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十八章 。(2 / 2)

出巡走到一半,嬴政突然生病,將信任的蒙毅派去了會稽禱告山川。此時隨行名單上還有著李斯、趙高、胡亥。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它有多麼荒誕。

嬴政未能等到蒙毅歸來,就暴斃在巡視途中。

根據《史記》,在嬴政臨終之際,“璽書賜公子扶蘇,與喪會鹹陽而葬”。

嬴政死前沒有明確表示大秦的下一任君王是扶蘇,但他也做出了選擇。沒有讓隨行的胡亥主持身後事,而是要召回遠在上郡的扶蘇。

這個決定代表著什麼?

嬴政不希望死亡來臨,扶蘇也許不是他最理想的儲位繼承人,但在死亡關頭非要在一群兒子裡選擇,就選擇長子吧。

對此,遠在上郡的扶蘇不知道。

對此,近在始皇帝病榻旁的趙高產生了異心。

假如扶蘇繼位,對趙高有好處嗎?

趙高早就與蒙氏兄弟不和。當初他犯下大錯,蒙毅要依法判他死罪,是嬴政特赦免其受刑。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扶蘇登基後會與趙高更親近,還是會與蒙家更親近,答案一目了然。

那麼有彆的選擇,讓另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人繼位嗎?

有!

趙高是胡亥的老師,而胡亥在隨行隊伍裡。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隻要膽子夠大,抓緊時機陰謀就能成功。

最後隻剩一道關卡。

篡改遺詔,立胡亥為新君,將扶蘇與蒙家兄弟殺死永除後患,必須要車隊裡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合謀才能成功。

不是彆人,就是嬴政頗為信任的丞相李斯。

李斯已經位極人臣,誰繼位對他有差彆嗎?

嬴政重用李斯多年,在治國理念上兩人一直以來君臣相得。到頭來,他會背叛始皇帝嗎?

當時,李斯已經年近七十,在古代就是高齡老人。哪怕扶蘇上位不重用他,更重用蒙氏,他還有必要爭權奪利嗎?這個年紀可以功成身退,退休回家安享晚年了。

曆史給了我們答案。

人心易變,不是所有人都能克製住貪婪的欲望。

趙高與李斯對嬴政之死秘不發喪,假裝始皇帝活著繼續巡視。

又用現成的玉璽發布了矯詔,一讓胡亥繼位,二給扶蘇送去了一封原地自裁的旨意。

矯詔稱:扶蘇與蒙恬在邊塞十年沒有更多建樹,扶蘇更因為不能返回鹹陽做太子心生憎恨。不忠不孝的兩人,彆活著了,朕將你們賜死了。⑤

毫無疑問,這是一招險棋。

如果扶蘇與蒙恬收到詔書後,或懷疑或不服,就是不自殺呢?

假如送去旨意的使臣想要強硬動手,但兩人決絕反抗,劫持來使,不惜魚死網破也要回去見嬴政最後一麵問個清楚呢?

另外,此前蒙毅去會稽禱告山川。假如他迅速返回,見不到活著的嬴政,心生懷疑呢?

這個時間差之中,嬴政的死亡消息又會不會外泄呢?

不得不說,趙高在作假上很有一套。

為了避免屍體發出臭味惹人懷疑,他也是絕了,想到魚的腐臭可以壓製住屍體臭味。以臭製臭,這一招很成功。

後來,唐朝李賀詩雲“嬴政梓棺費鮑魚”。

古時候的鮑魚不是指我們現在吃的那種海鮮。現代人說的鮑魚,以前叫做鰒魚。自清朝以後,稱鰒魚為鮑魚。

秦朝的鮑魚就是醃製魚。鮑指腐,彆說沒人吃臭魚,想象一下鯡魚罐頭,是不能理解臭氣熏天也有人吃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了,被秘不發喪,他的屍體與一堆臭魚同行。簡直將諷刺值拉滿了。

偏偏,嬴政生前威信極高。大臣們不知始皇帝已經死了,隻當嬴政想吃醃製魚。哪怕車駕彌散一股臭味,也沒人敢對此什麼。】

水鏡中,懷古風景vlog暫停了。

布言在此處特意切換畫麵,親手給配了一張充斥靈魂畫技的圖片。

火柴人口吐靈魂,靈魂泡泡裡寫著「朕,秦始皇,死了」。

他躺在簡陋的長方形盒子中,四周被一大群死魚淹沒。

每條魚都畫得醜陋且潦草,但能看清楚它們瞪大眼珠子——極儘死不瞑目之能事。

嬴政正對上這群死魚眼,仿佛看到它們眼中的嘲笑、憐憫與悲愴。

他手握劍柄克製洶湧翻騰的情緒,緊握到骨節已經泛白。

忽然,他笑了。

怒極反笑,倒要看看繼屍體被鮑魚淹了後,還能再怎麼讓荒唐更上一層樓。

隻見水鏡顯示:【上集完,請期待下集,啦啦啦——】

嬴政深呼吸,再深呼吸。

這咕咕是懂怎麼氣人的!朕絕不中計。

作者有話要說:  ①有關“牙璋”,它的起源、分布、用途很複雜。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見《牙璋與國家起源》一書

②陽陵虎符資料,引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詳情

③《舊唐書·職官誌》“凡國有大事,則出納符節,辨其左右之異,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三曰隨身魚符,所以明貴賤,應征召。……魚符之製,王畿之內,左三右一;王畿之外,左五右一。大事兼敕書,小事但降符,函封遣使合而行之。……隨身魚符之製,左二右一,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佩以為飾。刻姓名者,去官而納焉;不刻者,傳而佩之。”

④ “紙”字,秦朝時肯定有了,但當時的紙是否與現在通俗意義理解的一致有待考察。

以往多認為秦時紙多指縑帛,而隨著考古發現或有新突破。可見文章:《紙的起源新證:試論戰國秦簡中的紙字》,錢存訓

⑤參考《史記》。“朕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

——

——

符牌與傳信,參考文章:

《古代身份證如何證明我是我》,江隱龍

《古代的“身份證”——符牌》,白玉章

《符牌與傳信中國古代證明文化漫談之四》,顧雲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