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2 / 2)

被嫌棄的阿賀的一生。

但他的悲慘,在死後就結束了嗎?

並沒有。

研究員在

墓室西側角落裡,找到了一個已經被完全朽壞的漆器,初步判定是個盒子。

漆器已經算是比較貴重的器皿了,所以其中裝的東西更是寶貴。

而打開之後,楚孑和一眾研究員一起吃了一驚。

裡麵竟然放的是木牘。

要知道,能被存放在這麼精致的容器中的木牘隻有一類。

那就是皇上發來的木牘。

楚孑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那木牘上的幾個字。

“海昏侯國”、“除國”。

六個字,冰冷異常。

但研究員們卻很興奮。

因為這就相當於明清時期留給後世的聖旨啊!

而明清時期的聖旨存世量不少,西漢時期的“聖旨”卻一個都沒有!

這可是創造曆史的發現!

其中十塊比較完整的木牘形狀和大小幾乎都一致,長約23厘米、寬約3厘米,接近漢代一尺。

根據《漢製度》“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的說法來看,的確沒錯。

而這些木牘都是單麵書寫,用的是隸書,字跡清秀整齊,應該是職業的刀筆吏所寫。木牘背麵還有編號,可以說是十分的規範了。

而麵對海昏侯劉賀的N次“秋請”申請都不應允的漢宣帝,究竟會給海昏侯下一道什麼樣的詔書呢?

一種研究員開始,對這些木牘進行了細致的解讀。

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終於複原了其中的內容。

這是一份十分冰冷的詔書。

裡麵詳細記載了在海昏侯劉賀去世之後,海昏侯國除國的曆史。

是的。

在劉賀去世之後,漢宣帝並沒有放過他,給他的唯一回複,就是將海昏侯國除去。

詳細記載如下:

海昏侯劉賀去世之後,豫章郡的太守,即漢宣帝所派來的監視劉賀的人,上書朝廷,想申請廢除海昏侯國。

這理由也相當的紮實,因為“上天要斷絕他的祭祀”。其實劉賀死後,並不是沒有人繼承他的爵位,他還有兩個兒子,分彆叫劉充國、劉奉親。

但這兩個孩子卻在劉賀去世後很快夭折了。

再加上海昏侯國連年大雨水災,似乎是上天有所怨懟,所以太守提議將整個海昏侯國廢除。

漢宣帝接到這樣的報告,當即召開了公卿會議,經大臣討論研究,漢宣帝最終拿定主意,海昏侯國被廢除。

一切都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又或者說,這樣的奏請,正好奏到了漢宣帝的心坎裡。

專家們甚至從中總結出了除國的步驟,足以看出當時西漢王朝的文書成文流程與傳達體係之規範。

但令人不禁膽寒的是,這一套流程,在劉賀去世之後的四十天裡就完成了。

甚至包括劉賀兩個兒子的死亡。

這時候,我國曆史記載詳細的重要性就得以體現了,根據《漢書·武五子傳

》記載,“海昏侯賀死,上當為後者子充國;充國死,複上弟奉親;奉親複死,是天絕之也。”

再加上這份除國詔書中的記載“大鴻臚初上子充=國=疾死複上子奉=親=複疾死是天絕之(=是重文號)”足以證明海昏侯去世時,兩個兒子還在世。

但“天絕之”。

不到四十天,劉賀的兩個兒子相繼去世,太守迅速奏請,漢宣帝召開公卿會議,決議除國。

從此之後,世上再也沒有海昏侯國。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從南昌快馬奔赴西安也是需要很多時日的。

更彆提要把這文武百官全部湊齊,根據如此繁複的章節來議論表決了。

這一切,到底是應該歸結於西漢時期的效率高呢,還是說背後推手的手腕高呢?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足以證明漢宣帝的果決與政治權謀之高了。

這份果決,對於海昏侯的家族來講是滅頂之災,但是對於當時的西漢,卻是難得的瑰寶。

也難怪《漢書》中後來記載,漢宣帝靠著仁治中興,帶著西漢走到了巔峰。

楚孑看完除國詔書的內容,隻覺得心中又無限感慨。

曆史就是這樣,有的隻是冷冰冰的事實,成王敗寇,生殺掠奪,都隻在幾行字之間。

如此看來,劉賀本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對於曆史來說並不重要。

他的本質為何,甚至不如這一份《除國詔書》更有價值,至少它還記載了海昏侯國除國的曆史,以及西漢王朝的政治體係。

這可能是海昏侯墓中最具有價值的文物了,可以稱得上是國寶。

劉賀的一生傳奇而又坎坷,他乃至他的家族都是殘酷的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但也正是他的死,他的墓,讓他成為了考古學層麵的西漢最重要的皇帝。

楚孑不免覺得這有些諷刺和悲涼。

但很快,一個更爆炸性的消息傳遍了整個考古工地,也衝淡了楚孑心中的萬千思緒。

主墓外回廊已經被發掘完畢,他們要打開位於主墓正中間的主槨室了。

也許穿越兩千多年,一眾考古學家,終於要和這位充滿離奇色彩的劉賀,麵對麵相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