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7112 字 5個月前

霍善有了新鮮事可做,就開始找蘇軾他們當外援。

阿印得了霍善的請托,馬上就幫他去找袁枚商量。

而提到給漢武帝演盜墓戲這種新鮮事,蘇軾可就來勁了,當場在群聊裡給霍善來了句“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表示這個選題妙哇!

極具警示意義!

此時正巧路過的無辜嬴政腦門裡緩緩冒出一個問號。

你說劉徹就說劉徹,提我乾什麼?

好你個蘇軾,遲早把你給暗殺了!

隻是出於對劉徹不幸遭遇的好奇(或幸災樂禍),嬴政還是堅強地讓蘇軾展開說說。

反正他已經知道自己為啥費鮑魚了,怎麼能不知曉劉徹都遭遇了啥?

蘇軾作為一個麵十分寬泛的博學人士,當即給霍善提供自己遍閱各類古籍讀到的漢武帝八卦逸聞。

據傳漢武帝才死沒多少年,就有人在采藥時發現裝著經書的金箱,裡頭有三十餘本經書,且還記錄著許多臣子的姓名。發現之人仔細一比對,赫然發現上麵寫的全是漢武帝時期的老臣。

當時的河東太守連夜把這個金燦燦的金箱送往朝廷,漢宣帝一看,感到很不妙,馬上找他曾祖父的老臣出來辨認。

其中一位典書郎冉登看到那金箱的經書後當即痛哭流涕:“這箱書明明是我親自放到陛下棺木裡去的,怎麼出現在外麵!”

漢宣帝既悲慟又驚愕,忙把它供奉到武帝廟裡去。

蘇軾覺得這個出自《漢武帝內傳》裡的傳奇故事就很不錯,非常適合改頭換麵演給劉徹看。

你看把這皇帝換成富商,曾孫換成兒子,典書郎換成老仆,是不是就成了個很接地氣的孝子賢孫故事?最後可以讓這個兒子來一句,悔不該以金箱陪葬,反倒讓賊人動了惡念、害自家父親屍骨曝於荒野!

這樣不就點題了嗎?!

彆看宋代稱得上是士大夫最好的時代,他們宋人也是堅持薄葬的。

主要是前人都把顯眼的金礦都霍霍得差不多了,他們也弄不起那樣的陪葬,再加上宋朝皇室在諫官們的監督之下連生前住的宮殿都修不起來,何況是死後的皇陵?

在皇室的帶頭作用之下,宋朝自上而下都比較推崇薄葬。

蘇軾表示霍善如果想要這出戲,戲本子什麼的就交給他來加工吧!

他們宋朝人的娛樂業也是很發達的,像這種表演給廣大人民群眾看的滑稽戲目,他們的勾欄瓦肆裡也經常會演出!

平時的生活已經這麼辛苦,誰不想看點輕鬆愉快的東西放鬆一下?

蘇軾還慫恿霍善去問劉徹有沒有金箱可以借給他當道具,實在不行借幾本他時常帶在身邊的經書也行,這樣劉徹會更有代入感。

目睹整個過程的嬴政:?

嬴政深深懷疑蘇軾是想慫恿霍善去作死,好把他騙到他們那邊去生活。

大秦還是得再抓把勁,不然搶不贏偷跑了一千

多年的宋朝!

霍善哪裡知道嬴政的想法,他覺得蘇軾的提議很棒?,所以回到太守府後就屁顛屁顛去問劉徹有沒有金箱子。

劉徹道:“你要金箱子做什麼?”

霍善就給他講自己要在廟會上倡導薄葬,準備命人排幾出俳優戲教化百姓。可惜他手頭沒有這麼貴重的道具!

劉徹一聽霍善是要宣揚什麼薄葬就知道不是好事,壓根不上他的當:“誰出門玩帶個金箱子。”

霍善聽後覺得有道理,又問劉徹有沒有經書之類的可以借給他。

劉徹繼續無情拒絕:“沒有,誰出門玩還帶經書。”

霍善一想,對哦,他出去玩也不可能帶這些東西。

既然劉徹根本不上套,霍善也無計可施,隻能去找自家師父討道具去。反正金箱子可以不用真金的,隻需要看起來金燦燦就好!

劉徹看著這小子一溜煙跑走了,不由跟旁邊的衛青討論起來:“總感覺這小子在憋什麼壞。”

衛青道:“就他那藏不住心思的性情,哪裡能憋什麼壞。應當是今天聊到了孝子應該事生還是事死,他才起了這樣的想法。”

他之所以找劉徹借金箱子,估計也是因為這種東西估計隻有劉徹才有,尋常人哪個用得起金子來打造箱子?

劉徹道:“你不懂,這小子壞得很。”

作為一個有四十年作妖經驗的過來人,劉徹一眼就看出這小子沒憋什麼好屁。

衛青:“……”

知道了,你們果然是臭味相投。

另一邊,霍善找李長生說出自己的新想法。

想要搭個戲台子演好多出戲!

給江夏百姓看,也給劉徹看!

李長生:“……”

也行,不就是搭個台子,這事兒簡單得很。

府衙這邊積極聯絡當地俳優過來試戲,也算是給江夏郡的民間藝人提供一個正經表演舞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