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2 / 2)

而李文又講,景星鄉之所以有這麼多古茶樹,還要得益於解放前,這裡有一個名叫李子忠的人,他在1941年前後,從臨近省份請來了很多製茶師傅,學習做茶的經驗,大力倡導當地的茶葉種植與製作。

據說,他當時帶人種下的茶樹,有37萬棵之多。

但因為牽扯麵積太大,統計困難,現在具體數字已經不可考了——總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楚孑聽完,感覺有些受到了鼓舞。

原來一個人也能改變一個鄉,甚至幾l個鄉的命運。

這可真是功在千秋啊!

如今的景星鄉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茶葉生產基地,這裡最老的古茶樹樹齡大約有150年,平均年齡也在70年左右,對於茶樹來說,正是產出茶葉的壯年時期。

經過簡單的休息,到了下午,李文便帶著他們進山了。

第一站,他們選擇的就是當地最有名的“鳳凰窩”古茶園。

雖然在地圖上看著直線距離隻有幾l公裡,但真的走起來卻是困難重重,車子隻勉強開了一公裡左右,剩下的路就沒法再走了,楚孑隻能在二師兄的哀嚎之中下了車,徒步前行。

而這裡的山路條件比瀾蒼和景邁難走了太多,楚孑粗略估計,這裡的山體坡度大概有60°,而且非常崎嶇,古言所說的“鵝腸小道”誠不欺我,每走一步都要耗費不小的體力。

李文看二人的樣子,還笑著解釋,這要不是之前有某位領導來視察,連這種小路可都沒有。想要上山,隻能瞎走,走丟人是常見的事兒。

走了也不知道多久,李文突然說了一聲,到了。

楚孑和二師兄趕忙抬頭,隻見這附近還是各種翠綠,並不見什麼古茶樹的痕跡,但隨著李文的手指,二人細看,這才發現原來在遮天蔽日的各種喬木之下,以及它們之間,竟然長著一棵棵茶樹。

楚孑瞬間就想起來《茶經》中所說的“陽崖陰林”,即在朝陽的山崖處有可以遮蓋日光的森林,這便是最適合茶樹生長的條件了。

二師兄向來百無禁忌,伸手便從茶樹上摘下來了一根嫩芽,細細咀嚼片刻,便道好茶。

楚孑見李文默許,便也有樣學樣,隻見那茶葉嫩芽飽滿厚實,咀嚼時有苦澀味但又有回甘,確實是很好的茶葉。

李文又講,說這裡本來叫作“陰功水大茶地”,二師兄忙問為什麼叫這麼個奇怪的名字,李文便指著前麵一道道的小水池,說因為這裡經常有趕路的人,所以山民們便從山上的山泉處背了水過來,放在小水池裡,給來來往往的路人喝,積攢陰德,所以才叫“陰功水”。

這是一種獨屬於勞動人民的善良,山路已經這麼難走了,但他們依舊會從上麵背水下來,給路過的人喝。

至於為什麼現在改名為“鳳凰窩”了,李文解釋,因為要去普洱市參加鬥茶比賽,山民們覺得叫陰功水不好聽,正好因為這裡的孔雀多,便隨口起了個鳳凰窩的名字報上去。

卻沒想到這裡的茶葉在鬥茶比賽中好幾l次都扒得頭籌,拿下了金獎,直接打響了鳳凰窩的名氣。

當時當地的領導都沒聽過鳳凰窩這地方,還以為是外地哪裡來的偷摸來參賽的人呢,打了好幾l個電話又來實地考察,才知道原來這鳳凰窩就是陰功水,還鬨出了一些笑話。

楚孑他們又繞著鳳凰窩茶園走了走,這裡並不大,大約隻有50畝,但因為種植在60°的山坡上,顯得十分不容易。

而這裡和瀾蒼不同,是人工種植的古茶樹,所以品種也很單一,都是純種的易武種。

楚孑記錄下這裡的信息後,便和李文與二師兄一道離開了。

之後,他們朝著大山的更深處進發,據李文說,裡麵還有一片更大的古茶園。!

鐵馬倦倦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