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爺要過生日了, 兒子馬卓提前一天給他打電話,沒人接。
晚上直接找上門去,又吃了個閉門羹。
馬大爺最近報了一個兩天一夜的農家樂, 出去瀟灑快活了。這事馬卓是知道的, 算算日子早該回來了, 怎麼現在家裡沒人呢?
在他鍥而不舍的努力下,電話終於接通了。馬大爺的語氣興奮中帶著點不耐煩:“有事嗎馬卓?我忙著呢!”
馬卓:“爸, 你在哪兒呢?”
馬大爺:“我在宣山農家樂啊!剛去抓牛蛙回來。我抓的牛蛙個頭都可大了, 一會兒拍個照片給你看看。”
旁邊有人拆他的台,“那是因為您老人家眼神不好, 小的根本就看不見!”
“去去去!”馬大爺笑著趕人。
馬卓:“您還在那個農家樂?前天不就該回來了嗎?明天您就過生日了,我給您……”
馬卓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馬大爺打斷了:“不用你給我過生日!我不回去!生日有啥子好過的,我們一群人在這裡熱熱鬨鬨的, 吃的好住的好, 彆提有多順心了。”
兩天一夜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馬大爺一行人還覺得自己剛探索完宣山的幾個地方, 時間就過去了。
好些東西還沒來得及吃,像是大閘蟹、溪石斑、走地雞,可不能就這麼回去了!今天吃了蝦醬炒雞蛋, 小河蝦現做的蝦醬配上土雞蛋, 那滋味可彆提了, 現在想想還流口水。
除了有幾個人實在是外麵有事沒法留下來, 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走。他們派何教授和張老頭出麵,和桑宣宣談了團購價,少說要在宣山待上一個星期。
最近宣山還來了一對中年夫婦,沒住上兩天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帶過來了。
他們也是因為認識應玲瓏才知道宣山農家樂的, 聽說之前就來過一回。兩批遊客同住在桑園,低頭不見抬頭見,沒幾天就熟悉起來,一起結伴摘果子、撿蘑菇、釣魚,打成一片,熱熱鬨鬨的,比在家待著有趣多了!
馬卓隻好說:“那我去宣山給您過生日。”
馬大爺反問:“你有那個時間嗎?”
馬卓沉默了一下:“我當天去當天回。”
“你彆來!”馬大爺嚴詞拒絕,“哪涼快哪兒呆著去!”
馬卓:“……”
————
馬大爺沒有宣揚,可這一個電話打完,他要過生日的消息還是傳開了,大家輪番去問他想吃什麼玩什麼,弄的馬大爺怪不好意思的。
就一個生日,沒什麼好過的,這輩子也過了好幾十回了。隻是盛情難卻,在桑宣宣來問的時候,馬大爺還是鬆了口,說想吃盤餃子。
他小時候那個年代,沒有現在花樣百出的生日蛋糕。能用精白麵擀皮包上一盤餃子,哪怕裡麵一塊肉沒有,光是調餡的時候加點葷油,那滋味也美的沒邊了。
馬大爺要吃餃子的話一傳出去,瞬間變成了全體總動員,大家七嘴八舌,有說該包豬肉薺菜餡兒的,有說韭菜雞蛋木耳的素三鮮餡更適合老年人,還有的提出宣山上的野生蘑菇長得正好,不如來包個菇丁玉米鮮肉餡餃子。
最後張老頭說:“大家都彆爭了,既然想吃,那就每種餡都來點!”
他說的很對,想包足夠宣山這將近三十號人吃的餃子,光是餡就至少得和五大盆。最後定下來時,不僅有之前說過的幾種,還加了芹菜牛肉餃子和鮁魚餃子。
第二天一大早,大夥們兵分幾路。老潘一家人去果園和竹林裡撿雞蛋,散養的母雞會把蛋下在固定的地方,扒開草叢,能看到一叢被壓倒的野草中落著幾顆雞蛋,撿起來放進籃子裡,有種發現探索野外發現寶藏的喜悅。
路過果園時茜茜嚷著要吃桃,潘夫人隨手摘下四五個蜜桃放進籃子裡,新鮮水靈的桃子清水一洗,連帶著皮一起吃,熟透的像小姑娘紅彤彤的臉龐,味道鮮爽脆甜,一直咬到果核也不會嘗到酸澀的味道。
何教授幾個人負責摘菜,桑宣宣的菜種的很隨意,隨手撒下去一把,菜圃裡甚至看不到邊界,兩種青菜邊緣都參差不齊的混在一起。但每一種青菜都青翠欲滴,嫩生生的看著喜人。
摘菜摘到口渴,何教授從旁邊的架子上摘下兩個紅豔豔的西紅柿,桑宣宣事先說明山裡的東西都沒打過農藥,用紙巾隨便一擦就可以吃了。
西紅柿皮薄紅潤,內裡是沙瓤的,水分很足,最重要是帶著西紅柿的酸甜味。
“這個西紅柿味道很正啊!”何教授感歎道,“年輕時候吃到的西紅柿就是這個味,現在不太能買到這樣的西紅柿了。”
懂行的黃老板接話道:“菜市場買到的西紅柿,除了鄉下農戶帶進城裡來賣的,都需要長途運輸。為了適應運輸中的顛簸,減少損耗。西紅柿的品種慢慢改良成了硬皮番茄,運個幾千裡地都不帶壞的,就是沒什麼西紅柿味兒。”
旁邊的人也說:“超市菜場賣的西紅柿摘下來的時候都是青的,運輸過程中才慢慢變紅,肯定比不上這自然熟透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