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流言就像一粒火星落在秋日的草原之上, 瞬間成了燎原之勢。
李賢正躊躇滿誌大展拳腳之時,關於他非天後親子的流言如天羅地網般將他擒住。李賢一開始沒有當回事兒,他難道還不知道皇家對子嗣的態度?
為了避免有心人混淆皇室血脈,皇家製定了一係列嚴密的流程, 可以交叉驗證每一個皇子公主血脈的準確性。
若李賢非天後之子, 早就有人爆出來了。李賢成長的二十多年沒有爆, 偏偏當了太子之後就爆出來了, 此事蹊蹺地很。
李賢處理了幾個宮人, 結果發現流言越傳越烈,說得栩栩如生,就好像他們在旁邊看著事情發生似的。
這給李賢帶來了恐懼,他恐懼的不是流言本身,而是誰放出的流言。
是阿娘嗎?
阿娘就是這麼討厭我這個兒子嗎?
作為天後的第二個兒子, 相比於被爹娘看重的大兄, 深受寵愛的三個弟弟妹妹, 李賢仿佛收到的關愛極少。
在他的記憶裡, 阿娘總是忙於政務, 每日檢查完他的功課就走了, 匆匆而來, 匆匆而去。隻有溫柔嫻雅的姨娘給他做衣服鞋襪,熬粥煮羹。
在李賢心裡,韓國夫人填補了他對母愛的渴望。
武媚娘聽到這則流言後,也極為氣憤。她不滿李賢和自己作對, 但沒有不認這兒子呀!
在武媚娘看來, 李賢就是被那群文人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過得太順利了。年輕人呐,還是要多經曆一些挫折才能成長。
還沒等武媚娘略施手段, 這則流言就蹦了出來。
武媚娘腦子飛快地運轉,幾息之後,眼含精光,吩咐道:“劍秋,你去查這則流言的源頭。”
“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應聲退下。
武媚娘新近提拔了兩個掖庭奴婢,一個十七八歲,一個僅有十三四歲。大的名為施劍秋,其貌不揚,精通律法,過目不忘,乃是一貧苦農戶出身。
小的名為上官婉兒,容貌清麗絕倫,才思敏捷,文章華美,是罪人上官儀的孫女。
武媚娘見到二人才乾遠超一般人,起了愛才之心,免除二人奴婢的身份。施劍秋封正六品的司正,上官婉兒為正五品的才人。
兩人均受武媚娘喜歡,但為何職位品級不同?主要是因為武媚娘對這兩人的培養方向不同。
自從織造局和市舶司建成後,女官就有了一條外放為官的出路,施劍秋就是照著這個路子走的。這兩個部門都需要培養女官去繼承。
上官婉兒能文善詩,文采過人,武媚娘是將她培養成輔助自己草擬製誥的內舍人。
但女官之中並無這個職位,武媚娘也不想讓上官婉兒去占一個位置,影響六宮的運轉。於是她從六宮嬪妃之中選了一個才人職位給她。
施劍秋處理觸犯宮規的宮人已經做了很多次。這次,她本以為會輕車熟路,結果發現這則流言涉及了一大半宮人,紛繁複雜,理不清頭緒。
即使用了刑罰,也查不到最終源頭,得到都是似是而非的結論。
施劍秋看到這些,出了一身冷汗,立馬綁了幾個聚眾傳播的宮人,去見天後,將此事告知。
武媚娘揉了下額頭,她毫不意外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去年年底,李賢將注釋好的《後漢書》呈給李治。李治大悅,稱讚太子德才兼備,乃是社稷之福,國家之幸,並賜下三萬匹絹。
這絹還是織造局織的……
雖然書中的注釋對女主乾政一事沒有特彆的指向,但光一個書名就足以讓很多人琢磨了。偏生李治又誇讚了太子。
《後漢書》中不僅有專權貪權的女主太後,還有長大後滅了太後一係的皇帝。如果李賢將武媚娘看作東漢掌權的太後,那麼他將自己帶入了誰?
這怎麼能不讓依附天後一係的人擔憂,甚至恐懼?這群人中或許有體貼上意曾打壓過李賢的人,更多的是將身家性命壓在天後身上的人。
李賢與天後對立,也是與他們對立。現在出現了不利於李賢的事情,這些人即使不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瀾之人。
對於一些投機者而言,流言更是天降把柄,不攪弄一般,渾水摸魚,簡直就要遭天譴啊!
