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伴讀101(1 / 2)

[東漢]我有母後 星輝映川 11485 字 10個月前

皇帝選拔師傅和伴讀的消息傳播開來,大臣們和世家都沸騰了。

這可不是簡單的選拔,後麵的學問可大著呢。

但凡你在皇帝麵前留了名字,隻要你能力不拉垮,這輩子你就等著飛黃騰達吧。每個當官的人都想在皇帝麵前留下印象,然而實際上,很多官吏一輩子說不定都沒見過皇帝的麵。

現在皇帝年幼,有著幼時的情誼,將來等皇帝親政,基本上就是“平流進取,坐至三公”。再不濟,將來若犯了錯,看著以往的情分還能留個命在。

誰不心動?反正雒陽的世家們都狠狠心動了。

這事對於鄧綏和劉隆而言,就是為自己拉攏盟友。多一個人成為皇帝的近侍,那麼就多一個對皇帝忠心的家族。

皇帝年幼,現在利益與皇太後一體。至於將來皇帝元服後,劉隆會不會被這些人拉攏走,鄧綏完全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她對劉隆頗有信心。六歲就知道“千金買骨”的人,怎麼會受人控製?這些家族反而要擔心隆兒利用他們哩。

鄧綏常讀《漢書》,對老劉家的薄情和過河拆橋深有感觸。不知道隆兒會不會遺傳到老劉家的這些秉性,鄧綏心道。

“家世固然重要,但人品不行不能選。”劉隆對母後提了伴讀的要求,道:“南匈奴單於檀的兒子過來當侍子,那就過來當伴讀嘛。”

鄧綏一麵聽,一麵思索道:“可。既然這樣,聖上周圍的守衛就要增加了。”

劉隆點頭道:“但憑母後吩咐。”

鄧綏做主選了六位老成持重的宿臣大儒為帝師。但選伴讀一事,鄧綏谘詢了劉隆的意見。

知道劉隆的要求後,鄧綏開始頻繁召見宗親、諸侯以及世家子弟。同時,雒陽城中的“神童”和“孝子順孫”如雨後春筍一樣湧向出來。

席卷雒陽城的“伴讀101選拔賽”持續了整整一個月,才最終確定了名單。而鄧綏對涼州官吏的調整在選伴讀這件事的襯托下黯然失色,以至於沒有多朝臣關注或者說關心。

王符乾了一個月郎中後,被鄧綏認可,詔為謁者,派去涼州尋訪民間疾苦,抑製豪右,以及監察地方官吏是否守法。

鄧綏又調郎中虞詡擔任武都郡下辨縣縣令。虞詡在是否放棄涼州的朝廷爭論上,與大將軍鄧騭針鋒相對,因而屢次受到鄧氏一係的中傷,一直沒有得到升遷。

虞詡對於皇太後的詔令欣然領命。他慷慨有誌氣,看見國家被外夷淩欺,早就想出去做一番事業,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美中不足的是,龐參竟然被調任為漢陽太守。龐參就是當初在鄧騭背後鼓動鄧騭放棄涼州的罪魁禍首,沒想到這人竟然被派到涼州的漢陽郡擔任太守,真是……冤孽。

虞詡倒要看看這位棄涼派在看到涼州生民煎熬的情形後,會做什麼樣的決定。說不定會被羌人嚇破膽子,更加堅定放棄涼州的想法呢?虞詡是從心裡看不上這些目光短淺的人。

王符、

虞詡和龐參三人幾乎同時任命,且人都在雒陽,但他們是分彆前往涼州。

王符是主監察的官吏,他不願意和涼州官員近距離接觸,就避開了虞詡和龐參。虞詡和龐參有過節,也沒想過一起走。於是,三人各走各的。

除了涼州,鄧綏如她所言擇選謁者,前往幽州、冀州、益州、揚州、交州、荊州等一代巡境撫民,聽夷狄疾苦,去刻薄寡恩之吏。

聽到這些人事任命,劉隆十分遺憾他對東漢曆史不了解,不知道哪些人曾在曆史留名,隻能觀其後效。做的好升官,做不好黜落。

現在有母後支撐國家,劉隆不用怎麼操心,他要操心的是他的功課。如今新添了老師和同學,學習規劃都做了調整,不知道效果如何。

不過讓劉隆開心的是,母後說了,若是不喜歡哪個老師或者伴讀,可以直接替換掉,重新再選。

不過,應該沒有人故意惹他不喜吧。

昨日,劉隆拿到他最關心的伴讀名單,伴讀一共有六人:河間王子劉翼、南單於子兜樓儲、真定郭氏郭盛、南陽陰氏陰泰、安定梁氏梁不疑、扶風耿氏耿曄。

江平從蔡倫那裡打聽過伴讀的事情,一看名單,頓時臉上露出憂慮之色:“聖上,他們都比你大,最小的十歲,會不會欺負你啊?”

劉隆聽到這裡,驚訝地睜大眼睛,道:“朕可是皇上。”

江平指著兜樓儲的名字,皺眉道:“還有一個匈奴人,我聽說匈奴人殺人如麻,會吃人肉。他老子被漢軍打得丟盔棄甲,這兒子要是想為老子報仇怎麼辦?”

