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艦載機(2 / 2)

大國軍艦 華東之雄 10821 字 10個月前

說完,秦濤又看向了彈射座椅:“裡麵有很多裝備,關係到咱們飛行員安全的,更是要重視起來了,比如彈射座椅,以後給咱們海軍生產的,我建議還是不要怕花錢,引進老毛子的彈射座椅。”

戰鬥機速度太快了,一旦出事,飛行員自己跳傘是不可能的,隻能靠座椅帶著飛行員離開座艙。

這方麵,最先進的是老毛子的彈射座椅,不用說實戰,就單單說在航展上,就曾經無數次地救過飛行員的生命。

正常的飛行姿態下,彈射座椅沒什麼區彆,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說飛機豎起來,甚至是倒扣過來,彈射座椅是否先進,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在後世,一名優秀的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在訓練過程中出事,秦濤是記憶猶新的,如果當時飛機上安裝的是老毛子的彈射座椅,那種狀態下,他應該不會有生命危險的。

畢竟,老毛子的彈射座椅是會拐彎的,哪怕是倒扣著出去,也能轉向繼續向天上飛,給飛行員提供足夠高的開傘高度,這座椅簡直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航天器一般。

哪怕多花點錢,也得保護好飛行員,畢竟,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起降,危險重重。

“是啊,當初在談判的時候,老毛子死活不肯把相關彈射座椅的技術出口給我們。”顧老也是感慨:“他們就是想要賣彈射座椅給咱們,賺更多的錢。咱們國內的彈射座椅,性能和老毛子的沒法比。”

“要是咱們有老毛子的彈射座椅技術就好了!”

聽到了這聲感慨,秦濤突然想到了什麼,自己居然被思維給固定住了!

就算是現在沒有這種技術,老毛子也不給己方提供,那也不怕,自己可以去老毛子那邊挖人才啊!

雖然西方也對老毛子的彈射座椅感興趣,但是不會大規模采購,西方裝備的幾乎清一色的都是英國的馬丁貝克公司生產的彈射座椅,他們最多采購一兩個彈射座椅搞研究而已。

國內要大批采購,自然也會接觸到那邊的彈射座椅設計師,挖幾個過來?

大名鼎鼎的老謝是不能挖的,他手下的人估計沒問題,秦濤的腦子裡已經思考起來了。

老毛子的很多武器裝備前麵,都會站著傑出的設計師,說起蘇27來,就得想到西蒙諾夫,說起t72來,就得想到卡爾采夫,而說起老毛子的彈射座椅來,也有一個天才的設計師:“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總師蓋尹謝韋林。

話說,,,.. 版。】

1961年,謝偉林提出k36的設計概念,當時還是單位的年輕工程師。後來,蘇霍尹找上門來,要求他們為蘇24研製彈射座椅。

謝韋林的時代就此拉開,他在設計出k36d彈射座椅後第三年,剛剛39歲就當上總設計師,一當就是44年,直到他去世。

在航展上,每次表演的失敗,都是老毛子彈射座椅最輝煌的時候,這種座椅幾乎就沒有失敗過!

已經很久沒有去老毛子那邊了,現在看來還得再去一趟了。

秦濤的心中如此想著。

國內如果有了先進的彈射座椅,不僅僅能用在蘇27的國產機型上,也能用在殲三十一a上啊。

就在此時,一名技術人員匆匆而來,向顧老的耳邊說了幾句話。

顧老的臉上頓時就是一喜:“武領導,秦總,你們來的正合適,607所來咱們這裡進行彙報工作,空軍的一些領導也過來了,聽說你們在這裡,林老特意叫你們過去一起參加。”

秦濤有些不好意思:“這個是你們航空工業的會議,我不太方便參與吧?”

“秦總,你在這個項目的引進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林老特意指示的,想要聽一聽你有什麼意見,走吧,咱們一起過去。”

秦濤他們過來,真的是湊巧了,他也不會知道,參加了這次會議之後,11號工程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這一切,也是秦濤推動的結果。

進入會議室的時候,秦濤就看到了坐在主席台上的林老,林老在那裡笑嗬嗬地招手:“老武,秦總,你們過來!”

武勝利不用說,畢竟是海軍的領導,而自己呢?秦濤走過去,看著林老指著旁邊的位置讓自己坐下,有些不好意思:“林老,這個不合適吧?”

