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5946 字 5個月前

霍善把這個新道具的介紹發到交流群供群友共享,並表示有人需要用的話以後可以找自己。

於是他收獲了整齊劃一的“不需要”回複,堪比工作群裡連片的“收到”。

孔丘:“……”

孔丘誇人也是有偏好的,史魚不惜用屍諫也要舉薦的人才不是彆人,正是他的知己好友蘧伯玉。

孔丘周遊列國途徑衛國好幾次都借宿在蘧伯玉家,得到了蘧伯玉的禮遇。

他讚史魚是“直哉如矢”,讚璩伯玉卻是如果國家有道他就出仕,如果國家無道他就“卷而懷之”,頗有用行舍藏的君子之風!

孔丘也覺得這個一次性技能道具出得挺離譜,但凡出個【卷而懷之】呢?

這詞兒的意思是當國君昏庸無道、根本不愛搭理你的時候,你在那裡苦苦等待任用也是白費功夫,不如把自己的理想和才華卷吧卷吧揣懷裡帶走,去找能夠欣賞你、任用你的人。

李白他們說不準用得上。

不過對於後世生於大一統王朝的人來說,估計是沒有另擇明主的機會了,不像他們春秋戰國這會兒可以來個周遊列國、到處求職。

從《論語》到《孟子》,那可都是一篇篇辛酸的求職記錄,他們一次次滿懷希望地出發,又一次次滿懷失望地離開,終究沒有找到能夠實現他們政治理想的“聖王”。

唉!也不知是李白他們這樣沒得選擇好,還是他們這樣有得選卻始終選不對好。

大抵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失落吧。

興許當真隻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瀟瀟灑灑地“卷而懷之”。

霍善聽了孔丘的介紹,也覺得【卷而懷之】可能更有用。不過人家李白當了一年多的官就被賜金放還了,可見不用這個技能也可以輕鬆跑路。

蘇軾和杜甫更不用說了,每次都能憑本事得罪所有同僚。

看看蘇軾,直接提供了【禍從口出】技能,感覺還怪好用的。

杜甫這廝也不遑多讓,他後來跑去投奔彆人,還能在人家的酒宴上發酒瘋說“當年你爹如何如何,他怎麼有你這麼個兒子”,光憑這件事就足以知道他的職場關係會多麼緊張了!

所以說,這些道具他們都用不上,他們環遊半個大唐/大宋的機會都是他們自己積極爭取來的,完全不需要外力輔助!

蘇軾:“……”

杜甫:“……”

怎麼感覺你小子的嘴巴也沒好到哪裡去?

有你這麼當麵說人的嗎?真是豈有此理!

閒扯結束,霍善便揣著份圖文並茂的泰山封禪章程去找他爹,問問霍去病他們啥時候再入宮,他已經跟孔丘討論出一份相當完整的封禪方案了!

就連數百年間泰山的變化他們都考慮到了,正好孫思邈最近遊曆到泰山那邊,又給他來了份大漢版的泰山輿圖,詳細到每塊石頭(指有特殊意義的那種)的位置那種!

幾百

年過去後,確實有些坑被人填了、有些石頭被人挖走了,但總的來說問題不大,孔丘把方案調整調整,就成為了極具大漢特色的封禪方案了。

霍去病見霍善這信心滿滿的模樣,用過早飯後便帶著他入宮去見劉徹。

正好劉徹在聽那群博士吵架,漢儒斷代其實有點嚴重,主要是戰國末年兵禍不斷,諸子百家的書籍都散失了大半,儒學經籍自然也差不多。

有漢一代經常說是從某個山洞洞裡挖出些“古文經”,可惜誰都不太確定他們是真是假,因為很多書都已經丟了。

不過這種斷代其實也不是漢代才開始的,早在嬴政那會兒,六國博士就已經對朝廷愛答不理,嬴政說要封禪,他們就說不知道、不了解、我們哪裡會這個,反正就是不給個準確流程。

劉徹麵臨的局麵也和嬴政差不多,這些博士平時抨擊起彆人來頭頭是道,現在終於輪到他們的專業上了,他們卻屁都不放一個,表示書上沒講封禪該怎麼搞。

其實封禪就是個象征性的儀式,真心想要編完全可以像當年叔孫通那樣把高祖劉邦哄得高高興興,偏偏這些博士就是不樂意哄。

說到底,還是他們心裡頭不太認可劉徹去封禪,就跟從前那些六國博士瞧不上嬴政一樣。

劉徹登基已經二十餘年,皇帝當得也算是不錯,有仗他真能打,有災他是真能賑濟,隻不過對於眾博士來說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居然不管對方的出身,是個人才他就用!

如果真的是人才也就罷了,有時候他還任人唯親,將自己看著順眼的人全部安排上去,看不順眼的人統統不重用。當初狄山也就提議和個親,他就把人扔去邊關守塢堡,這讓誰還敢說話?!

更彆提他還暗示張湯弄出個“腹誹”罪來。

可以說劉徹這些舉動全都在眾博士的雷區上蹦躂,要他們昧著良心說劉徹的德行能去他們心目中最為崇高的泰山搞封禪,他們是堅決不肯承認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