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Kima和達譽就酒店事宜進行了相應的需求對接和細節討論的會議。
其實按理來說,這種具體項目上的事情並不需要程周策在場全程跟進, 大多數時候他聽公司裡負責人的彙報以及做重大的決策就行。
可這兩天他卻一直參與了其中。
達譽的項目負責人隻當他是看重這個項目, 誠惶誠恐,更加小心了幾分。
但在眾人的麵前,程周策和沈時曦卻並沒有表現的過於親近。
他們不是青春期的小孩子, 不會忍不住戀愛腦上頭,也不會不知道在什麼樣的場合下應該做什麼樣的事。
這種時候, 大家都一心撲在工作上,推動著項目的進展。
也隻有借這次機會, 沈時曦才得以看見程周策當一個決策人以及工作時候的模樣。
嚴謹、認真,帶著上位者的強烈壓迫感。
沈時曦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小助理和身邊的其他同事小聲嘀咕, 說對方在場的時候,都不敢大聲喘氣,總感覺怕怕的。
聽到這話, 他忍不住垂頭笑了。
然後在離開的時候, 兩方的成員禮貌告彆。
在人群之中,他們擦肩而過, 垂著的手短暫又隱秘的交握一瞬, 就像是不小心撞到的一樣。
最後手背蹭著手背, 交錯而過。
程周策到底是沒有忍住, 回頭看了一眼朝著酒店外麵走去的沈時曦。
不知道他正和身邊的小助理在說些什麼, 神情很認真。
似乎是注意到了他的視線,沈時曦回頭對上了程周策的視線。
他愣了下,然後朝著人眨了眨眼睛。
程周策的眼裡閃過一絲笑意,然後緩緩的收回目光,帶著自己的秘書朝著樓上走去。
沈時曦在項目啟動的第一天晚上就搬到了Quinn, 為了更好的感受這裡的環境和氛圍。
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切身體驗、找到靈感。
一旦認真工作起來,時間就變得很快。
沈時曦是個很有規劃的人,在來之前他就通過文字資料和照片了解了這個酒店的背景信息。
這次實地出差確認了一些細節後,再次與達譽溝通的時候,效率就高了很多。
所以最後四天不到他們就已經確定好了一切,在這邊的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
沈時曦正站在一家店鋪麵前,這家店是專門售賣植物與室內用品的,至門口就擺放著很多很可愛綠植。
上麵有一個吊籃,擺放著一些精致的香薰蠟燭。
或許是職業病,碰到帶有香味的東西,沈時曦總是會忍不住去感受一下。
他將一個以當地地名命名的陶瓷裝香薰蠟燭拿下來,放在鼻尖輕輕嗅了嗅。
下一刻,一個鏡頭就對準了他。
“這位先生,請問能接受一下采訪嗎?”
沈時曦側頭看向身邊的程周策。
程周策手中拿著一個小巧的攝像機對著他,正垂頭看著翻轉屏幕上的沈時曦。
今天是一個豔陽天,溫度也是近日以來最高的一天。
沈時曦隻穿了一件白色休閒襯衫,袖子輕輕向上挽了幾折。
露出來的皮膚幾乎白得發光。
微長的發絲又是最純正自然的黑,於是所有的色彩在他的身上都有了最鮮明的對比。
程周策總覺得自己的眼裡裝載了一個慢鏡頭,認為對方的動作很慢。
因為他在關注對方的每一個小細節,於是無意識間就對沈時曦的所有表情和動作進行了拆解。
現在他拿著攝影機,透過顯示器上看著人,症狀依舊沒有變。
顯示屏上的人轉過頭來,露出一張昳麗的麵容。
下一刻,鏡頭上的人就扭開頭,表情生動朝著空氣喊:“天啊,是我的戀情曝光了嗎?我的經紀人呢,這裡有狗仔偷拍!”
程周策笑得手都抖了一下,他伸手抓住人的胳膊:
“你的經紀人不知道去了哪裡,你隻能接受我的采訪了,不然不讓走。”
沈時曦一邊朝著前方走一邊說道:“你是哪家公司的,小心我寄律師函。”
程周策後退著走路,鏡頭仍對著人:“能采訪到這麼好看的先生,寄律師函也值了。”
沈時曦唇角勾了勾,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看到後麵的台階,連忙伸手拉了一把身前的人。
拍了拍他的手臂:“行了,好好走路。”
程周策回頭看了一眼,然後笑著轉過身和沈時曦一起並排走去。
因為工作在上午提前結束,倒是多了一些時間讓沈時曦和程周策能一起出去玩。
於是兩人就決定出來隨便的逛一逛。
看著不遠處的一家咖啡館,沈時曦指了指那裡:“這裡其實應該是一家古董文具店的,那家店真的很可愛,可惜了。”
說完就朝著前方走去,程周策拿著手中的攝像機愣了一下。
若是普通的小店,程周策不記得就算了。
可程周策知道,這家咖啡店很有名,不管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價格的高昂還是味道的醇正都讓它廣被人所知。
在程周策的印象中,它已經出名很多年了。
文具店?
他按捺住心中的想法,跟著沈時曦進了這家咖啡店。
或許是容貌氣質的出眾,又是很明顯的東方麵孔,於是視線落在他們身上的很多。
不過兩人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視線,並不怎麼在意。
程周策笑著對身旁的沈時曦道:“先去坐吧,我給你點。”
沈時曦沒有反駁,找了個室外能夠曬到太陽的位置坐了下來。
程周策按照兩人的口味點好了咖啡,麵前的服務員正在操作台前進行製作。
看著裝潢複古又精致的小店,他心裡一動。
“您好,我記得以前這裡是一家文具店來著,是換了嗎?”
服務員有些驚訝的回頭的看了程周策一眼,她搖頭:
“不,我們這家店已經經營很長時間了,自從這條商業街發展以來,我們一直在這裡。”
看著程周策垂眸沉思的模樣,服務員補充道:“而且附近也沒有文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