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2 / 2)

“難道換了個地方,這些六國餘孽就對你感恩戴德了嗎?”

“老夫為官以來,光是鹹陽查抄的謀逆大案就不止十幾件!”

他深深地望著陳慶,目光好像在說:你也是其中一個!

“不知你勾連六國餘孽,是何居心?”

李斯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

早朝之前,他們已經商議過。

撇開陳慶彆的汙點不談,專攻他有謀逆傾向這一點死穴!

李斯對始皇帝知之甚深。

他絕不會放縱手底下出現這麼大的禍患。

陳慶的癡心妄想,絕不可能實現!

無數道目光聚集過來,包括嬴政本人。

他們都在等,等陳慶給出一個答案。

你本就是逆賊出身,又要收攏二十萬六國敗軍在手下,怎麼證明自己的忠心?

“父皇,兒臣願為陳少府擔保。”

扶蘇內心掙紮良久,勇敢地站了出來。

“殿下,何須如此。”

陳慶歎息一聲,小聲說道。

關鍵時刻,誰都靠不住。

就扶蘇這鈦合金兄弟會站出來。

你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拿大秦的江山社稷為我擔保,如此情義,讓我如何能還得清呢?

“扶蘇,有你何事?退下!”

嬴政語氣深沉,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寡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你倒是大方,拿去給陳慶做保!

“陛下,微臣心中自有計較。”

陳慶轉過身,麵對朝中袞袞諸公質疑的目光,沒有半分畏怯之色。

“諸位可知,六國兵丁,為何而戰?”

眾臣神情一怔。

“吾乃秦人,他們是齊人、趙人、楚人、燕人……”

“哪怕鄰裡起了紛爭,都要老拳相向。”

“國族之間,亦無區彆。”

“這還需要理由嗎?”

李信心直口快地說道。

群臣紛紛露出讚同的神色。

兵丁為何而戰?

這不是廢話嘛!

你打我,我自然要還擊。

打來打去,早就忘了誰是誰非。

口號喊得再大義凜然,也莫不是國族之爭,土地財權之爭。

嬴政知道陳慶的答案肯定不同以往,因此主動開口:“陳卿有何見解?”

陳慶轉過身來,笑道:“依微臣之見,無他,隻因有人發錢發糧。”

“君王將官給他們錢糧,他們就替君王去打仗。”

“若是沒有好處,管你是王侯公卿,也隻是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

“陛下橫掃六國,勢如破竹,究其原因,無非大秦給士兵賞爵、分田。”

“若是沒了這些,虎狼之師從何而來?”

麒麟殿中靜悄悄的,百官神色各異,想說什麼,卻無從反駁。

嬴政聽得格外認真,蹙著眉頭沉思不語。

“諸夏之邦,本為骨血兄弟,何來國族分彆一說?”

“微臣沒記錯的話,李相也是楚人。”

“為何願意投效大秦?”

“無非高官厚祿而已。”

陳慶反將一軍,李斯的臉色頓時十分不好看。

“老臣服侍陛下已有二十餘年,滅楚之策,更是老臣親力親為。”

“陳少府,你我怎可等而並論?”

陳慶滿不在乎地笑了笑:“本官打個比方嘛,李相既然無愧於心,何須掛懷?”

“陛下。”

“這滿朝文武,一肚子詩書文章,各種大道理說起來頭頭是道。”

“他們似乎卻忘了,黔首百姓哪裡知曉那麼多?”

“大秦善待百官,列二十等爵,俸祿優渥。”

“能位列朝堂者,哪個不是食百石、千石之祿?”

“爾等食君之祿,自然忠君之事。”

“至於百姓,可沒人給他們發俸祿啊……”

“他們隻知道,誰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他們就感恩戴德,願意為其效死。”

“六國敗軍,起初也不過是平頭百姓。”

“大秦待他們好一點,他們怎麼會不知恩?”

“功名權勢,國族社稷,乃是食祿者考慮的事情。”

“與他們小民何乾?”

“他們一生所求,無非吃飽、穿暖而已。”

陳慶心中暗暗長歎了口氣。

罷了,罷了。

這反不造也罷。

本想著學袁大頭小站練兵,培養出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

隻知有陳少府,不知有皇帝。

可扶蘇實在仗義過頭了,讓陳慶不由心生愧疚,那點小算計索性敞開說了出來。

唉……

我終究不是那成大事的料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