“怎麼不合適?我說合適就合適,讓你在我這邊,主要是和你聊天方便。”林老笑嗬嗬地說道:“最近沒怎麼見到你,聽說你有兒子了,我還準備了點禮物,等到走的時候帶上。”

又是公事,又是私交,秦濤就隻能坐下來了。

“林老,這607所是乾什麼的?這次來彙報什麼項目?怎麼動靜這麼大?”秦濤好奇地問道。

“你小子的眼裡,估計隻有14所吧?你肯定不知道,咱們的607所,在航空雷達的研發方麵,也是響當當的。”林老笑著說道。

秦濤還真是隻知道14所,在雷達方麵很有研究,包括1471雷達和1491雷達,後者的雷達天線直徑更大,據說是給殲11戰機配套的。

不過前世的他隻是搞軍艦的,對這些不是很了解。

其實,在機載雷達方麵,607所也是很厲害的。

在六七十年代,成立之後,他們就開始研製機載雷達,開始搞出來的204雷達,用在了殲八戰鬥機上,是國內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機載雷達,在七十年代,他們就開始了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的預研,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因為所處位置的問題,還曾經遭遇過解散的風險,後來在林老的堅持下,才走出困境,迎來新的騰飛。

現在,他們的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就在幾個月前,他們研製的神鷹雷達,完成了試飛項目,經過了一番的總結之後,他們帶著成果,來這裡彙報了。

607所的負責人朱老已經是滿頭白發,他走到了投影幕的旁邊,開始給大家做介紹。

“各位,我們目前已經完成了神鷹多功能機載雷達的所有測試,這款采用平板縫隙天線和dsp處理器的機載雷達,已經是我們國內機載雷達的最高水平,它在多目標搜索、上下視攻擊、對地、對海測距、地形測繪、氣象偵察、輔助導航和多普勒銳化等技術水平超過了蘇27戰機上攜帶的n001雷達,尤其是,它的重量隻有前者的百分之四十五,現在,我們帶著這款雷達過來,就是希望各位能考慮用我們的雷達來替換蘇27的雷達,減少進口,節約外彙,提升性能。”

投影幕上,出現了這款雷達的外形圖,看著那漂亮的平板,秦濤也忍不住感慨:“我們的電子水平,已經遠遠地超過老毛子了!”

“是啊。”林老感慨:“這款雷達已經研發出來了,現在就是需要給它找個娘家。”

朱老還在介紹著,雷達的各種數據脫口而出,畢竟,為了這款雷達,他們已經研製了幾十年,在他的眼裡,這款雷達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介紹了半個多小時,雖然秦濤可能不是完全理解那些具體數據的意義,但是他可以總結,這款雷達很牛,很強大。

“現在,我們的國防電子工業已經能夠生產多功能平顯、液晶顯示器、數字化組合電子對抗裝置、數據通信係統等先進設備。這些設備的性能已經遠遠超過了老毛子的產品,所以,在我們繼續組裝蘇27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改進它的電子係統,讓它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

朱老的介紹完成了,在場的工程師們也沉默了一段時間,然後,一個人開口了。

“這款雷達真的很不錯,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現在我們還沒有能力完成雷達的換裝。”這個人也是一名頭發花白的技術人員了,他的顧慮是有道理的。

“這段時間來,我們才剛剛完成了資料的整理工作,開始生產蘇27sk戰機,可以說,我們才剛剛開始學會走,現在還沒到開始跑的地步。”

這個工程非常的複雜,雖然以前就曾經引進過米格戰機的技術,但是複雜程度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等到那些海量的技術資料被接收過來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頭疼不已。

這些技術資料質量較差,圖樣編號、附注內容、縮略語、專業名詞和以前的米格飛機大相徑庭,存在大量錯誤、引用文件不全、正確性、協調性不好,外購成品彙總表與總合同附件不一致,老毛子提供的零件和材料和圖紙不符,零件與零件模具之間對不上,零件超差現象等等。

甚至會讓人懷疑老毛子是故意的。

當然了,最後證明是個誤會,因為蘇霍尹設計局從來沒有進行過技術轉移工作,而且他們的管理粗放,所以就出了這些錯誤,一直到元旦之前,他們才完成了這些資料的查漏補缺以及各種缺陷的彌補工作。

現在就跟著要換掉雷達和其他的電子設備,難度有些大啊!

“在我們沒有吃透蘇27的技術之前,就算是換裝了更輕的雷達,恐怕我們也得用水泥配重。”又一個人開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