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十八章 。(1 / 2)

水鏡影像繼續:

【說了小吏與百姓使用的“傳信”,再來聊聊“符牌”。

如今的常用詞「符合」就是從符牌而來。

“符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所用。

它的前身是夏商時期的“牙璋”,以玉雕琢而成的禮器。很明顯,這東西不是百姓能用得起的。①

逐漸的,牙璋有了兵符的性能。

到了戰國時期,符牌出現,用於調兵遣將的軍事信物。

把它製作成“虎”的外形,表達了使用者希望如虎勇猛、戰無不勝的心願,故而又稱虎符。

虎符通常是一分為二,半枚由君王持有,半枚由將軍持有。

大批調兵時,兩者合二為一,以勘驗真偽,確定軍事行動的命令不是作假。由此誕生「符合」一詞。

我們看到的陽陵虎符,是嬴政給陽陵守將的兵符。

它由青銅製作,成臥虎狀。因為年代久遠,中間的對合處鏽死,現在已經無法將其左右分開。

依舊能看到左右兩半的虎頸背部的錯金文字,各有十二個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②

秦漢時期,符牌多用於軍事信物。

隨著朝代更迭,符牌的屬性變得更寬泛,多了政治權力的識彆功能。

唐承隋製,在其基礎上做出修定。

一說李唐為了避諱先祖李虎之名,改虎符用兔符,不久改為魚符。

魚符的用途大致分成了兩類。

銅魚符襲舊時虎符的性能,依舊作為調兵憑證。

另外出現了隨身魚符,“明貴賤,應征召”,作為一種身份象征。

初唐時期,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魚符,且太子、秦王、官員的魚符材質個不相同。

佩戴魚符時,朝廷還給配了相應的魚袋。等到了宋朝,廢魚符而留魚袋。③

時至明清,符牌變成了牙牌。長得有些像是我們使用的大號名片,當然不似名片用紙製作,而是用獸骨、象牙、木頭或金屬製成。

它的使用者不再局限於中上層官員,而往下層延伸,小吏也會佩戴了。

這大致就是曆史上身份證明的演變軌跡,以下放幾組文物照片,供大家圍觀欣賞符牌的變化。

照片:1-36.jpg 】

水鏡中展示出的一幅幅符牌對應圖。

最後一張是標注為「亂入的手寫紙質名片示例,給明清牙牌做參照物」。

最上麵是一張鴿子圖案做頭像,下方是幾筆鐵畫銀鉤般的文字。

『咕咕閒聊

日更是不可能的日更,明天世界末日就加更。

電聯:666-88888888

通訊地址:夢裡啥都有城堡,鴿子王國』

嬴政瞧著這些圖,前三十六幅的細節非常真實,不像是畫筆繪製。照片,必是後世的神奇技術之一了。

至於最後那張紙質名片,引起他注意的是“紙”這種材料。看起來與大秦所用的紙截然不同,真的非常有趣。④

比起大秦所用的竹簡,後世紙要輕便很多,更利於批量製作書籍,有利於傳播大秦一統天下的思想。

想到大秦,此前的秦亡於朕死後三年的噩耗就又竄了出來。

嬴政手中已經多了一把未出鞘的劍。

扶蘇!

此子該慶幸其在鹹陽,沒有一起出巡,否則必是要挨一頓痛徹心扉的教育。

不過,憤怒沒有吞噬理智。

嬴政心有深深的疑惑,水鏡裡說史上大秦在朕死後三年崩塌,這亡國的速度快得太不正常了。

哪怕對扶蘇不夠滿意,但就近些年的觀察來看,這個兒子遠不至於如此無能。

另外,秦國大軍呢?不需要扶蘇多會打仗親自領兵,難道指揮不了蒙恬?

疑惑著,又是悄悄竭力平緩了情緒。

嬴政暗道水鏡也沒那麼邪門,今夜給了他兩次暴擊,之後的內容都很平和。

這集咕咕閒聊卻尚未結束,水鏡中的畫風一變。

在文物照片播放完後,沒有切回簡陋主講人頭像,而是開始播放起一段風景視頻。

陽光明媚,清風徐徐。從半空俯視而下,是一片普通居民區。

引人注意的是在一排排樓房之間,有一抹顯眼的綠色,是座長滿綠樹的小山丘。

【這次陝西旅遊來到了綏德。可能已經有人猜到這段vlog的小山丘是記錄了哪裡的風景。

不錯,正是蒙恬墓。鬱鬱蔥蔥的小山丘,即是當年眾將士壘砌的墓塚,據說最初有五十多米高。

兩千兩百多年過去了,風雨侵蝕,巨塚被風化剝蝕。如大家所見,它的外形早就變得不規則,不似初建時的巨型饅頭狀。】

鏡頭一轉,走過一條普通小道,轉彎就看到了一塊黑底色的墓碑「秦將軍蒙恬墓」。

兩側立著明顯是現代製作的兩隻石虎。

比照虎符的樣式放大了很多倍,石頭老虎背上有著金漆文字,仿造了虎符上的錯金篆書。

【現在大家應該都懂了,我這次之所以會想到聊一聊古代身份證,靈感來源出自此處。

蒙恬,秦國猛將,半生戎馬倥傯,葬於綏德。

人固有一死,蒙恬也不會例外。可對於馳騁沙場的武將來說,最遺憾悲憤的死亡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於矯詔之下。】

嬴政差點沒能握住手中的長劍。不是因為兩千多年後的街景與如今相差甚遠,而是因為那座孤寂矗立的墓塚。

看著如此普通的墓地,完全沒有名將之墓該有的氣勢恢宏,又是誰敢用偽造的詔書殺死蒙恬?

不可能是扶蘇。

嬴政很確定,那麼又是誰偽造皇帝的旨意?

【始皇帝三十七年,嬴政第五次出巡。蒙恬與扶蘇並沒有隨行,而是在上郡守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