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深地垂下頭,一揖到底。
說話的功夫,十幾輛顯眼的馬車沿著遠方的道路絡繹不絕地駛來。
車上載著成捆的樹皮、藤蔓,用牛皮繩紮得嚴嚴實實,堆得像是小山一樣。
“是楊寶師弟。”
“他來取石灰的。”
田舟迅速迎了上去。
扶蘇和陳慶對視一眼,也跟著過去瞧個熱鬨。
他跟著下鄉的車隊向百姓收取樹皮草藤,順便訪查風土人情,尋找更適合造紙的原料。
“參見太子殿下。”
“見過陳府令。”
楊寶沒想到扶蘇和陳慶居然也在,連忙行禮。
“楊中候,你這背囊裡裝得什麼東西鼓鼓囊囊的?”
“是私下收受賄賂了嗎?”
陳慶見到馬車轅臂上掛著個沉甸甸的布袋,不由升起了好奇之心。
“下官不敢。”
“小人收貨的時候,正巧趕上朝食。”
“裡麵都是些百姓送的吃食。”
當著扶蘇的麵,楊寶誠惶誠恐,飛快地解釋道。
“呦。”
“是個雞蛋。”
陳慶伸手一摸,從裡麵摸出一枚熟雞蛋。
“山棗,炒豆,山楂……”
布袋裡就像是百寶囊一樣,各色零食琳琅滿目。
“楊中候,百姓待你不薄呀!”
“怎不見他們對我如此?”
“我看……朝食的時候,你坐的少婦那一桌吧!”
陳慶放肆地調侃道。
他一眼就看出來,這些都是婦女孩童喜歡的東西。
“哈哈哈!”
蒙甘笑得格外大聲,周圍的工匠以及田舟等人也不由竊笑。
楊寶臊得臉色通紅,磕磕巴巴地說:“采集樹皮、藤蔓的多是婦孺老幼,她們見我……”
“年輕英俊,又是城裡的大官,還未娶妻,不禁春心萌動對不對?”
哄笑聲再次響起。
楊寶羞臊得無敵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說笑了一番後,扶蘇帶隊離去,以免乾擾冶鐵工坊的正常運轉。
下午無事。
陳慶在宜春宮飲茶品茗,商談大秦五年發展規劃的各項事務進度。
韓信當了一天的值,回家的時候天色已黑。
“信兒。”
還未進家,院門突然打開。
韓夫人站在那裡,目光充滿擔憂和掛懷。
“娘親。”
韓信鼻子一酸,快步走上前:“孩兒回來得晚了,娘親您一直等在這裡?”
“也沒有。”
“我做好了飯,順道出來看看。”
“恰巧遇到你回來。”
韓夫人沒說自己等了半個時辰,匆忙招呼:“快進來吃飯。”
“我在太子府中吃過了。”
韓信神情振奮,一邊往屋裡走,一邊將白天的所見所聞說了出來。
“娘,陳叔叔行事果真異於常人。”
“不過……他的官也是真大。”
這時候的韓信,還沒有回到老家淮陰,見識過諸多人情世故。
在父母的照料下,他還如一隻未出巢的幼鳥,哪怕聰慧敏捷,也缺少了曆練。
“為上者,懂得體恤下屬。”
“為臣者,能替君分憂。”
“食百姓之粟,造福天下萬民。”
韓夫人深有感觸:“陳府令乃是經國濟世的棟梁之材,大秦有他,如虎添翼。”
“你好好跟在他身邊學著。”
“有想不明白的,回來說給我聽。”
說到這裡,她突然生出幾分心虛。
“嗯。”
韓信痛快地點點頭,甩手的時候指尖突然碰到一個硬物。
“對了。”
“這是陳叔叔分給我的雞子。”
“有位叫楊寶的中候……”
韓信眉飛色舞地把當時眾人調侃他的場景說了一遍。
“陳府令故意捉弄他,把那些婦人送的東西給大夥分了。”
他說得興起,天色又黑,沒注意到母親不知何時臉上浮起了一層嬌豔的紅暈。
“娘……你快吃呀,我特意留的。”
韓信把雞蛋遞了過去。
“留給你弟弟吃吧。”
鄰裡說得果然沒錯,他不是個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