武媚娘身後的勢力是因利而合,利散而去。他們簇擁在武媚娘身邊,指望天後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收益。
人在局中,身不由己,己不由身。武媚娘這次明顯感到身後勢力的不馴,它們推動著自己一步步朝母子反目的未來奔去。
聽完施劍秋的報告,武媚娘思考片刻,冷聲道:“把這些人找個借口當著滿宮的麵杖斃。同時嚴令宮廷上下嚴守宮規,若有違反,按此例處理。”
“是。”施劍秋眉眼之間是一片肅殺之氣,領命退下。
“流言止於智者。天後勿憂,這些流俗之言都是無稽之談。”上官婉兒在一旁說道。
武媚娘嗤笑一聲道:“三人成虎,曾參殺母,這些流言亦可傷人。”流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但有時又在時間的長河中變得真假難辨。
“婉兒受教了。”上官婉兒道。
武媚娘擺手道:“你還年輕不知道人言如虎。話又說回來,若你不將流言放在心上,這流言自然很難傷到你。”
當年她初封皇後時,有不少關於她蛇蠍心腸的流言,比如親手殺死女兒嫁禍王皇後,再比如將王皇後和蕭淑妃做成人彘,蕭淑妃臨時詛咒來生她為貓兒自己為鼠……
有時武媚娘覺得這些流言分外可笑,用腳指頭都知道她不可能那樣做,但架不住有些俗人相信。
兒女對於當時的武媚娘而言是立足宮廷的重要保證,她怎麼會傷害自己的孩子?而且李治已經決心廢後,王皇後牆倒眾人推,稍加引導王皇後就能著道,何苦賠上自己的孩子?
李治尚在,武媚娘即使不喜二人,也不會把人做成人彘。呂後將戚夫人做成人彘,那是在高祖去世後,戚夫人落敗被關永巷做苦工仍不斷惹怒呂後,才有如此慘烈的刑罰。
至於詛咒或許會有,但蕭淑妃活著沒能奈何她武媚娘,那死了更不用怕她了。
天後命施劍秋杖殺宮人一事傳到東宮,李賢先是心中一鬆,但隨後發現杖殺宮人的罪名隻是偷竊口舌之類,因而心中焦慮不已。
太子賓客戴至德見狀,道:“殿下,此事已了,無複憂慮。”
李賢欲言欲止,年輕氣盛的他迫切想要手刃定下此等惡毒計謀的人。
非天後之子,一下子就否認了他嫡長的位置,這是衝著他的太子之位而來。李賢怎麼甘心忍下這條毒計?
“天後她……”
李賢話未說完,就被戴至德打斷:“殿下,流俗之言無需糾纏,莫要因此事壞了天後與你的母子情誼。”
“母子情誼……”李賢重複了句,臉上的表情不以為然。
戴至德聽了,感到頭疼,但想到太子初立尚且年輕,於是多了一分耐心道:“流言就是你認為它是,它就是真的;你認為它不是,它就是假的。應對流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它,讓它沉下去即可。一旦興師動眾,它就可能變成真的。”
“殿下身處東宮,國之儲君,更要立身持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無須理會閒人之言。”戴至德又道。
自古以來的太子被廢,很多都是因為沒穩住亂出昏招,授人把柄。在戴至德看來,前太子李弘就做得很好,不爭即為爭,隻可惜太子李弘的身體不好。
“戴相說的是。”李賢深吸一口氣道。
李賢將戴至德的話聽進去,決定不理會這個流言了。
誰知他出宮宴樂之時,又聽到了這則流言的第二版本。
韓國夫人就是因為想要認回李賢,結果被天後滅口,連同知情的魏國夫人和周國公也都被殺死了。
魏國夫人死於中毒,匆匆結案,疑點重重。而賀蘭敏之是在流放路上自縊,但自殺他殺眾說紛紜。
還有一條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李賢出身日期對不上。李賢出生在武媚娘祭拜昭陵的路上。婦人產子,九死一生。寒冬臘月,皇上怎麼會讓即將臨盆的妻子出門呢?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李賢忍不住動搖了。他一回到東宮,就開始暗自調查。
武媚娘知道後,揉著自己的額頭,不可置信地發現瞧著精明的兒子竟然會做出這樣的蠢事來。
武媚娘忍不住想他一定是被韓國夫人教壞了。不然她和李治聰明一世,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兒子來?
歎了口氣,武媚娘派人給太子李賢送了一本《孝經》,是台階也是敲打。
隻要李賢抄一份孝經,再孝順些順便什麼東西,武媚娘就能與他給眾人演一出母慈子孝,謠言不攻自破。
敲打也是真敲打。武媚娘含辛茹苦,十月懷胎,兒子竟然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這讓武媚娘如何不生氣?
碰上脾氣暴躁的,說不定就拿棒槌直接上手打這不孝子了。
但李賢沒完全理解武媚娘的意思,隻看到了敲打和示威。他一動,天後就一清二楚,還送來一本《孝經》讓自己讀,這不是示威是什麼?
李賢甚至懷疑自己真的是天後的孩子嗎?
他回想起天後對自己兄妹們的態度來,發現處處不同,處處是疑點,愈發難以自安。
武媚娘見李賢真的閉門隻是讀書,整個人都鬱悶了。
武媚娘:有台階不下,我不會生了個棒槌吧。
晚上,萬籟俱寂。武媚娘翻來覆去,沒頭沒腦說了一句道:“弘兒很好。”
弘兒會體諒她這個娘親的不易,會依賴她信任她濡慕她,遇到問題會積極地主動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