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拎著肉進了巷子,鄰居看到了就問:“廣老板這是又去西邊肉鋪買肉去了?”
離南坊街這片兒還算比較近的兩個肉鋪,一個往東走是賴大屠子開的,廣老板有一次割了兩斤注水的肉,再不願意去賴大屠子那裡割肉了,尋常都去西邊的那個鋪子。
“不是。”廣老板笑嗬嗬的,“就在咱南坊街割的!”
鄰居奇道:“咱南坊街開肉鋪了?”
廣老板搖頭道:“非也,來了個年輕的小後生,擺攤呢。”
“喲!那可不多見,不要跑遠路了,我也看看,認認人去!”
“去吧!”廣老板一擺手,進了家門。
其他人都羨慕的不行啊,廣老板祖上有地,南坊街那裡好幾家店麵都是他的。聽說他什麼都不乾,每月光收租金就能收五兩銀子!
而他本人最大的樂趣就是每日轉著圈兒尋好吃,哪裡有緊俏好吃的,哪裡就有他!
一百六十多斤的大肥豬,去掉豬血、豬下水、豬頭等,出的肉大概是一百一十來斤,在村裡賣了有三十多斤,剩下的在這擺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賣光了。
李青山估摸著,要是將他送給大伯家和二爺爺吃的那兩斤肉算上,能賺一百五十文左右,他這還是不會賣呢,他記得他做學徒那會兒,他那師傅收了這麼肥的豬一頭都能賺一百八十多文。
不過,這也叫人很高興了,李青山賣完肉後已經過了午時,他花了三文錢買了兩個素包子墊吧了一下就又推著板車去了朱莊。
昨個兒看的那幾家豬,也都是不錯的,今個兒再去收一頭來。
柳魚將蘿卜乾翻了個麵兒,一人靜靜待著的時候就想起李青山來,也不知他賣的是否順利。
李樂容又準點兒來喊他洗衣裳,天冷了,衣裳洗的沒那麼勤,隔兩三天才去一次。這次出門柳魚明顯能感覺到村裡人似乎對他更熱情了。
李樂容道:“柳魚哥哥,你這次逢集的時候要賣那個粗葉粄嗎?”
上次柳魚哥哥做了,送給他吃了,他吃著可好吃了!
柳魚點了點頭,笑了下,“明天下午我試做彆的口味,到時候你過來。”
“還有彆的口味啊?”李樂容驚奇,又聽柳魚說了紅豆沙和酸菜豬肉餡兒的,頓時就要流口水啦。
他表示:柳魚哥哥你不要再說了!
柳魚洗完衣裳回家,估摸著李青山再有半個時辰就回來了,先清洗了早上李青山留下來的三斤排骨,準備做冬瓜燉排骨給他吃。
他們三人在家已吃過午飯了,想著李青山實在辛苦,這點肉就想留著他回來吃。
因著還沒摸清南坊街那邊的吃肉情況,穩妥起見,李青山這次挑了一頭稍小一點的豬,有個一百三十斤,按九文五分收的,花了一兩二百多文。
他推著板車回家,柳魚一見板車上宰的那頭豬豬肉都空了,就知道是都賣光了,不禁欣喜。
叢春花更是偷偷掉了兩滴眼淚。
李青山按往常一樣要交給叢春花一部分錢,叢春花這次沒要,“我手裡那三兩銀子夠用一段時間的,暫時先不要了,你把錢都攢著,等娘手裡的花完了再問你要。”
這錢便都給了柳魚收著,現在倒也看不出來有多少,但按李青山說的,一頭豬能掙百餘文,一年下來可得不少,柳魚很盼著那天。
現在李青山就覺出乾屠戶的好處來了,一方麵掙的錢多,一方麵回家時間早了。今個兒要不是早上在村裡賣肉耽擱了,回家興許還能再早一些。
這樣吃過飯後他就有更多的時間乾家裡的活了,可以上山砍柴可以去地裡轉轉,還可以多陪陪夫郎。
柳魚瞧著他吃過飯後一趟趟的砍柴回來就沒閒著,叫了他過來看新鞋。
“不是棉鞋嗎?”李青山記得那日見的那雙未做完的鞋子好似是棉鞋來著,但現在柳魚叫他比量的是雙布鞋。
柳魚道:“棉鞋還沒做完,現在也穿不著,先給你做了兩雙布鞋。”
李青山笑了,他常乾活,娘從前就總說他費鞋,少不得要經常給他做鞋。現在這些都由柳魚打理了,這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後頭一日,李青山在南坊街賣肉也賣的很順利,柳魚其他口味的粗葉粄也試做的很成功。
到了三十這日,柳魚一早又去趕大集出攤。
這次做了三種口味的粗葉粄,一樣各十個,為了叫吃食的名字聽著更順耳好記些,他改成了青團。
這是熱食,柳魚從家裡還帶了小炭爐來,下頭稍點一把火,上麵坐著小鐵鍋,叫還熱乎的蒸屜稍稍保著溫就成。
正熱乎的青團苧葉香氣很濃,都無需吆喝了,微微一掀開蒸屜便有好些尋著味兒的人來問價。
“這是什麼?怎麼賣?”
“青團,有芝麻花生紅糖餡兒的,有紅豆沙餡兒的,有酸菜豬肉餡兒的,都是兩文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