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33上,邊條前端多出來的那個小小的鴨翼,不會起渦流的作用,因為邊條翼就是用來拉渦流的,這個鴨翼屬於控製麵,它的作用就是提升戰機的抬頭力矩。
普通氣動布局的戰機,在平飛中爬升,靠的是水平尾舵,尾舵把屁股壓下去,機頭就翹起來了,而鴨式布局的戰機,鴨翼在前麵,直接就能提供升力,把機頭翹起來,所以,鴨式布局也被稱作抬頭布局。
在飛行中無所謂,但是在艦載機起飛的過程中,兩者的差距就會體現出來了,當初蘇霍尹的設計師們為了讓艦載機的起飛更加容易,所以增加了這對鴨翼,增加更多的抬頭力矩。當然也會增加渦流,據說升力係數增加了零點二。
“這種三翼麵布局的飛機,操控會非常複雜,所以,老毛子在這款飛機上,使用的是數字電傳。”羅洋說道:“在咱們組裝的蘇27上,使用的還是模擬電傳。”
米格29用的是液壓控製,蘇27原本也打算用液壓控製,但是在試飛中摔了飛機,所以設計師才把電傳操控給裝上,不過由於老毛子的電子係統落後,所以用的還是模擬電傳。
到了蘇33,三個翼麵,模擬電傳伺候不了,老毛子終於把控製係統升級成數字電傳係統了。
“我們應該有數字電傳的技術儲備了。”秦濤開口說道:“如果我們目前無法吃透它的飛行控製律的話,那就算是先把控製程序導出來,原樣灌到我們的新係統裡,也應該暫時能用。”
羅洋睜大了眼睛。
都說秦總思維靈活,不拘一格,原本他還不信,現在,秦濤這句話,簡直就是醍醐蓋頂啊!
殲十在試飛中,一架飛機都沒摔,就是因為吹風洞足夠多,徹底掌握了整個飛機的飛行控製律,而且到了以後,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殲11就不同了,這種飛機的原型機是蘇27的,艦載機的原型機也是老毛子的,他們如果想要吃透飛控,那幾乎就相當於要重走一遍老毛子的研製過程。
當然了,不用曲折地走,隻要把現在的飛機模型,拿到風洞裡去,吹個三五年,把所有的氣動數據都拿到手,這樣再編寫飛控程序,就萬無一失了。
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多時間,也沒有這麼多資金啊!
秦濤給出來了一個簡單的辦法:直接拷貝程序!把眼前原型機的飛控程序拷貝出來,灌到己方彷製的飛控程序裡,這樣照葫蘆畫瓢。
老人講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現在還顧不上,乾脆就先知其然。
這是一個偷奸取巧的方式,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參考意義的,他們可以先把飛機彷製出來,以後再慢慢吃透控製律,然後進一步提升飛機的性能。
“如果先解決有無的問題,以後再提高的話,這種做法應該是可行的。”顧老也是一旁肯定了。
611所在研製殲十的過程中,601所也沒有閒著,他們把自己的一架殲八戰機給改裝成了變穩機,用來測試數字電傳係統,所以,他們完全可以把硬件移植過來,欠缺的主要是軟件而已。
“我得再強調一下,這隻是應急的,以後必須要吃透它的技術,所有的原理都得掌控,否則以後海軍部隊就可能會吃大虧。”秦濤再次提醒道。
為了儘快完成艦載機的彷製,秦濤給出了個餿主意,但是他可不想因此就給海軍埋下隱患,這隻是暫時的,可千萬彆躺在上麵睡大覺。
“是的,我們當然要吃透它。”羅洋說道:“這樣,第一個問題算是解決了,但是,第二個問題可不容易解決,這款飛機需要推力更大的發動機。”
海上防鹽防潮都是次要的,這些都能想辦法解決,但是,還有一些是不容易解決的。作為戰鬥機的心臟,發動機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都叫做三姨夫,但是性能卻有不小的差異,用在海軍艦載機上的,是al313,雖然後麵隻加了一個字,卻有很大的不同。
艦載機的起降,需要更強推力的發動機,蘇27上的三姨夫直接移植過來是不行的。
“這的確是個問題,咱們的航空工業一直都在受到發動機的製約。”秦濤說道:“不過,我認為這個問題也不大,咱們可以繼續采購。”
既然老毛子能賣三姨夫,那當然照樣可以賣3號三姨夫,這個不是很大的問題,對留裡卡土星聯合體來說,賣的發動機越多,他們就賺得越多。
至於以後渦扇十的成熟換裝,秦濤就沒有那麼大的信心了,在他的記憶裡,貌似殲15為了安全性起見,沒怎麼換裝過渦扇十。
“當然了,另一方麵,咱們自己彷製的這款戰機,也可以大麵積使用複合材料來降低重量,雖然說是彷製品,但是裡麵也應該加入咱們的技術。”
就和後世的電動汽車一樣,什麼鋁合金外殼都給用上了,為啥?還不是因為和燃油車相比自重太大啊。
艦載機也是一樣,這種飛機雖然是從陸基戰鬥機改進過來的,但是在改進的過程中,要折疊機翼,要加強起落架,所以就會比陸基戰鬥機更重。
有增加的重量,也要有降低的重量,大麵積使用複合材料,就是一個顯著的降低重量的辦法。
國內原本就在研究複合材料,上次秦濤去彩虹國還挖來了一批複合材料的專家,所以,國內的戰鬥機用複合材料肯定會逐漸增多的。
羅洋點頭。
反正己方彷製出來之後,重量肯定會變化,重心也會變化,如果能通過複合材料的使用來調整的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咱們在研究機體結構的時候,也要詳細一些,除了主起落架的受力之外,前起落架的受力也要研究到位,等到以後,咱們或許還需要彈射起飛版本的艦載機。”此時,秦濤已經走到了那架還保留完成的t10k3的前麵,一邊看它的結構,一邊說話。
彈射起飛的版本?
