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是個什麼情況還沒解釋清楚, 下一句再一次拉低了眾人的預期下限。
靖康之變:“恥落賀蘭山”。
都用上“恥”這個字了,還搭配了極具指代性的“賀蘭山”,想也知道肯定是在胡人手裡遭遇了什麼。
趙匡胤:……
趙匡胤要窒息了。
他的大宋!他的北宋!趙匡義你看看你兒孫乾的好事!
趙匡義也要哭了。
他哥之前就鐵了心要擼了他的封爵讓他去當個普普通通富家翁,少摻和朝堂上的事情。結果這個歌一唱, 好嘛, 最後的掙紮機會也無了。
所以他的好兒孫到底都乾了些啥?!
天幕表示, 彆著急, 還有呢。
比如“南渡過河”啦、“莫須有罪”啦、“屈和於金”啦、“海涯宋滅”啦。
趙匡義:…………
趙匡義真的哭了,他覺得自己沒救了。
他並不知道最後那個宋滅的時候皇位已經回到了趙匡胤一脈,但這也沒什麼要緊的。畢竟沒有他的後代反複折騰, 大宋還真不一定會就這麼滅亡。
最起碼,如果當年一直是趙匡胤一脈當皇帝, 那趙構那個時期坐在皇位的可能就是個正常人。正常人肯定不會殺嶽飛, 這樣再拉胯也能收回北地啊。
有了北地再徐徐圖之,曆史說不準就改寫了。
趙匡胤已經沒心思去看到底是金還是元一統天下了, 有區彆嗎?反正宋已經亡了。
他也不想再搭理傻缺弟弟了,沒必要,他弟弟已經不是皇室子弟了(趙匡義:這就決定了嗎???)。
之前還有朝臣勸他不要因為區區皇位日後會落在晉王一脈這樣的理由褫奪同胞兄弟的王爵, 容易落人口舌。
現在呢?他倒要看看還有誰敢給趙匡義求情。
宋初朝臣們:……
啊這, 其實他們當初求情還真是打了一點小九九來著。
一方麵確實是為了官家的名聲考慮, 另一方麵嘛,畢竟天幕也沒說晉王之子趙恒到底是怎麼登上帝位的。
萬一是官家的子嗣早夭,沒得選呢?要是提前把晉王搞掉了,以後沒了皇位繼承人選可怎麼辦?
趙匡美:嗬嗬, 當我不存在是吧?
沒了他趙匡胤和趙匡義的子孫,不是還有我嗎?
趙匡美現在的心情大約就是這樣的,眼看皇帝二哥好像要絕嗣了, 晉王三哥也被兒孫拖累到沒前程了,那不就顯出他來了?
趙匡美心中雀躍,但也不敢表現出來。他怕被二哥收拾,畢竟他也有在悄悄祈禱二哥確實是絕嗣了,而不是出現彆的情況。
能當皇帝誰不想當呢?兒孫當也成啊,說不定自己能落個追封!
趙匡美萬萬想不到,趙匡胤的子孫好得很。皇位旁落純粹是趙匡義搞了出“斧聲燭影”來,所以他隻怕是沒機會上位了。
趙匡胤眼睛一掃在場眾人,把他們的小心思看了個明明白白。
他冷笑一聲:
“還有誰沒發過彈幕嗎?替朕問一句,澶淵之盟、莫須有和紹興和議都是什麼意思。”
之前的彈幕資格也不是所有人都輕易用掉了的,總有人想著是不是留在手裡還有彆的用處。這會兒一聽官家吩咐,立刻有幾人出列應是。
他們商量了一下,分開來問,一個個地試探,看會不會被屏蔽。
之前就有人試過在天幕上詢問未來之事,結果被屏蔽了,失去了發彈幕的機會。這一次的詢問他們也不太看好,感覺依然會是同一個結果。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係統自動判定該彈幕違規,沒有通過。
不過也不是一點成果也沒有的。
巳蛇老師單獨發了一條置頂彈幕:
【有關大宋的一係列事件,感興趣的可以在下課之後參與補課,到時候會簡單講講。】
當老師的怎麼能不搞補課呢?所以巳蛇老師搞了。
但補課也不一定非要一五一十詳細地給人講,因此它準備稍微解釋一下大家關心的幾個詞語,具體就暫時不說了。
先給他們透個底,做好心理準備。以後的頻道裡提到具體經過的時候,他們應該就不會被氣到昏厥了吧?
