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安慰對方:“文學作品和史學作品是有溝壑的,後世學習語文也不在於研究曆史、而是其中的藝術手法。”
就像學習《荊軻刺秦王》,又不是學習刺客的手法,是學習裡麵的遣詞造句啊!
但被抹黑了形象的嬴政本人,自然是不大樂意,繼續杠其中的邏輯:“那荊軻宵小將匕首藏匿於圖中,可見秦國宮殿上無法攜帶兵器,或是無法近身朕。”
“這唐雎怎麼又能拔劍,又坐在朕的對麵?”
夏安夷托著下巴:“好像確實有點矛盾,可能你被唐雎嚇壞了,所以調整了策略?”
老祖宗一個把其它幾國打得哇哇大叫的人,被唐雎幾番話嚇壞,聽上去也不是很靠譜的感覺。
嬴政淡淡道:“你往常讀課文,不看下麵的注釋嗎?”
將不同的課文注釋結合便是:【荊軻的事情發生在公元前227年,唐雎入秦國是公元前225年。】
所以必然是有些矛盾了的。
夏安夷表示以後知道了,還不忘好心地勸誡對方:“所以攻魏的時候,彆忘了和安陵國和諧相處哦。”
不然要被寫在課文裡,憑借其中色厲內荏的“天子之怒”,被後世當反麵教材了。
嬴政的微笑不明。
應該是答應會“和諧相處”的意思。
而隨著時間線的提前,在秦軍先後攻破韓、趙,對魏國出手後,原先的刺客大軍們也按捺不住了,開始商量相應的對策。
沒有燕太子丹這個高調的組織者,更多的刺客是坊間自發的。因為他們自詡俠士,看不慣這個天天打仗的秦王政。
他們的第一步——先打造精良的兵器,能夠一擊斃命。
刺客俠士們轉悠了一圈,突然發現秦軍的兵器翻新了好幾個版本。不僅冶鐵技術升級了,其中的劍刃、機關都變得厲害了。
原先的流水線兵器,突然能跟他們手裡的比肩了。
刺客團:“??”
冶鐵技術也就罷了,關於煆劍技術,一夜之間秦國怎會有這樣大的突破。到底是誰把熟悉的技術,給泄露出去了?
剛剛融會貫通了灌鋼法、自己原先煆劍技術的徐夫人:“……”
他正準備出山炫耀一二,突然發現秦王政那小子速度比自己更快,都已經在大規模生產了,兵器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而昔日老朋友們,都在尋找是誰把技術、交給了對方。
徐夫人:“……”
要不然下回再出山炫耀吧,這事其實也不是很急。
無論刺客團們在醞釀什麼風暴,或是安陵國會不會派傳聞中的唐雎來,都無法阻擋秦國進攻魏國這件事。
魏國自惠王親手將商鞅送給秦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如今信陵君不在,王賁等人的軍隊月餘後,輕易打到了魏國首都大梁附近。
夏安夷沒在軍令中看到蒙恬,有些好奇:“大恬呢,他這次不跟著出兵嗎?”
嬴政淡淡道:“前些日子蒙驁去世,秦國痛失一位良將。”
“蒙恬心情低落,自請去北邊戍守了,也算是散心罷了。”
說完一句節哀後,她久久沒有回話。主要是不知該如何安慰,或者說老祖宗本人應當看淡這些,已經平靜接受,也不需要安慰。
嬴政道:“世上之人皆需自渡坎坷,蒙恬也不例外。”
比起過度乾預對方,不如讓其自我沉澱。
夏安夷想了想,將後世一些……製作美食的法子告知對方,希望能帶給遠在邊關的蒙恬一些好心情。
此後秦統一六國中,是蒙氏兄弟戍守邊關,才避免了後顧之憂。
大恬也許會成熟蛻變,但也要像之前這般,開開心心的啊!
而有了後世的劇透,嬴政也得知了曆史上,秦國滅魏時所用的方法。
【當年魏惠王遷都大梁,開鑿了連接黃河的運河與水渠,建立了密布而發達的水網。】
【而秦始皇滅魏,便是引黃河水灌大梁城的方法,致使魏國最終投降。】
史書裡關於滅魏,僅僅隻有三個月。
更不必說現下秦軍的武器和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因此,對於攻大梁城是否需要沿用這樣的計謀,便有待商榷。
帶兵的王賁表示,先前便有武安君白起,引水攻破楚國郢都的成功例子。如今魏國雖弱但仍在抵抗,這樣的方法更為高效。
更好地保存秦軍的力量,留著進攻之後的楚國和齊國,不好嗎?
嬴政正欲同意並下令,便見光幕倏地浮現了文字。
【大梁被水淹後平為丘墟,秦朝於其故地置了開封縣,其後在不同的朝代更名過汴州、金陵和南京。】
【大梁也就是開封,素有“七朝都會”之稱。它是我們的八大古都之一,具有豐厚的曆史底蘊。最重要的是,它在宋以後完成了經濟中心的轉移。】
光幕的開啟似有些不合時宜,嬴政瞥了一眼,語氣平靜地問對方:“這也算是、你們那考點之中的內容?”
看著可不像。
所以對方這時候湊熱鬨,總不會是太清閒的緣故吧?
夏安夷眨了下眼,發現情況比預想的好。至少老祖宗沒有因為被打斷而遷怒,或是根本不將這些提示放在眼裡。
與其讓對方憐憫大梁城中的百姓,不如從他所在的角度出發。
她側頭想了想,開始循循善誘:“你有沒有覺得,大梁聽上去挺有錢的?”
日後的經濟中心哎,如今作為魏國都城也很繁華。
老祖宗難道不想打劫一番、哦不應該說是合並至秦國,充盈國庫的嗎?
粗暴地水淹的話……可著實有些惋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