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堂上被夫子抽問,有的學子無所畏懼,有的學子默默祈禱突然習得隱身術,還有人會躍躍欲試。
當提問者變成朱元璋,第三類答題者就趨近於零。
“老三,你來說說看了水鏡後有什麼想法?”
朱元璋先點名朱棡,對於老三在曆史上竟然先自己幾個月病逝,做父親的無法不哀傷。
先是朱標,再是朱棡,怎麼都死在自己前麵了?
是不是因為他們太忙了?水鏡評論裡說了,想要長命百歲,多休息是好辦法。
朱標已逝,朱棡必須要挽救一番。
朱元璋暗暗決定讓老三閒適度日。
藩王有不同的活法,不必操持過多政務軍務,賞花弄草也是一天。
朱棡真沒想過朱元璋正在非常好心地計劃削弱他的權力。
麵對死亡倒計預警,他不似蠢二哥將其看得太重。自認身體不錯,到時候注意彆染風寒之類的疾病就好。
眼下,全神貫注於水鏡透露出的訊息。
現在終於弄清了朱棣近一個半月為什麼被父皇變著法地針對。
今天眾人第一次看到水鏡,朱元璋卻對此很熟悉,想必是以往觀影時獲知朱棣的篡位事件。
朱棡:竊喜!
回想過往,父皇與先太子相處融洽,朱標死後,對朱允炆也是關懷有加。
不難發現朱元璋傾向誰做儲君,會由衷對那個人很好,無不和顏悅色。
瞧瞧永樂帝在曆史上做的事,再看朱元璋近期的態度,罕有可能將他排在儲位人選表上了。
那麼該由誰繼位?自己能爭取嗎?
論嫡,朱元璋現有四位嫡子;論長,朱棡從出生起就排在朱棣前麵。
“回父皇,兒臣以為派出船隊出使西洋耗費巨大,務必謹慎。”
朱棡沒有提靖難之役暴露出的軍事問題。打壓淮西一係武將是朱元璋的主張,總不能說父皇做錯。
也不便直接說朱棣的狼子野心與朱允炆的錯誤削藩,以免顯得他對手足親人的極力打壓。
以前,先太子朱標是怎麼處理藩王問題的?
是寬容待人。
朱棡想要讓朱元璋瞧見他符合太子之位的標準。
他不會違背朱元璋的施政綱要,也能寬和對待兄弟侄子們。總之,與朱棣深藏的反叛性格截然不同。
因此,有的話不能正麵說,但能從側麵指出永樂帝登基後的弊端。
海禁是從大明建朝以來的政策。
永樂帝搞出七下西洋,豈不是在陽奉陰違。不論有什麼理由,都是違背了朱元璋一直以來的理念。
朱棡以此暗示朱元璋,朱棣的反叛之處是方方麵麵的,怕是早就有了不臣之心。
朱棣聽到二哥的話,依舊麵色如常。
他運氣說壞也好,比這些兄弟多瞧了一集水鏡影像。其中提到了永樂帝的功績,著重提了七下西洋。
後世人會做出這樣的總結,想來出海遠航有著必要性。
不僅僅是他本來認為的讓八方四海來朝,還有彆的尚未被他發現的重要之處。隱隱覺得與水鏡中出現的奇怪字符、紀年方式相關。
因此,二哥的綿裡藏針完全傷不人,說不定反而成了助力。
朱元璋沒有多餘的表態,隻對朱棡點了點頭,像是把他的回答記下了,就換了一個人答題。
略過了朱棣,瞧向朱橚,“老五,你說呢?”
朱橚沒再提他被建文帝第一個削藩的事,將關注點放在評論上。
“水鏡評論說【明朝人穿過來的話,分分鐘中暑】,意思是說後世比現在熱很多嗎?也不知道會對農作物產生什麼影響。
兒臣更好奇那些評論人的代稱,其中提到不少食物,倒是不知後世普通百姓是否想吃什麼就能敞開了吃?”
朱元璋再次沒什麼情緒地點了點頭,卻在心中暗道老五的關注點比老三讓他滿意,這是做實事的樣子。
朱棡提起海禁的小心思叫人瞧得一清二楚。要說有誰不知道,可能隻有蠢貨老二沒去想。
提問仍在繼續,一個時辰後,觀影的二十二人中隻剩朱棣與朱允炆沒被點名。
朱元璋聽著兒子們的不同回答,今夜沒給任何人準備時間,這次突然襲擊叫他看出不少真實反應。
又不著痕跡地掃了朱棣一眼,老四不是允炆,無需自己出力擺平一切。
今夜,老四聽到兄弟們的想法,應該能從側麵認識到誰有被重用的潛質,誰又該好好敲打一番。
做爹的幫著問出這些,已經做得足夠多了。
真是多幫一分都不想!
老四多厲害啊,以藩王之身能從北平攻入金陵把皇帝拉下馬。
這等本領哪裡用得上老父親操心,操心多了說不定還磨平了他的鋒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