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6772 字 5個月前

劉徹回京後約莫半個月的功夫,就是立夏了。

這日太守府前又是熱鬨非凡,不過並不是霍善開義診,也不是出了什麼奇案,而是霍善今天舉辦立夏秤人活動。

據不怎麼靠譜的李某珍透露,立夏這個節日是有“秤人”習俗的。

據傳這起源於阿鬥(雖然諸葛亮表示沒聽說過)。講的是劉備新娶了孫夫人,趙雲抱著阿鬥殺出重圍後就留給她養了,都說後娘難當,孫夫人也怕彆人說自己不儘心,所以每年立夏都把阿鬥塞秤上稱一稱,報個體重給在外打仗的劉備。

後世這個習俗就流傳下來了,人們一般在立夏和立秋稱一次體重,尤其是要給小孩兒稱,畢竟醫家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是一年之中最關鍵的生長階段,當然得密切關注孩子長沒長身體。

還有些地方的婚俗會在新婚夫婦成親時慫恿他們先過個秤,記下婚前各自的體重,來年立夏上秤一稱,好家夥,兩個人日漸消瘦,你倆婚後一定天天打架吧!

霍善昨兒聽李時珍給他講了立夏的習俗,馬上就宣布自己要當司秤人!

李長生就給他搜羅來幾杆大秤備用。

於是霍去病早上進了城,看到的就是人潮往太守府門前湧動的盛況。

霍去病:?

這是又有什麼熱鬨?

父子已經相認這麼久,霍去病對自家這個娃也算了解,他天生就是個愛熱鬨的,也天生就能讓不少人陪他玩耍。

霍去病下馬往人群那邊走去,人群中有人注意到他的到來,想給他讓路,他也搖搖頭沒叫人讓,隻問那人大夥又圍到太守府門前做什麼。

“這是在秤人!”

“沒錯,秤人!”

“沒錯,我們府君還是司秤人!”

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司秤人是做啥的,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湊熱鬨的心思。

霍去病把馬留給親兵牽著,自己撥開人群走到前頭,隻見霍善穿著新裁的夏衫,興高采烈地宣布:“開稱咯!”

結果他這個司秤的搶先跳進那厚實的大竹簍,要人先把他給稱一下。

這一稱,可不得了,足足八十八斤!

哪家小孩五歲能有這個重量!

霍善本來乖乖坐竹簍裡不動的,沒想到轉頭一看,在人群中見到了霍去病!他馬上熱情地招呼霍去病也來上秤試試看,瞧瞧他爹有沒有餓瘦。

霍去病把他從竹簍裡抱出來,搖著頭道:“我就不上去了,怕這秤簍撐不住。”

眾人雖然也很想知道看霍去病坐竹簍裡被抬起來秤的奇妙場景,可看到霍去病那冷峻的側臉又打消了這個想法。

霍善能讓霍去病給好臉色是因為人家是親娃,旁人要是敢起哄的話感覺冠軍侯的劍隨時能出鞘。

小命要緊,小命要緊。

人不作死,就不會死!

霍善也不是個愛勉強彆人的人,遇事都是挨個問一遍,彆人不樂意他也

不會非鬨著要彆人跟著玩耍。他麻溜招呼夙小星:“到你了!”

夙小星一向是愛玩的,聞言也樂滋滋地讓她大師父把她抱進稱簍裡去。

▊想看春溪笛曉寫的《醫漢》第 194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兩小孩平時都挺愛吃,夙小星也被投喂成挺壓秤的崽。更何況兩小娃娃一天到晚跑跑鬨鬨沒個消停,肉都長得老結實了,體重一出來可不就讓人驚歎不已嗎!

霍善挨個問金日磾他們要不要上秤,見大夥紛紛搖頭,隻能開始招呼人群中的小朋友一起來稱稱自己都有幾斤幾兩。

作為小小司秤人,霍善也沒掙開他爹的懷抱,而是就著這高高的視野聽人報數,而他則負責按照斤兩數目給人講吉利話。

相當儘職儘責。

眾人見小孩子上秤還能討個好彩頭,馬上慫恿自家娃兒過去湊熱鬨,有些孩子還在家裡沒帶出來的則是急匆匆跑回家去抱娃。

這一早上的秤人活動搞下來,彆人都學了好些上秤後能說的吉利話,無非是誇孩子才華、學問、前程、姻緣之類的,誰聽了都會歡喜的,大夥學著自然也快。

眾人都感慨霍善不愧是冠軍侯家的娃,身邊跟著的也全都是飽學之士,要不怎麼聽了彆人報的數後張口就來。

事實上偶爾出來聽一耳朵的司馬遷等人也是一臉懵逼:他們沒教過霍善這些東西啊……

說實話,換他們自己上他們也不一定有這樣敏捷的思維。

如果霍善知回到司馬遷他們在想什麼,一定會告訴他,這沒什麼難的,他實在想不出來還有蘇軾他們幫忙,所以他說出口時根本沒有絲毫猶豫。

早在他們賣春聯的時候,蘇軾就教過他怎麼瞎掰了!這種祝福人的吉利話隻要隨便壓個韻就朗朗上口了,一口氣講一百條都不成問題。

唯一的問題可能是,得喝比平時更多的水!

幸而在旁伺候的溫應他們都是伶俐的,趁著霍善隨口編吉利話的功夫記了不少,很快便找機會把他替了下來。

來得晚的雖懊悔自家娃沒能獲得霍善這位小太守的親口祝福,但來都來了也沒有不參與這項新鮮活動的道理,紛紛都把自己娃塞進秤簍裡稱了個重,並且暗暗決定立秋那天早點帶自家娃過來湊熱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