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 43 章 互訴衷情3(1 / 2)

被迫嫁給屠戶之後 邀之 6683 字 11個月前

都鬨到分家了, 這事自然迅速被村裡好些人都知道了,雖說根本原因還是楊秋芹婆婆偏心。但這次鬨起來不還是因著楊秋芹要花一兩二錢的銀子叫小雪學繡活嘛。

因此,今日一早村裡是議論紛紛的。

“秋芹婆婆以前確實是偏心,但這次秋芹一下拿一兩二錢銀子叫小雪學繡活, 也有點太闊綽了啊。”

“你這話說的, 那又不是公中出錢, 是人家秋芹夫妻倆自己出的, 她婆婆憑什麼不同意?”

“這繡活沒個三五年可學不到本事,算起來五六兩銀子呢!”

“說的是,而且孩子還小,能學個什麼樣還難說呢!”

“青山家這是不是收的太多了......”

劉桂英便放話了, “這事我得替我家說道兩句,魚哥兒的繡活你們可能光聽說很好但沒見過。”

“但你們可以去縣城的如意布鋪問問, 魚哥兒繡的一條絹帕在那能賣二十五文一條。我也不是吹, 那個繡功,就算去繡莊做工怕是也不難。”

這一聽村裡人都驚訝了, 一條帕子能賺十幾文!

若是能去繡莊做工, 那城裡人家都搶著要呢!

前頭請教過柳魚繡活的幾個人也站出來說了, “魚哥兒繡工確實很好。”

他們這幾個人會繡活也是在村裡出名了的,因為常拿自己繡的東西去縣城裡賣, 賺多賺少的那都能貼補家用。

村裡人再一琢磨,花個五六兩學個一輩子將來還能再傳給自己女兒的手藝那是真不虧的,就是好些人想想也還是疼錢的。

楊秋芹也不能叫人誤會李青山家,自己出來解釋了,縣城繡娘是收一兩五錢的,能試三個月雲雲,總之儘是好話。

這一下村裡人可再沒有說什麼閒話的了, 想想也是,人家能願意把傳家的手藝教給彆人就不錯了。再說了,村裡人誰家缺那一兩二錢,現在李青山家都鐵定是不缺的!

有心思活絡又疼自家閨女的,已經開始想也叫自家閨女去學的事了;有的是想等三個月看看小雪學的怎麼樣。

“所以你放心吧,沒人說咱!”劉桂英道。

李青山家住的偏,事都結束了,現在才聽劉桂英說呢。

關老太太和叢春花聞言都放下了心。

過了一會兒,楊秋芹便把小雪送來了。

叢春花和柳魚看她臉上還有巴掌□□裡都很不好受,楊秋芹笑道:“大娘你彆擔心,我現在心裡痛快著呢!”

她男人跟她一條心,人又吃苦上進,分了家,她就有信心能把日子越過越好。

小雪知道她得給她娘爭口氣,學的時候便更加認真。

隻柳魚心裡難受,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跟李青山說:“我討厭繡花,也討厭針線束縛人,現在還要教彆人怎麼繡花了。”

看著小雪小小年紀拿著針線認真的繡花,他心裡就有些難受。

李青山抱著他寬慰他,“你要想女子處世本就不易,若是無一傍身之技,她以後的日子或許更糟。”

生在農家,人哪兒是有那麼多的選擇的,能活得更好便成。

“再說了。”李青山掐柳魚小臉,“你還當彆人都學你這樣裝相!人家小雪文靜靦腆瞧著就是真喜歡繡花!”

要在往常,柳魚這時該生氣轉過身去不理李青山了,現在卻隻哼哼兩聲說:“我生氣了!”

李青山一拉被子將兩人蒙住,把人壓在身下,“彆生氣,為夫這就向你賠罪!”

......

後頭又有兩家要把孩子送過來,柳魚跟叢春花和關老太太商議了,未免生事不想收了。但這兩家求的厲害,也到底都是姓李的呢,總不好厚此薄彼。

最後還是收了,不過請了族老公證,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每個人資質不一樣,到時候學的怎麼樣莫怪師父。

轉眼到了冬至,今年的冬至恰是三十,入臘月的前一天。

這陣子好吃好喝的補著,關老太太的身體大好了,因著每日還時不時教三個孩子繡花,人瞧著也更精神了,柳魚心裡越來越輕快。

北方的冬至有個習俗,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

李青山今日乾了票大的,殺了三頭豬。他做了屠戶後,這方圓近的幾個村子慢慢也就知道他何時殺豬了,平常想吃肉了都到他這裡買,近啊。

不過今天村子裡來買肉的多,李青山趕著時間門得趕緊去縣城,便把一部分肉留下來叫李青河和李大伯幫著在村裡賣,剩下的他都拉到縣城裡去。

這小半個月天都還不錯沒怎麼耽誤出攤,李青山掙了又有二兩銀子,算上原先的加上柳魚這月繡活還有兩次大集賣青團和米花糖賺得錢,兩人手裡又有五兩多銀子了。

柳魚幫李青山穿戴好送他出門,“等你回來吃餃子。”

李青山屈著腿,側過左臉。

柳魚唇角翹起,在他臉上親了一下。尤覺不夠,待李青山站直身子之後,柳魚又摟著他脖子踮起腳在他唇上親了一下,整個人宛如掛在他身上似地說:“早點回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