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內務府的人已經在午門外候著了, 鎮遠侯府的迎親隊伍停在午門外,霍霖翻身下馬。
隨同禮官進入宮門。
“迎親隊伍至,請新郎官親迎公主——”禮官唱道。
霍霖隨著禮官進去金鑾殿中拜見皇上並遞上迎書,在拜見之時霍霖餘光掃過。
此時的金鑾殿不複以往的莊重嚴肅, 而是裝扮一新, 處處透著喜慶的紅,聖上高居上首, 而在聖上下首的位置, 則放置著一個牌位。
底下的官員們按照文武分列而立,身旁皆是站立著身穿繡有繁複花紋的命婦服。
“新郎至, 新婦出, 行三跪九叩之禮。”
此時的殿中回響著喜慶的樂章, 霍霖起身望向門口, 一個身著緋紅色嫁衣的倩影被小太子牽著款款走來。
這是他的妻。
走到霍霖身旁, 小太子把寧安的手交予霍霖手心,他眼圈略紅,仿若剛剛哭過,小太子啞聲道:“燕爾新婚, 鴛鴦壁合,望姐姐與姐夫能夠舉案齊眉, 百年偕老。”
好話說完, 小太子又小聲的放狠話道:“姐夫, 我把姐姐交予你照顧,你若是照顧不好,我定會來找你的!”
霍霖明白這種姐姐出嫁的焦慮,他嚴肅道:“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我與寧安定會鴻案相莊,魚水相諧,請太子放心。”
聽此小太子才放下心來。
霍霖牽著寧安的手麵向聖上,霍霖握著手中的柔夷,感受到她發熱的手掌心,不由得緊緊地握了握,向她傳遞著安心的信號。
寧安感受到霍霖特殊的‘打招呼’方式也回應了下。
禮官看這對新人已經到位,唱道:“新人至,喜相迎,拜彆父母,三拜——”
此時的寧安與霍霖已經牽上紅緞,兩人依照禮製拜彆聖上。
禮成,在上首的皇帝手中拿著迎書看著霍霖,沉聲道:“鴛鴦比翼,鸞鳳和聲,今朝你與寧安喜結良緣,為大喜之日,你定要真心對待寧安。”
霍霖叩首堅定道:“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鴻案相莊,微臣定不負聖上之托,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1]
聖上看著這一臉莊嚴肅穆的人,想到他往日所做的事情,終於笑道:“朕信你。”一揮手,道:“宣旨。”
站立在聖上身旁的禮官麻利的掏出袖中的聖旨,宣布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紫簫吹月鴛鴦比翼,天風玉宇鸞鳳和聲,為歡慶此日天成佳偶,特賜寧安大公主嫁娶最高儀仗,命婦隨行,禁軍開道。賜霍霖良田五十頃,金銀兩箱。
望你夫妻二人詩題紅葉,琴瑟友之。
欽此——”
聖旨宣布完畢,霍霖突然被這突然的賞賜驚訝得呆愣片刻,隨後就感覺到紅緞被輕輕扯動,耳邊聽到那頭的寧安叩頭接旨:“兒臣接旨,兒臣寧安定不負父皇所望。”
霍霖雖然驚訝於這份突如其來的賞賜,但還是接旨道:“微臣接旨,定不負聖上所望,待寧安以真心。”
聽到這話,台上的皇帝笑了下,台下的眾位大臣也紛紛露出笑容,皇帝提示道:“你可叫朕父皇。”
突然真多了個爹,霍霖一咬牙,聲音洪亮道:“兒臣接旨!兒臣霍霖定不負寧安!”
台下眾人都憋不住笑了,隨後在禮部尚書的開頭引導下,眾位大臣齊聲向聖上恭賀道:“恭賀聖上喜得賢婿,祝賀寧安公主與霍大人琴瑟和鳴皆美滿,宜室宜家五世昌!”彙聚成聲浪在殿中回蕩。
霍霖看向手執團扇的寧安側臉,此時的寧安眉眼低垂看不出情緒。
霍霖也不在意對方有沒有聽到,小聲道:“福慧前修得婦賢,締得今生美滿緣,我霍霖此生定不負你。”
霍霖說完便轉頭,沒有看到被團扇遮住臉的人把視線轉向他,一時間眼裡映滿了他。
家庭美滿的一品命婦攙扶著寧安,寧安團扇遮臉邁出殿門,坐上早就準備好的車架,放下珠簾。
燈炬前引,禁軍在車架的兩側為隊伍開道,霍霖領著霍家族人打頭,寧安的車架被護在中間。
後麵則是小太子與眾位皇子騎在馬上送行,最後的就是朝中陪送的命婦和宗正寺等官署領著其他達官貴人的夫人乘轎隨行。
送嫁的隊伍浩浩蕩蕩,驚呆了十幾年沒有見過公主出嫁的京城百姓。
“這公主出嫁都這個排場?”有不明就裡的百姓問道。
旁邊的人回答道:“應該隻有大公主是,畢竟是聖上最為寵愛的中宮嫡出長女,聖上都說了要內務府和禮部以嫁娶最高儀仗來行這次的成親禮。”
送嫁和親迎的隊伍繞京城一圈,終於在吉時到達鎮遠侯府,此時的鎮遠侯府張燈結彩,喜慶的氛圍直衝雲霄,外麵還有小廝在分發銅錢,據說城外還有在進行免費的布施和醫治百姓,力圖把喜慶的氛圍傳遞給每個人。
霍霖上前立在轎前,依照禮俗迎出寧安。
禮者唱到:“新郎搭躬,延請新娘。”
珠簾被兩旁的侍女打開,霍霖伸出手,寧安手臂輕抬搭在上麵。
柔夷握在手中,霍霖覺得他握住的是一份責任。
牽著寧安走進正門,這時候的霍家人都在此迎接這對新人,同時在的還有來鎮遠侯府慶祝這場婚宴的賓客們。
眾人簇擁著這對新人進入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