劉隆笑江平是杞人憂天:“他現在是質子,四周都是咱們的人,兜樓儲一定老老實實的。不過,不知道他漢話說得怎麼樣?”

江平想了半天,還是不放心讓一個匈奴人離皇帝這麼近,遂道:“尚方令那邊有許多勇武的寺人,我請尚方令調過來幾個。”

劉隆道:“如今宮裡的事務都是大長秋管,你想要就得去找大長秋。”如今宮中無後,鄧綏忙於朝政,這宮中的上上下下都是大長秋鄭眾在管理。

“在其位,謀其政。”劉隆又補充了句。江平點頭應下,立馬起身去找鄭眾。鄭眾聽了江平的來意,將早選拔好的寺人送來。

江平走後,劉隆翻看名單後麵的詳單,每張都詳細記錄伴讀的家庭情況。

河間王子劉翼,是漢章帝的孫子,他父親和先帝是兄弟,劉隆要喊劉翼堂兄。聽說劉翼美姿儀又好學,所以母後選他當自己的伴讀。

郭盛,出自“樊郭陰馬”的郭氏,郭氏這些年遠離權勢,但姻親遍布,在朝堂之上還有一定的影響力。郭盛的母親出自樊氏。

陰泰,出自“樊郭陰馬”的陰氏,母親是皇太後的妹妹鄧容。

梁不疑,出自安定梁氏,開國元勳,祖父與先帝的母親是兄妹,父親是梁商。

耿曄,出自扶風耿氏,開國元勳,扶風耿氏,世出武將。耿曄的族伯就是遼東太守耿夔。耿夔今年在追擊南匈奴時,由於沒有追擊到低

,被貶為雲中太守。

劉隆的伴讀除了兜樓儲和劉翼外,其他人都是東漢的勳貴,宗族子弟姻親故舊遍布朝堂。

看完詳單,劉隆長舒一口氣,未來任重而道遠。有人曾說,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是貴族政治,而這種情況的發端在東漢。

西漢時,開國君臣皆是布衣將相。到了東漢,開國君臣變成世家豪族。東漢滅亡,這些豪族紛紛形成割據勢力,角逐天下。

魏晉製定的九品中正製將選官與門第結合起來,世家大族子弟平流進取,三十歲就可以坐到宰相。

隋文帝開設科舉,讓寒門看到了曙光,唐太宗和武則天進一步完善科舉抑製世家。到了宋朝,那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終於再也看不到了蹤影,科舉成為讀書人入仕的正途。

劉隆將名單放下,往後一倒,這開局太難了。世家大族是東漢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也是東漢滅亡的重要原因。

劉隆是在新時代長大的好青年,他與生活在大漢土地上的百姓深深共情,注定了與那些世家大族走不到一起。

開局太難了!

劉隆睡覺之前憂心忡忡,睡醒之後想開了。曆史大勢浩浩湯湯,他能做一點就是一點。或許作為皇帝能做的這一點,對當時的百姓而言卻是極為巨大的改變。

抱著這樣的心態,劉隆來到學堂。剛踏進宮殿,他就看見門口的六個少年。六人分作四堆,獨自一人的胡人少年、美貌少年、以及兩兩一起的另外四人。

這六人見到劉隆前來,紛紛上前拜見,又一一報了名字。

劉隆頷首,道:“進去吧。”這六人簇擁著劉隆進了宮殿。

伴讀的年齡多在十到十三歲之間,年齡比劉隆大,個頭也都高上劉隆許多,尤其是兜樓儲和耿曄。

劉隆坐在前排最中間,左右分彆是劉翼和陰泰。兜樓儲自動走到後排靠牆的位置,從裡往外依次是耿曄和郭盛。

才坐定沒多久,馬融就過來上課了。鄧綏為劉隆選了六位師傅,但這裡麵的五位都不是正課的師傅,每人每隔五天上一次課,講的類似於專題課。

剩下的那位師傅是學識淵博的竇章,他和馬融許慎一樣負責給陛下講解五經。

馬融出自扶風馬氏,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從孫。竇章出自扶風竇氏,與章帝的竇皇後是同族。

馬融掃了一眼下麵的學員,頓時感到頭疼起來。

皇太後突發奇想要為聖上找伴讀。他家族的人聞訊推了幾個孩子出來,讓他找聖上說情,甚至還給他下了死命令,說至少得選上一個。

馬融當場就拒絕了,明確告知這些人馬家有他當聖上師傅,陛下根本不會再考慮馬家的孩子當伴讀。

族人不信,上躥下跳一個月,結果什麼也沒撈著。馬融熟讀經史,一看皇太後這架勢就知道她在拉攏朝臣權貴。鄧氏回鄉守孝,皇太後得力的臂膀暫時少了一個,不得不考慮拉攏其他人。

伴讀的資質不是首先考慮的,放在首位的是家世。果然不出

他所料,這伴讀的人選除了宗親和外夷,其他人選背後幾乎都代表著兩三重勢力。

先不提學生背後複雜的勢力,隻說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就讓馬融頭疼不已,尤其是那個連漢話都說不全的兜樓儲。

馬融先根據劉隆的進度,把課講了。講完,他發了一張試卷,考查學生的知識範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