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這幾天都沒有上工, 天氣雖然冷但白天有出太陽,她洗一些大紅薯削皮蒸到剛剛熟,放涼後切成條晾曬做紅薯乾。
唐啟陽做的泥磚還不夠乾, 還沒開始砌牆,他這幾天都去上工。
徐蘭在院子裡翻晾曬的紅薯條時喬怡一臉興奮的回來, 眼睛紅紅地和她說:“徐大姐,我收到滬市大學的通知書了!”
徐蘭替她高興:“恭喜!恭喜!”
喬怡笑得燦爛:“謝謝,徐大姐, 謝謝你們在我備考時給的幫助。”
徐蘭微笑說:“小事。”接著問她:“今天有幾個收到通知書?”
喬怡說:“三個,都是知青,每個小隊有一個, 我是本科, 那兩個是大專。”
一隊和二隊有三個本地人參加高考。
徐蘭:“大專也可以。”
喬怡笑:“是, 隻要能考上去上學, 什麼學校都可以。”
徐蘭問她:“你們什麼時候能回家?”這些孩子想回城想瘋了。
喬怡高興說:“大隊長說我們申請結賬, 賬結清就能走, 剛才在大隊部我已經申請結賬, 今天起不上工了,大隊過兩天就能結清賬, 隻是我還沒確定哪天走。”
不用等到年底, 徐蘭說:“挺好,晚上多做兩個菜慶祝。”
喬怡忙說:“徐大姐不用,平時吃的飯菜已經很好。”
徐蘭笑和她說:“這是難得的喜事, 要慶祝慶祝!”
喬怡收起臉上的笑容, 十分認真地道謝:“謝謝!”
徐蘭看著她敞開說:“不用這麼客氣,曉風她們將來也會走出去,她們也許有需要你的照應的時候。”
喬怡知道徐大姐這麼說不是真要自己將來一定要幫曉風她們, 是讓自己不要想太多,接受他們的善意。
她依然鄭重說:“徐大姐,我喜歡曉風她們,將來有那麼一天我會義不容辭。”
徐蘭語氣輕鬆:“小喬,不用說這麼鄭重,給自己增添心理負擔。”
喬怡感慨:“徐大姐,有時候我真覺得你受過高等教育。”
“我讀書理解快,看過很多報紙,我覺得自己挺聰明的,哈哈,自吹。”
“徐大姐你本來就很聰明。”
“……”
曉風五姐妹放學回來得知喬姐姐考上大學,都替她高興,興奮和她說話。
午飯後,夫妻倆回房間獨處,徐蘭靠著溫暖的唐啟陽說:“晚上加兩個菜給小喬慶祝,加個冬筍版的醃篤鮮,殺隻雞。”
唐啟陽低下頭親她一口:“好,雞你想怎麼吃?”
徐蘭溫聲說:“我看小喬比較喜歡白切雞,晚上按她的口味做。”
唐啟陽:“行。”他把徐蘭抱緊:“身體不舒服就和我說。”
徐蘭笑:“我沒那麼脆弱,我是懷孩子又不是受重傷,再說我現在什麼感覺也沒有,以後有反應和你說。”
唐啟陽嗅著妻子的發香柔聲“嗯”一聲,對一個小生命到來,他們高興是高興,但小生命沒有一點存在感,他們沒有多少真實感。
“……”
傍晚下工後陸續有人來和喬怡道喜,喬怡微笑一一謝過,送來的雞蛋和乾貨收下記賬。
晚上又是豐盛的一餐,喬怡沒有說過多感激的話,大方接受徐蘭一家的恭賀。
明天是周日,也是元旦,大家都是過農曆節日,對陽曆新年元旦無感,沒有過節。
徐蘭和唐啟陽打算明天試做一點年糕,方法他們和彆人問清楚,晚上洗澡後泡上三斤大米,一斤半糯米。
曉風五姐妹聽媽媽說明天做年糕,都很興奮,自家第一次做年糕呢!
次日早飯後,唐啟陽把泡的兩種米混和在一起,在石磨上磨漿,他推石磨,徐蘭坐旁邊舀米放磨盤孔裡,兩人邊乾活邊說話。
堂屋敞開著兩扇門,壁爐裡燒著中火,裡麵比較暖,坐著不會僵手僵腳,曉風五姐妹在堂屋做練學題,練字,畫畫,不懂就問喬怡。
徐蘭和唐啟陽把混和的米磨完,見米漿不夠細膩,再磨一遍。
練完字的曉岱和曉雯跑來圍觀,曉雯問他們:“爸媽,年糕什麼時候能做好?”
徐蘭舀起一勺米漿倒磨盤上和她說:“最快也要四點。”
曉岱說:“好慢。”
唐啟陽接話:“磨完漿要石頭壓控出多的水,這要四五個小時,控完水蒸一個小時,再放進石臼搗,最後搓成年糕。”
年糕這玩意做法不難,就是費時間。
曉雯說:“好麻煩。”
徐蘭想了想看向唐啟陽說:“下回用兩種米粉混一起,像和麵一樣和成團醒半個小時後上鍋蒸熟後搗。”
唐啟陽點頭:“這方法好。”
曉岱和曉雯對做飯迷迷糊糊,聽不懂,不過…,年糕好吃,曉岱高興問:“媽,下回是什麼時候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