好。”

“……”

兩人說一會話分開去忙,喬怡去整理行李。

唐啟陽最早做的泥磚已經乾透,徐蘭戴著有些發黃的棉手套,將磚放進簸箕,挑到竹林裡堆放,過幾天就砌牆。

曉風五姐妹中午放學回家知道喬姐姐七號就走,很是不舍,特彆是曉風三個大孩子。

喬怡忙兩天把該寄的都寄了,收拾好行李,她和曉風借了雙肩包,回到家再寄來。

同時也有個彆知青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易校長和他媳婦也收到。

他們夫妻走後要任新的校長和老師,那是教育局和大隊部的事,和普通人沒有關係。

六號晚上,徐蘭給喬怡做點饅頭和鹹菜,防她路上買不到飯時吃。

七號一大早,徐蘭和喬怡帶著行李一起出發去縣城,去送她上車。

曉風和曉語曉婕本想請假去送她,但下周她們就期末考試,喬怡沒有讓她們去送。

路上徐蘭和喬怡說:“小喬,今年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冒頭,路上小心,特彆是在市裡轉車的時候。”

喬怡認真應:“我回小心,謝謝徐大姐。”

徐蘭將喬怡送到汽車站,送她上去市裡的班車,說兩句話下車在一邊等著,等車開出去後離開汽車站。

時間還早,供銷社和百貨大樓還沒開門,家裡也沒有緊急要買的東西,她就直接回家。

徐蘭回到家時唐啟陽在前麵砍荊棘,她戴上手套把他砍出來的荊棘放進竹筐,搬到後院空的的方倒,曬乾後一把火燒掉。

他們上午把前麵荊棘帶清理出來,當時栽荊棘時向內退半米,荊棘長大向兩邊拓展有一米多,所以荊棘帶一清理完感覺空出不少位置。

徐蘭看了看說:“砌後麵的牆時把荊棘砍去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