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8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6991 字 5個月前

霍善見有生麵孔來醫館,爽快地揮彆李湊,詢問來人可是家中有人要看病。

他觀此人身體健朗,應當不是自己生了病,所以才有此一問。

來人見霍善年紀雖小,與李湊這樣的皇親貴胄往來卻是不卑不亢、輕鬆自然,便知這小孩出身必然不凡。

再聽霍善隻看一眼就知曉不是他自己要看病,對今日衙署中的傳言更是信了幾l分。

聽聞長安出了個小神醫,不收診金、隻取藥錢,開的藥俱都不貴,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好。聽聞他還擅長針法,隻幾l針下去就能叫人身上舒坦許多,若非怕餓著了這位小神醫,怕是到黃昏排隊的人都不會散。

“在下杜牧,字牧之。”

來人率先自我介紹道。

霍善聽得睜圓了眼,沒想到自己這醫館這麼快就迎來了蘇軾那待結交名單上的第二人。

時人對醫家的態度其實與曆朝曆代都差不多,平時要是有人憑借著醫術幸進,眾人都會對他們不屑一顧,嘲笑他們走旁門左道。

比如在史書記載中,太和年間有個叫鄭注的官員因為緩解了李昂的風疾而平步青雲,眾人提起他時就會說:“哦,是那個靠醫術升官的啊。”

唯有在自己或者自己身邊人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對醫家客客氣氣。

杜牧這般主動登門,那肯定是家中有人需要霍善出手救治了。

果然,霍善與他互通姓名以後,就聽杜牧說起他母親身體欠佳的事。

不消杜牧多說,霍善就應道:“我與你過去。”

杜牧出身其實很不錯,他祖父杜佑是當過宰相的,且還是按照大唐高官的慣例乾到七十好幾l。

唐代那本有名的《通典》就是杜佑領頭編纂而成的,乃是古代第一本典章製度專史,歸納了曆朝曆代的食貨、選舉、職官、禮樂、邊防等等方麵的製度。

到杜佑修完《通典》後拜相,已經是臨近七十的年紀了,自然是在相位上乾到了七十好幾l。

當時白居易正當壯年,還有著一展抱負的雄心壯誌,見到朝中全都是些七老八十的人占著位置,忍不住寫了首《不致仕》來嘲諷他們這些老家夥。

開頭就是這麼一句詩:“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白居易寫詩,主打一個直白:咱大唐規定啊,官員七十歲就該退休了,為什麼有些貪慕榮華的家夥對此充耳不聞?

這詩裡還有一句“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意思是“這些家夥的壽命都跟朝露和夕陽一樣短暫了,居然死抓著名利不放、想方設法為子孫謀劃”!

杜佑的子孫是誰?

杜佑的子孫是杜牧他爹和杜牧本人。

杜牧這個當孫子的沒有善罷甘休,成名後也借著給好友寫墓誌銘的機會把元稹、白居易的詩風批判了一番,說他們的詩文“纖豔不逞,非莊士雅人所為;流傳人間,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入人肌骨

不可去”。

簡單來說就是這麼個意思——

?本作者春溪笛曉提醒您《醫漢》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文壇風氣,全是這老白和老元的淫詞豔語給敗壞的!

父母還愛拿來教小孩,咱大唐的下一代全被教壞了!

救救孩子!

杜牧:記仇.jpg

不過杜牧祖上雖然闊過,但他祖父去世這十餘年裡他的日子卻過得頗為艱難。

據他自己跟人書信往來時講的,自從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後,他曾在短短八年間搬家十幾l次,曾經的樊川彆業自然也早就不屬於他們。

這些年來他、母親以及弟弟三人相依為命,大多時候是靠親朋舊故的接濟解決溫飽問題,實在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就隻能挖野菜充饑了。

少年時期家中遭此巨變,杜牧自然是埋頭苦讀、希望能靠自己的學問養家糊口。

去年杜牧終於金榜題名考中進士,並且在同一年通過參加製科考試謀得了一個實職。雖隻是個九品校書郎,隻能穿最末流的青袍,卻也能叫他能夠奉養母親、供養弟弟。

他母親常年操心、積勞成疾,他弟弟又從小體弱多病,杜牧為他們請過不少大夫,結果小的說自己沒事,大的也說自己康健得很,始終沒見有什麼起色。

杜牧今天當值時在衙署中聽說這家新開的醫館裡有人在義診,醫術相當了得,通常隻需要一劑藥或者幾l針下去就能看見效果,隻是年紀忒小了,也不知是哪個隱世家族養出來的小神醫。

杜牧本不太相信這種傳言的,下衙後想到家中兩個病號,又忍不住在醫館周圍踟躕。

既然決定要請霍善上門出診,杜牧也沒猶豫太久,親自領著霍善歸家去。

霍善回醫館拿上自己的藥箱,瞧著倒是個像模像樣的小小醫士了。

一路上杜牧遇到幾l個同僚,笑了笑算是與他們打過招呼。

霍善也跟著對人家笑了笑,好似他也與人家是同僚似的。

杜牧見他長得俊秀可愛,衣著言行俱是不凡,心裡也沒把他當尋常醫士看。

很快地,霍善見到了杜牧家裡兩個亟需治療的患者。

比如杜牧他弟,這小子年紀吧也才二十出頭,近視眼卻嚴重得很,顯然也是個愛讀書的。估摸著再這麼高強度用眼下去,眼睛就要讓他給用壞了。

霍善表示要給杜牧他弟驗個近視度數,再給他配個眼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