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典軍校尉的曹操剛開始並沒有跟著始皇一起離開。
畢竟他這個職位特殊, 如果跑路了,那也太明顯了。回頭彆人一看就知道是他放跑了皇帝,洛陽城中可還留著一部分曹家人呢。
所以曹操是直到洛陽亂起來才護送家人離開的。
他們混在逃出城的大臣裡並不起眼, 一路順利來到了關中。
結果剛趕到西都長安, 正好撞見傳訊兵送來東都洛陽的最新消息。
曹操:得了, 我還得再趕回去。
目前陛下手裡的將領不是特彆多,他不可能留在大後方不打仗, 肯定要去前線的。
東都那邊知道了陛下還活著的消息, 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董卓他們乾得出來另立新君的事情, 那就是一條路走到黑了。現在認錯沒有任何用處, 隻有一不做二不休把小皇帝掌控到手裡, 各地軍隊才會投鼠忌器。
到時候, 他們再對外宣稱小皇帝其實不是皇帝,是有人偷了玉璽偽造的詔書。麵上過得去了,再有兵力傍身, 還能翻盤。
所以洛陽那邊必要攻打函穀關。
曹操辭彆始皇之後又快馬加鞭回了函穀關,去陪呂大將軍一起守城。
呂布看他回來哼哼一聲:
“有某在此,用得著你過來幫忙?”
當初過函穀關的時候, 陛下就誇他英武不凡,函穀關這等要緊地方就得他親自守著。
於是他帶著一小半人馬留守函穀關, 剩下一小半繼續護送陛下西行,等把人送到了才回他身邊一起守關。
呂布就覺得這是陛下看重他,為此十分得意。
現在看到一個新的將領過來, 頓時和小孩子多了個跟自己搶糖吃的對手一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曹操沒和這犟驢計較:
“漢函穀關距離洛陽太近,還可以想法子繞過去。陛下的意思是讓奉先將軍去守繞路的道,操留守函穀關。”
呂奉先一聽高興了:
“那敢情好!”
守在關中不方便騎兵衝殺, 他也不耐煩打守城戰。另一條道就不同了,那邊可以正麵對決,而且地形也不算難走,不會妨礙騎兵行動。
漢函穀關距離洛陽就百裡不到,後頭三百裡的位置才是秦函穀關。這個位置距離河洛平原太近了,關隘開口確實是大。
把呂將軍哄走了之後,曹操開始安排防守事宜。
雖說陛下是特意繞開了洛陽,先把詔書下發到各地的。讓各州準備討伐董卓,再往洛陽去信。
但也難保洛陽那邊不會提前得到消息,選擇趁各地軍隊過來之前攻打西都。
他曹孟德可不能在這個事情上馬虎,陛下的安危最重要。
函穀關這裡有本身就駐紮在這邊的守衛軍,陛下後續還調遣了關中其他地方的軍隊過來支援,撐到討董聯盟趕到洛陽不成問題。
洛陽董卓那方確實提前看到了詔書內容,不過也沒比正經詔書送達早太久。
畢竟董卓忙著呢。
又要給自己人封賞,又要和袁隗爭權,還要應付洛陽城內不服管教的大臣和世家,一時間簡直焦頭爛額。
剛開始董卓收到各地在組織兵馬要打過來的消息時,沒太放在心上。他在皇帝失蹤的時候擁立新君,各地肯定要以他不忠為由討伐他,他早就猜到了。
不過他可不怕這個,各地軍隊能有他從涼州帶來的能打?
說起來也怪袁隗從中作梗,早同意他偽造小皇帝的屍體不就沒那麼多事了?
袁隗反而覺得董卓是個傻子——你倒是找個和皇帝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出來啊!
屍體哪有那麼好偽造?又不能隨隨便便劃花臉,不然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算來算去還是燒焦的那種最合理,偏偏放火的是他們袁家的袁紹,要是彆人就好了。
袁隗心裡把袁紹這個傻缺罵了個狗血淋頭。
可惜袁紹早就溜之大吉了,沒法被袁隗拎過去當麵罵。
這人在聽說董卓想坑他一個害死皇帝的罪名時就氣得跳腳,直接帶人離開了洛陽。
不走等著被董卓弄死嗎?
萬一那家夥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殺了,然後對外宣稱他害死皇帝畏罪自殺,他冤不冤?
因為和董卓的這個私怨,袁紹跑去冀州後聽說了皇帝詔書的事情也沒想著給洛陽送消息。
好吧他也送不了。
冀州牧韓馥本就擔心他袁紹過來搶自己的州牧之位,偏偏自己打不過袁紹隻能捏著鼻子忍著。
如今皇帝都問責袁氏滿門了,他還忍什麼?