就連武勝利都睜大了眼睛,你小子又在說什麼呢?這樣說也太吹牛皮了吧?咱們連滑躍起飛的航母還沒有呢,就想要一步登天,有彈射起飛的航母?
如果隻是考慮降落的衝擊的話,那隻要加強後麵的主起落架就行了,彈射起飛拖動的是前麵的起落架,所以,就需要將前起落架給加強了。
殲十就算是搞成雙發版本,也不能上艦,就是因為它是機腹進氣,前麵的起落架無法和飛機的主受力結構連接,彈射起飛的話,直接就把前起落架給拽掉了。
蘇27的整體設計還是不錯的,雖然同樣是機腹進氣,但是進氣道在兩邊靠後的位置,前麵的主起落架是和飛機的主受力結構連接的。
這樣不僅僅可以用阻攔索降落,同時還能用彈射起飛。
但是,就連老毛子都沒有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己方還沒學會走呢,現在就要開始跑了?
武勝利用疑惑的目光望向秦濤。
“滑躍起飛隻是一個過渡,畢竟,滑躍起飛的航母對艦載機的要求太高,還不能裝載固定翼的預警機和反潛機,戰鬥力大打折扣,對我們海軍來說,以後在彈射器技術上取得突破,必然會過渡到彈射起飛上來,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做準備,當然了,如果大家暫時沒有精力,也可以先放一放,到以後,咱們的殲三十一a或許就能直接上艦了。”
601所的全部力量都用在掌握蘇27的技術上了,幫忙來搞這種艦載機的都是年輕人,人數也不多,所以,秦濤也不能強求,如果沒有這種精力就算了。
羅洋堅定地搖搖頭:“海軍需要什麼,我們就搞什麼,反正我們肯定要對這種飛機進行結構強度計算,到時候連同起落架一起算進去,不過,這種改造項目,都需要高強度鋼材和精密加工啊。”
不管是主起落架,還是前起落架,想要加強的話,都需要先進的高強度金屬。
秦濤點頭:“咱們國內相關企業一定能提供合格的金屬,咱們明州集團也會大力支持。”
說完,秦濤爬上了舷梯,看著裡麵的座艙。
“我們在彷製的時候,電子係統會進行更換,所以,整個座艙也乾脆來個更新換代。”秦濤繼續指點江山。
座艙太落後了,到處都是機械儀表,西方已經開始流行一平三下了,既然要改,乾脆都改了。
這就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了,羅洋在那裡苦笑,顧老在一旁解釋。
“秦總,咱們國內在很多方麵都是欠缺的,彆的不說,就拿蘇27上使用的座艙玻璃來說,他們使用的是ao120型有機玻璃,具體材料是丙烯酸酯類,就這種材料,咱們國內就研製不出來,所以,就連個座艙蓋,咱們都是進口過來的。”
這又是基礎的工業和材料問題了,國內的戰鬥機座艙,長時間以來都是三片式風擋,為啥?還不是因為材料和技術不過關。一直到從猴子國繳獲了5a戰鬥機,發現人家用的是丙烯酸酯單層玻璃,偏光小,透光高,才算開闊了眼界,然後開始研究,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有研究出來。
到目前,就算是能自己生產,也是從國外進口原料然後加工,如果人家國外不賣了,己方連個座艙蓋都生產不出來。
“是啊,咱們在很多方麵都是落後的,但是,這落後恰恰就是咱們的動力,咱們要正視落後的現狀,奮起直追。”秦濤也感慨了起來:“咱們需要的是時間,五年,十年之後,咱們的技術就該成熟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