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頭幾日, 賣野菜也一直能得錢,加上賣豬肉掙得,到了月底, 柳魚手裡總算攢夠了十四兩銀子,可以買騾子了。
這日柳魚又是跟著李青山一起來出攤的,收了攤,兩人一道去了牲畜市。
這裡頭賣馬、騾、牛、羊或是豬狗等,什麼的都有,所以氣味委實不算好聞。但農家人都皮實,這沒什麼好嫌的。
馬騾是驢為父, 馬為母雜交生出的後代,比起馬為父、驢為母的驢騾要高大許多,一眼便能辨認出來。
牲畜市走了一圈, 了解了行情, 李青山跟柳魚商議, “咱們買騾子回去就得拉車,還是買頭齊口的吧。”
馬騾力氣大, 一般兩歲的時候就能使役了,耕地推磨不在話下,尋常人買騾都愛買這個年紀的,買回去也能多用幾年不是。
但李青山這是要做生意, 騾子得拉車,車上的東西可不輕, 從桃源村到縣城路途也遠。若是買頭兩歲的騾子,長時間使役怕是能給累出病來。
還是買五歲上下,齊口的,這個年紀的騾子也被人訓練過了, 聽話一些,買回去就能乾活。
柳魚點頭笑了,這種給家裡添大件的事,放在彆人家都是漢子自己做主的,也隻李青山這樣的漢子還能想著跟自己夫郎商議商議了。
拿定了主意,李青山便去詢五歲騾子的價,因著要比兩歲的騾子多食上三年的料,價普遍要貴上半錢銀子,在十二兩三錢左右。
但買牲畜可不能儘圖便宜了,第一緊要的還是牙口好能乾活才行。
李青山把牲畜行五歲上下的馬騾都瞧了,最終相中了一頭長脖、蹲蹄、四肢健壯、眼睛黑亮倍有神的騾子。是頭公的,一歲半的時候已經閹||割過了,現在性情還算溫順。
為什麼說還算?因為養主說這騾子也相人,它看不中的,你死命拽它,它也不跟你走。
所以直到現在,這麼好的一頭馬騾也沒賣出去。倔脾氣,旁人牽它,它不跟人走。
李青山一聽來了興趣,讓養主解開繩索,他摸了摸騾子的頭,試探性地牽起了繩子。
沒想到這騾子竟真跟他走了!
往東、往西、轉彎兒莫有不應的。
那養主高興地直拍大腿,“奇了!這倔騾子今天轉性了!”
柳魚也高興呢,不過他覺著是李青山厲害,才降服了這頭騾子。
李青山好生牽著騾子,叫柳魚伸手也摸摸它,還沒摸到呢,這倔騾子就齜牙咧嘴偏頭衝柳魚打了個響鼻。
它噴出的熱氣還那樣熱,把柳魚嚇了一跳,手快速抽回去,人也被李青山攬在了身後。
李青山教訓倔騾子,“你這就很沒眼力勁了,不知道誰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平日裡他在家多是去乾重活,騾子肯定還是柳魚喂得多,這倔騾子不識相,衣食父母都能得罪,但確實是頭極高大精神的騾子呢。
這頭騾子不好賣,養主也沒多要價,說就按十二兩三錢算。柳魚還價,這養主就不舍得再便宜了,柳魚轉而把話茬投向了一旁的馬鞭,叫他送個新馬鞭給他們。
養主想了想,答應了。
買了騾子可真叫人高興,李青山和柳魚付了錢,養主又陪他們到廄苑司給騾子辦了騾籍。
大型牲畜之所以要辦戶籍,將牲畜的毛色、雄雌、特殊標記、年齡和身體尺寸都登記在冊。方便日後丟了認尋還是小事,主要的還是方便將來起戰事,朝廷征用。
不過,如今是太平年間,國富民強,日子安穩。總之,沒什麼好擔心的就是。
拿到了騾籍,這事就辦妥了,李青山和柳魚相視一眼,實在沒法不笑。
這騾子就是相人,卻也是極聰明的,且已五歲被訓練過了,李青山拿起繩套,它自己就知道往裡頭鑽,然後拉著板車趕路。
初時,李青山怕騾子不聽話尥蹶子還沒敢叫柳魚上去坐著,隻牽著它慢慢走。
行了兩刻鐘,這騾子都很聽話,李青山放下了心,叫柳魚上去坐著,自己也坐在前頭車板上,試探著慢慢趕車。
這馬騾力氣是大,坐上兩個人,它拉起來也還那麼輕快,還知道避人避石頭,柳魚跟李青山誇,“這錢花得值。”
那可不是,原先從縣城回到村裡,步行得花一個時辰,而有了騾車隻三刻鐘不到就能到了,這還是叫騾子收著點力的呢。
兩人中途拐進一個村子收了頭毛豬,便趕著騾子回村了。
這時候村口田裡施肥、澆水、除草的人可多,一些漢子老遠看見李青山趕了頭騾子都撂下手頭的活過來瞧熱鬨。
李青山扶著柳魚先下了車,柳魚道:“我先回家了。”
李青山點頭,這些漢子打鬨起來嘴裡不乾不淨的,可不能汙著柳魚耳朵。
一下這麼多漢子圍著騾子看,不好湊上前去的婦人和夫郎們都猜這是李青山家買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