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色興奮,還有許多細節想詢問清楚。
但是看到陳慶惋惜的眼神,張良頓時意識到自己大限已到。
“子房先生,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陳慶不殺張良的話,怕是始皇帝回頭就要殺他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
唯有請張子房赴死,保全自身。
“壯哉,惜哉!”
張良沉沉地歎了口氣,不死心地問道:“陳府令,你說的那些事……”
“十有八九不會再發生了。”
陳慶狠心地打碎了他的妄想。
張良的眼神中立刻露出幽怨、忿恨之色:“你違逆天意,就不怕被天道所誅嗎?”
陳慶表現地風輕雲淡:“怕也不怕。反正這輩子夠本了,血賺不虧!”
……
張良的表情愈發陰沉,雙目牢牢地盯著他不放。
“子房先生,留句話吧。”
反派死於話多,陳慶還真擔心再出什麼變故,又催促了一遍。
張良恨聲道:“哀時運兮生之不遘,歎浮華兮半生如夢。”
“誌憾恨而不逞兮,碧血祀我故土。”
“黃泉逢而笑談兮,劍淋離震九州。”
“山河讓而歸來兮,英魂蓋壓鹹陽!”
扶蘇不禁臉色大變,這是一首徹頭徹尾的反詩。
若是讓父皇知道,不光是張良,株連者恐怕不計其數!
陳慶目光森嚴,暗中長歎。
不知道是時代的局限性還是張良此時心誌不夠成熟。
你們一個個的智計卓絕,勇武蓋世,每天處心積慮想要乾出天翻地覆的大事業來,英名千古流傳。
然而就沒人問問老百姓答不答應嗎?
老秦人可以為了生計向劉邦低頭,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楚地百姓也可以為了美好的未來,拋棄舊怨對扶蘇夾道歡迎。
天下人久亂思安,都想著過上太平安寧的日子。
偏偏你們這些野心勃勃的‘俊傑’‘雄才’不答應。
“子房先生,你一心想光複故國,就沒問問故土百姓想不想讓你光複嗎?”
“彼時今日魏軍攻來,明日秦軍攻來,韓國子民可有一日安息?”
“江山一統是大勢所趨,算了……再說下去也是多費口舌。”
陳慶眼中露出一抹狠色,突然抱著扶蘇往後退去。
“殿下,你怎麼樣了!”
“項公,快來護駕!”
“護駕!”
扶蘇猝不及防之下,被陳慶拖著踉蹌後退。
韓信擋在走廊的出口,不動聲色拿出了扶蘇的腰牌。
項梁原本在院外踱步,聽到呼喊聲立時疾衝進來。
“項公,殿下遇刺,你快殺了張良!”
陳慶急切地喊道。
項梁根本來不及多想,猛地從身旁護衛手中奪過一柄長槍,縱身而起,以迅雷之勢朝著籠中的張良紮去。
“陳慶,你必遭天誅!”
臨死之前,張良發出聲嘶力竭的呐喊。
隨即一柄長槍穿透了他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