趙匡胤心平氣和地點頭讚同:
沒錯,畢竟那個時候趙匡義已經帶著他的兒孫滾蛋了,那他就隻是朕的一個錯題集。
過分樂觀的趙匡胤壓根想不到簡化版的描述和具體經過之間有多天差地彆。
彆說是看完簡介之後氣過就不會再氣了,多少人明明都看過完整經過了,再看一遍依然要氣瘋。
忽必烈幸災樂禍地想著,趙匡胤彆直接給氣死了吧。那樣可就便宜趙匡美了,也不知道趙匡美兒孫比趙匡義的好還是更爛。
他嘗試著發了個彈幕問候趙匡胤:
「宋太.祖你還活著嗎?」
看到彈幕的趙匡胤:……
趙匡胤也不想再留著自己那個彈幕資格做底牌了,咬著牙回了一句:
「你爹我好得很!」
沒辦法再回嘴的忽必烈:……
趙匡胤發完之後卻是神清氣爽。
還彆說,當這麼多人的麵占人便宜是挺爽的。
他之前還覺得在彈幕上互相喊兒子太幼稚了,現在才發現,一件事情能飛快流行起來,確實是有它的道理在。
去他的留後手,破彈幕什麼內容都不讓發,留著也是浪費,還不如拿來打擊對手。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個忽必烈之前在新聞裡出現過,是那個元朝的皇帝。既然是奪了他大宋江山的元朝人,讓他喊一聲爹都是給他臉了。
畢竟按照他倆的年齡差,該喊祖宗才對。
忽必烈鬱悶地看向臣下:
“你們……”
臣下紛紛搖頭:
“彆問我,我早發過彈幕了。”
在場的絕大多數都是脾氣火爆的草原人,哪裡能忍得住不發彈幕?第一時間就找兒子去了。
忽必烈已經是憋得最久的那個。
忽必烈無語極了,這群家夥還真不靠譜。
“大汗,您可彆和他吵架了,先看看歌詞吧。”①
有人甕聲甕氣地說道。
他們大元的歌詞可也沒好到哪裡去。
忽必烈定睛一瞧——
“行暴.政”“起義”“瞬而崩塌”
…………
元朝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啥。
有人掐指一算,驚呼了一聲:
“八十九年!”
從一統天下到大元滅國,還不足百年。這還不如大宋呢,大宋好歹支撐了那麼多年。
忽必烈血壓上來了。
連忙有文臣上去扶他:
“陛下莫急,這隻是統一到滅國,您定國號時還在此之前,更不提太.祖建立政權還要更往前推幾十年。”
忽必烈最近吃多了葷腥,是真的高血壓。他頭暈目眩,還不忘回懟一句:
“按這麼算也才一百六十多年,你以為這很多嗎?”
文臣不說話了。
這不是好歹有個心裡安慰嘛。
這回輪到朱元璋笑裂了:
“他元朝還好意思嘲笑大慫,他倆兩個極端,各自走出了自己的風采。”
太子朱標懷疑自己是不是聽岔了。
剛剛父皇說的是“大慫”吧?還是說大宋的時候不小心嘴瓢了?
但不管他說的是什麼,現在都不是嘲笑人的好時機。先看看大明的歌詞吧,彆一會兒和元朝一樣自打臉。
也怪天幕放出來的完整版歌詞並不“完整”,它都是根據播放來同步更新的。視頻沒唱到的部分就暫時隱藏,隻能往前翻看已經出現過的詞,否則哪還能有這個烏龍。
朱標懷疑這是主持人故意的。
朱元璋卻覺得他大明再怎麼拉也不可能和大宋比了。
證據就是到了他大明的部分,歌曲不僅補了一句聽不太懂的戲腔念白,曲風還從之前的婉轉哀傷變得歡快起來。
這代表什麼?代表他大明是不同的啊!
朱元璋美滋滋地去看歌詞。
嗯,第一句是誇他老朱驅除胡夷人克複中華的,誇得真好聽。
第二句還是誇他老朱的,說他收複了燕雲,李世民看了都得拍手叫好。
李世民:……
看在之前明太.祖把他改成開國皇帝列入太廟的份上,就勉強誇一誇吧。
害,其實也確實該誇,收複燕雲功勳很大的。可惜沒有發彈幕的次數了,不然他肯定要公開表揚一下的。
老朱沒得到誇獎也不在意,繼續往下看。
第三句還是誇,說五次禦駕親……等等!這不是誇他老朱的!
朱元璋夢中驚醒:
“這是啥?上麵是不是寫著成祖親征?”
朱標欲言又止。
他不僅看到了明成祖禦駕親征五次,還看到了這個年份,就在二十年後。
區區二十年,能換幾代皇帝?
朱標默默看向之前給他們老朱家狠狠漲了一波臉的“征北大將軍”朱棣。
朱棣二臉懵逼:
“大哥你看我乾哈?”
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他老爹朱元璋就反應過來了:
“五次出征,怎麼那麼像老四日後乾過的事情?”
雖然歌詞沒寫成祖具體是親征那一塊地方,但他大明最大的敵人不就在北邊嗎?正好和征北大將軍對上了。
不過這個時候,朱元璋還是心裡存了一點僥幸的。
“會不會是兩個人恰好都出征五次?或者老四其實後頭還有第六次第七次,隻是天幕還沒說到?”
朱標不想打擊他爹,但是這個年份遲早會暴露。
於是隻好殘忍地搖搖頭:
“成祖應當就是四弟了。”
想想覺得四弟可能要倒黴,他又補了一句:
“不過四弟不像是會造反的人,或許他是在當征北大將軍的時候北征五次。後來大明江山出了變故,他又力挽狂瀾上位,得了成祖的廟號。”
按照歌詞的春秋筆法,其實也說得通。畢竟之前發生在漢末的官渡之戰,歌詞裡寫在了三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