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222自己用數據構建的,類似於全息網遊場景。這樣它就可以把自己想解說的都農業成果都放在一起,挨個說過去了。
老人首先走到了第一塊試驗田,這塊田邊插著一個牌子,上書“雜交水稻:超優千號”。
【這是目前畝產最高的水稻之一“超優千號”,它的平均畝產能夠超過一千斤。】
畝產千斤?!
漢文帝失態地打翻了酒杯。
畫麵裡沉甸甸的稻穗差點晃花了所有人的眼,大家瞪大雙眼去數一株稻穗上有幾粒果實,卻被那密密麻麻的稻子遮蓋著完全數不清楚。
不少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若他們能有如此神稻,何愁吃不飽飯?
【這是袁院士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品種,何為雜交水稻?就是用不同的水稻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種水稻特性的稻子。】
【比如有的稻子高產卻不耐病蟲害,有的稻子不怕生病和蟲子啃食卻產量一般。用兩種稻子互相授粉,有一定的概率結出高產且不怕病蟲害的新品種稻穀。】
【雜交這項技術並不是後世人獨有的,事實上早在東周時期就有人掌握了“雜種優勢利用”,隻可惜似乎並沒有推廣開來。】
百姓們聽不太懂彆的,他們就知道天幕裡這種神稻是後世的人自己種出來的,好像用了什麼厲害的辦法。
讓他們自己去研究,絕大多數人都是做不到的。所以百姓們隻能眼巴巴地望著天幕,希望天幕能直接賜下種子。
然而222卻沒有這麼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現在雜交的辦法它已經告知出去了,有腦子的皇帝會自己命人去研究。而且它也不可能弄得來足夠所有位麵所有農人種地的種子,那個數量太龐大了。
“東周時期就有了雜交技術,這個東周指的是哪朝哪代?”
漢文帝迫不及待地問道。
大漢如今急需休養生息,若能得此稻種,他做夢都能笑醒。
座下大臣猶豫再三,終於有位農事官開了口:
“東周或許便是春秋戰國?農家典籍裡仿佛有提到過雜交之法。”
漢文帝一喜,連忙命人將典籍尋出來,好好研究一番。
“光有培育法門也不夠,還得有優秀的種子作為雜交的原料。”
農事官連忙道。
漢文帝當即承諾:
“朕會派人在全國境內搜尋良種!”
222本人對農業的了解比較淺,所以它隻能點到即止。
反正隨身天幕會一直存在,節目結束之後把整理好的雜交操作要點存放在天幕裡麵,讓他們自己研究去吧,這裡就不贅述了。
【看完了雜交水稻,我們來看看第二塊田。這裡種植的也是水稻,隻不過它還有更加獨特的優勢。】
畫麵跟隨著老農來到了第二塊田,這塊田邊豎著的牌子是“再生稻”。
再看田中的水稻,乍一看似乎隻是一片枯黃的稻梗,顯然是水稻已經被收割了。但是鏡頭推進之後仔細一看,稻梗中發出了新芽。
“這是什麼?雜草嗎?”
種過水稻的農人們大為不解。
眾所周知,水稻都是一年生的植物,每年收割後都要重新播種。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無論是育種、播種本身,還是把之前遺留下來的稻梗清理掉、再翻地肥田。
可是再生稻的出現卻省去了這些繁瑣的步驟。
【這裡種植的是一種多年生水稻,又叫再生稻。大家可以看到,被收割的水稻已經重新長了出來。】
【這些可不是雜草,是水稻自己發的新秧苗。這種水稻每年兩熟,早稻畝產上千斤,晚稻畝產也有八百斤,產量十分穩定。】
【那麼,這麼厲害的水稻可以種幾年呢?目前這片試驗田的水稻已經是第五年發芽了。】
眾人嘩然:“五年?!”
種一次收獲五年,一年兩次,就是十次。哪怕第六年要重新種了,五年下來也能省農人不少功夫了。
更何況這種水稻的畝產也不低,加起來一年產稻兩千斤呢!
【再生稻的祖先是從野外獲取的,野外本身就存在這種可以重複生長的水稻。農業學家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將之培育成了現在的樣子,而野生的再生稻畝產則比較低。】
剛開始產量低不要緊,需要二十年慢慢培育成高產水稻也不要緊。農人們根本不在意這個,他們隻知道20年是一個他們等得起的年紀。
“二十年後,咱們的兒孫就能吃上這樣的神稻了。”
“要是天幕早點出現,囡囡也不會餓死。”
“朝廷會派人去種這種稻子的吧?我老漢努努力肯定還能再活二十年,我現在每天都跟著天幕說的法子保養身體咧!”
“那是後世人用二十年培育出來的,咱們沒後世人那麼厲害,可能要更長的時間。”
“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四十年,總一天咱們兒孫能吃上的!”
農人們抹了一把眼角,擦去激動之下湧出的淚水。
【其實再生稻在普通農田裡的作用遠不如在山坡梯田上種植的作用大。這些地形的運輸難度更大,減去耕種的環節便可以節省一大半的體力消耗。】
還沒出現梯田的朝代有點懵。
“山坡上也能種稻穀?稻穀不是要種在水田裡嗎?”
哪怕能在山上開墾出田地,沒有水也是白搭,隻能種種陸生植物。
但天幕都說了山坡上可以開墾梯田,就證明這是可行的。
不過大部分地區其實還用不上梯田,許多朝代原本的耕地就足夠用了,還有大量荒地等待開墾。
而且與其費勁地開出水田來,直接在山坡上種植小麥等不需要那麼多水的作物豈不是更方便?
在山中耕田的山民自古以來都有,倒也算不上特彆稀奇。
眾人的焦點還是放在再生稻上,想著該去哪裡找到野生的稻種。
有了這兩種神奇水稻的衝擊,接下來的稻田就顯得沒那麼吸睛了。大多是一些擁有特殊性狀的水稻,比如口感更軟糯、耐寒耐旱能力更強之類的。
優秀稻種的培育方式基本都大同小異,一通百通。
222覺得自己給出的科研方向和研究方法已經夠多了,剩下的隻需要農事官自己埋頭苦乾就行。
正好時間也差不多,於是便結束了第一個節目。
【接下來將為您播出的是第二個節目《養殖妙招》。】
老農走到了一片花田前,指著前方忙忙碌碌飛來飛去的蜜蜂,露出了淳樸的微笑。
養蜜蜂嗎?會蜇人的那種。
作者有話要說: 再生稻是我在央視農業的b站號裡看到的,然後我激動地跑去告訴我爸科學家研究出了再生稻,好厲害啊。
結果我爸非常冷靜地告訴我:再生稻早就有了,是你消息太落後。
我: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