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這些吃完就做。”四斤半的米不多,做飯還不夠兩頓,做出來的年糕吃不了幾天,吃完再做。
兩人磨完米漿,用兩層紗布墊在乾淨的小方竹筐裡,倒入米漿,把沙發合起來綁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壓在上麵。
唐啟陽忙完這個時間還早,拿條兩頭尖的扁擔和繩子上工,捆兩捆柴挑回下山,他擔著柴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依然走得輕鬆。
下到半山,唐啟陽見前麵有兩個老太太背著柴下山,其中一個是他老娘,心裡有些不爽,其實老太太還不滿六十歲,上山打柴沒什麼,估計她也是自願的。
但想到唐啟榮和他兩個成年的兒子,唐啟陽心裡就有些不爽。
他歎口氣抓老太太背上的柴捆說:“娘,你放手我提著。”
吳老太太聽到老三的話放鬆手,唐啟陽提起柴捆後說:“娘,紅花嬸,你們站一邊,我先下去。”
吳老太太和紅花嬸走到一邊給他讓路,唐啟陽擔著柴又提一捆越過她下山。
看唐啟陽下山的背影,紅花嬸和吳老太太說:“你家老三真好,其實你和你男人和老大家分開,單獨過更好。”
吳老太太愁著臉說:“沒有地方住。”最近老大媳婦常念叨興義沒有新房結婚,暗示他們給興義騰房間,可他們住哪裡?
“唉。”紅花嬸歎一口氣,自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唐啟陽走得快,到斜坡下把老娘的柴捆放下,回到家叫曉岱和曉雯下去守著柴等她們奶奶下來背走。
廚房裡徐蘭切著白蘿卜,餘光見唐啟陽進來,轉頭看他臉上有些不快,問他:“誰惹你了?”
唐啟陽走近:“下山時碰到老太太背柴。”
徐蘭直接說:“你情我願。”這個社會的老頭老太太就是偏心某個兒子,也全心全意為兒孫乾活到老死。
唐啟陽:“嗯”一聲看案台上準備的食材說:“我來炒菜。”
“好。”
午飯後,徐蘭和唐啟陽休息一會,快兩點把壓在米漿上的石頭挪開,把壓出來的米粉團鋪在蒸屜裡,放鍋裡蒸。
唐啟陽把大石臼和木舂洗乾淨用乾淨的布抹去水跡,放一邊。
徐蘭將兩個篩子刷乾淨甩一甩水放案台上。
米粉團約蒸一個小時,滅掉火,唐啟陽掀開蒸屜蓋子,用木鏟把蒸熟的米團挖起來放進大石臼,挖一半然後用木舂快速搗打熱騰騰的米團。
唐啟陽力氣足,沒多久就把米團搗得光滑有韌勁,他用木舂把米團挑到案台的案板上。
洗乾淨手的徐蘭用熟花生油抹勻兩手,把米團從木舂上扒下,米團還有點溫熱,靠近聞到濃鬱的純正米香。
徐蘭揉一揉米團,把米團揉得更光滑,分三等份然後搓成長條,揪成小節,再把小節整理成橢圓長條,手按一下就成扁狀的年糕,她把年糕排放在篩子裡。
曉岱和曉雯中午睡覺起來就頻繁來廚房看,見媽媽做成年糕,曉岱急問:“媽,能吃了嗎?”
徐蘭問她們:“現在年糕沒什麼味,你們要吃嗎?”
曉雯馬上說:“吃!”
行吧,徐蘭拿刀將兩條年糕切成小塊放進兩個碟子裡,一個多一個少,她把多的一碟遞給曉岱:“拿去和姐姐們一起嘗。”
“好。”曉岱應聲接過碟子端去堂屋,曉雯緊跟著她。
徐蘭拿一塊給唐啟陽吃,自己嘗一塊,年糕隻有米香,感覺還行,徐蘭笑說:“我們第一次做就成功,真不錯。”
唐啟陽:“不難做,就是費時間和力氣。”
“是。”
徐蘭繼續做著年糕邊說:“我們家吃得真不差,這倆孩子還是很饞。”
他們以前接觸的孩子少,唐啟陽語氣不太確定:“孩子都這樣吧。”
“可能。”
“……”
兩人把年糕做完,唐啟陽拿四條給二老送去。
徐蘭將裝年糕的篩子放到餐廳的架子上,放一晚明天變硬就能拿來炒,煎煮也行,有很多種吃法。
曉風五姐妹聽說明天才能炒,有些失望,不過直接吃年糕確實沒什麼味道。
當天晚飯後,曉雯看年糕渴望問媽媽:“媽,明天早上炒年糕嗎?”
徐蘭說:“行,明早就炒。”
次日早上,年糕變硬邦邦,唐啟陽拿快一半的年糕去切,他們昨天折騰這麼久,吃一頓快去一半,兩人哭笑不得。
徐蘭把剩下的年糕放進乾淨無油的陶盆,端到門口從水缸裡舀冰涼的清水倒進去,放外麵,拿蓋子蓋上。
唐啟陽用臘腸和蒜苗炒年糕,吃起來很香。
吃完早飯,大家分開去忙活,孩子們去上學,唐啟陽去上工。
徐蘭在家收拾家裡,做些瑣碎的事,喬怡和她坐一會去大隊部,看今天能不能結清賬。
約過半個小時喬怡回來和徐蘭說後天才能結賬,之後兩人不出門,在堂屋裡做鞋和補衣服。
中午,整個半山大隊得到一個消息,盧達才被判去坐牢三十年,他被抓已經一個多月,現在才判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