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隆快樂摸魚的日子結束了。
之前,鄧綏病重,朝臣人心浮動,出了不少牛鬼蛇神。鄧綏病愈後,就是將這些浮出水麵的人收拾了。
劉隆作為——名義上或實際上擁戴的對象,被鄧綏暫且“賦閒”,稍稍淡出朝堂。
一些德才不備的官員輕者革職重者入獄,而一些忠心擁戴皇帝的人則被鄧綏貶出京師,趕到邊郡或荒瘴之地任職。
劉隆得知後,曾為這些人求情,卻聽母後說:“這些人恃才傲物,需要磨去銳氣,知人間疾苦,方能堪當大任。”
劉隆聞言,想了想,就不再說話了。這些人被貶的個中緣由,劉隆心知肚明。
母後不樂,且主意已定,他隻能順從。
再者,母後貶謫他們,使其懷才不遇。等將來他親政,召回這些人,他們難道不感念自己對他們的知遇之恩嗎?
劉隆將這些人的名字用墨筆記在屏風上,上麵寫著“待觀察”。這些人若將來不改其誌,才乾不錯,他就會重用他們。
若是……劉隆表示,還是不如回家種地的好。
想畢,劉隆將這事放到一邊,抽出時間去看太醫的編書近況、尚方局瓷器的銷售、水利道路建設、農具改進以及農業種植技術改進、太學近況以及張師傅的學生們……
事情雖多,但主管這些事的人都是持重的能臣。劉隆隻需要過去問一下進度,召見勉勵眾人,表達對他們的認可與讚揚,頗為清閒。
鄧綏見劉隆忙這些事情,十分樂見其成。一來,這些事見效慢,且對目前的朝政影響不大;二來,也讓皇帝多曆些事。
現在,朝堂政事都已處理完畢,朝臣也恢複到鄧綏病重前的狀態,她又讓劉隆每日過來聽政和輔助處理朝政。
劉隆唉聲歎氣,之前母後不管他,他甚至有兩次睡到了自然醒。
天可憐見的,劉隆自從上學後,除了生病,每日都是天未亮就早起。雖然睡得早,但是誰不願意睡個懶覺呢?
睡懶覺這事,多了他也不敢,這兩次都有借口,一次是因為昨晚微微發熱,一次是因為晚上走了困。
劉隆眉頭微皺,時不時歎氣,這讓鄧綏十分驚訝。
“玩了兩三月,心玩野了?”鄧綏微微一笑道。
劉隆連忙合上歎氣的嘴巴,一臉正色道:“沒有,絕對沒有,我沒有再玩,而是一直在做事情,母後又不是不知道。”
“母後之前還誇讚我做事有恒心,沒有半途而廢呢?”劉隆又補充了一句。
鄧綏輕哼一聲,以目示意,讓陸離給小皇帝搬來一摞奏表,點頭道:“彆說有的沒的,趕緊把這些處理了。”
話音未落,江平從外麵進來,笑著稟告說:“太學祭酒過來求見聖上陛下。”
“趕緊讓他去前殿喝茶。”劉隆對這位德高望重不慕名利的老爺子十分看重。
在他的努力下,郡國的學校煥發生機,縣城的學校也在慢慢
恢複重建中,再等幾年說不定文風能興盛起來。
劉隆起身,對母後道:“母後也去聽聽,摯公輕易不來,一來說不定就是需要母後做主的大事。”
鄧綏頷首,與劉隆一起來到前殿,看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是摯恂。
朝拜後,雙方寒暄兩句,摯恂就說明了來意。
“啟稟聖上陛下,郡國令長或精於吏乾或擅長經史,若讓主持明經明法明算三科差彆極大的考試,恐怕遴選失當。”
“下臣看過這兩年的落第試卷,也統計過各郡國各科考中的比例,發現有些郡國確實存在如下臣所想的情況。”
“因此,下臣請求派出持重的孝廉或卓異的明經明法明算等人外出,主持郡國鄉試,還望聖上陛下明鑒。”
劉隆聽了,心中直點頭。實行考試後,中央確實掌握了人才選拔,但郡國考試由太守舉辦,難免會受到當地的影響。
摯恂提供讓朝廷派出官吏主持考試,確實能解決這部分難題。
劉隆想著,隻聽母後說:“摯公所言準了,可有章程?”
摯恂聞言,回了如何選人、如何培訓、如何設立回避製度等等內容。
劉隆聽完,提出幾個問題,問道:“大漢郡國一百零五,每郡都派主考官,人手是否夠?考試初行,孝廉明經明法明算都是新人,能否擔當重任?再者現在已經六月,即便即刻出發,恐怕主考官也難在考試之日到達日南九真等郡。”
“你剛才所言派主考官主持郡國考試以及你所言的章程都極好,但朕提的這些問題需要解決。”
摯恂沉思道:“下臣想著先從京師附近的郡國開始,兩三年後再推廣全國,不知聖上陛下意下如何?”
鄧綏點頭道:“你剛才說之前做個統計,那你就先擬一批試驗的郡國上來。至於人選,由你、禦史中丞、尚書令和楊司空等人一起選拔。”
“外派的主考官品秩為比六百石,歸禦史台,暫由你主管。主考官官職為……”鄧綏低頭沉吟。
“提學禦史。”劉隆補充道。
“好,就名為提學禦史,因事而設,事罷歸來。”鄧綏道。
商定後,摯恂離開前去和禦史中丞等人商量趕緊把人選選出來,不然山高路遠耽誤了考期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