趁著袁紹沒有防備,他直接把人下獄了。
袁紹親兵倒是想鬨,他們世家的私兵沒那麼尊重朝廷。然而袁家這次牽扯進去的不是小事,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鬨的話就真成反賊了。
如今皇帝隻是問責,沒有要處死袁紹的意思。他們如果阻礙冀州牧辦事,冀州就能說他們想造反,到時候袁紹才真的要丟命。
韓馥也不想和袁家鬨得太僵,於是聽了手下謀士沮授的建議,如此勸說:
“本初一時糊塗燒了宮門,畢竟沒有釀成大錯。另立新帝與他無關,都是那袁隗老匹夫的意思。爾等若隨本州牧一同討伐董賊,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想幫主子減輕罪責嗎?來乾活吧。
袁氏一族畢竟樹大根深,還有掙紮的餘地。趕緊和袁隗那瘋子割席,你們還能撈到點體麵。
彆的袁氏族人確實是被牽連的,但袁紹可不一樣,他確確實實燒了宮門。所以不乾點活的話,袁紹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袁紹的部下被勸動了,加入了關東聯軍。
不知道董卓回頭看到袁紹的人居然跟著關東聯軍一起打自己是個什麼心情。
他現在後知後覺發現了小皇帝的存在,已經調兵去打函穀關了。
然後發現守關的是曹操,繞道還有個呂布。一個兩個都很難纏,根本沒辦法輕鬆打過去。
董卓這邊要罵人了。
小皇帝什麼時候拉攏的這兩人?還有那個呂布不是丁原的人嗎?丁原呢?
部下回道:
“丁原接到皇帝詔令,摔了我們送去的金銀財寶,已經和留守洛陽的人打起來了。”
董卓:???
丁原你可真會審時度勢啊,一聽說小皇帝還活著立刻跟老子割席,可把你能的。
董卓氣得額頭青筋突突直跳。
始皇帶走呂布的時候可沒讓呂布殺丁原,所以丁原還能活著給董卓添堵。
曆史上董卓忽悠呂布殺掉丁原,是覺得這家夥駐紮在洛陽附近會威脅到自己。正好丁原死了呂布就能帶著對方的剩餘人手投奔他董卓,這招堪稱一箭雙雕。
現在沒了呂布,董卓隻能繼續和丁原維持表麵的和平。
結果還沒來得及想出彆的辦法處理掉這家夥呢,對方先被小皇帝找了上門。
事實證明他忌憚丁原沒忌憚錯,這家夥是真的會背刺他的。
丁原:“啊呸!本將軍當初進京可是何進假冒陛下旨意騙來的,我可沒有你那麼大的野心!現在陛下親自下詔書了,本大漢忠臣當然不能與你狼狽為奸!”
董卓:???要點臉!
誰不知道當初何進是假冒陛下旨意的?結果一個兩個不還是跑來了?打的什麼主意以為彆人不知道呢!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忠臣!
不過是看小皇帝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好掌控,恐怕是個難對付的英主,這才飛快地改變口風投誠罷了。
董卓不得不摒棄前嫌去找袁隗商量對策,看能不能從皇帝是假冒的這一點上做文章。
結果他們還沒商量好怎麼弄,外頭都已經認了對方的身份了。
原因無他,皇帝身邊有荀氏、王氏等不少大世家的子弟,這些世家子總不會認錯皇帝吧?
始皇:該利用世家聲望的時候就得用。
世家危險是真危險,好用也是真好用。
問題不大,還能控製。
始皇已經不把董卓放在心上了,關東聯軍準備完畢,洛陽遭受兩麵……三麵夾擊,丁原拉攏了其他邊軍一起對董卓下死手,效果不錯。
於是始皇騰出了空來,可以思考該怎麼打斷世家的壟斷。
世家恐怖的地方一是家族子弟可以輕易做官,壟斷官場;二是門生故吏遍天下,到處都是自家提拔的人脈;三是和不同家族聯姻,關係網錯綜複雜。
但是說到底還是第一條問題最大。
後世沒有世家壟斷的王朝,難道就沒出現後兩種情況嗎?是出現過的。
明清時期照樣有首輔太傅一類的滿朝都是他們的學生門人,結黨營私把控朝堂。也有家族枝繁葉茂到處聯姻,廣結親家。
但他們卻無法延續太久的輝煌,因為這隻是一兩代人的結交。
所謂人走茶涼,如果領頭人去世了,他的下一輩或許還能得到姻親和學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