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1 / 2)

楚孑和溫如玉在李文的帶領下,不僅把三康茶園都逛了,也把景星一些農戶家的小茶園也都走了一遍,收獲頗深。

這裡家家戶戶都有種茶,而且漲勢都很不錯,也有很多山上的古茶樹分成了片區被大家所包辦,因此不僅是各家後院的茶,就連山上的茶樹都長得非常好,儘管做了矮化,但並不過分。

這些地方他們就逛了兩天,再之後的一天,他們這次墨江之行的目的地就隻剩下一個了,那就是著名的米地。

米地茶在全縣乃至全國的比賽中都屢次收獲金獎,比三康茶園還要更出名一些,他們這次來到墨江,便一直在聽說米地茶的名字,現在終於有空親自去看一看了。

米地雖然名叫“米地”,但其實和大米的種植沒有什麼關係,主要發音還是來自於少數民族的發音有關。

相傳在清朝時期,米地還不叫米地,而是有一個很少數民族的名字(具體叫什麼已經不可考了),當時當地有一個鄉紳和紫金城莫名其妙的有些親緣關係,於是忽然興起,就把當地的茶葉進獻給了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喝完以後,覺得這茶特彆好,比他以往喝過的茶都不一樣。

清朝時期比較流行的就是綠茶和烏龍茶,但米地的茶是普洱,茶香氣非常濃烈,而且特彆持久,聽說康熙帝睡了一覺醒來唇齒中還都是茶香,所以印象極為深刻。

於是,康熙帝一開心,就給這個地方賜了個名字,用的還是他兒子胤禔的名字類似的“乜”字(古音),可見他對此地茶葉的喜愛。

而“乜地”這個名字比較生僻,再加上這位皇長子的命運也非常悲哀,當地少數民族居民為了避諱,又有些口音,口中讀著讀著就成了更為通俗好懂的“米地”。

當然了,這是“米地”一名來源的比較官方的說法,還有很多更為接地氣的說法,比如說因為清朝時候這裡的茶葉走紅,大家覺得這茶不僅香氣四溢,還有一股淡淡的米香,所以叫“米地”;

還有說因為康熙皇帝當時喝了這個茶就被迷倒了,所以叫“迷帝”——現在還真有人在當地把“迷帝”這個商標名稱給注冊了。

不過這些都不怎麼靠譜,一來是因為米地茶雖然香氣很好,但經過後世很多人品嘗其實並喝不出來什麼所謂的米香味,至於最後一條傳聞,康熙皇帝不知道喝過多少名貴的茶葉,要說喝完米地茶就被“迷倒”了,還把“迷帝”的名字流傳了出來,那就太誇張了一些。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茶裡加了什麼蒙汗藥呢。

但無論是哪種傳言,都能看得出來,米地的成名與當地的茶有關係,甚至可以說在米地的茶出名之前,這裡似乎沒有名字。

楚孑最愛做的事就是考究,因此在聽到這些傳說時也難免認真考究了一番,發現這些傳聞並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在米地之前沒有正式的名字這一點上是合理的。

古時候因為氣候與貧困的問題,居住在雲省邊疆的少數民族經常會有遷徙的現象,畢竟都

是看天吃飯的。

而古時候的米地,正處於墨江、鎮沅、新平三縣相交的地方,古代的行政區域劃分的並不那麼嚴謹,再加上此地地處偏遠,用現代的話來講,這就是妥妥的“三不管”地區。

雖然是三不管,但其實此地的地理位置隨著茶馬古道的興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來來往往的車馬商隊隻要想西行,大多都會路徑此地,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

而人一多了,信息流通的就會變快,所以這裡的居民不僅認識到了茶葉這個好東西,也通過來來往往的商隊意識到了此地的茶品質特彆好。

所以,米地的茶就漸漸有名起來了,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人商人甚至管理者的注意,這才導致了米地的成名。

楚孑在查證完曆史之後,早已對這個傳聞中自古就出產好茶葉的地方心神向往了,二師兄也不能免俗。

可他們沒想到這次竟然走了大運,竟然撞上了米地幾個月才開一次的大集。

楚孑的家鄉沒有趕集的傳統,而二師兄自小生長在大城市,也從沒見過趕集,因此兩個人直接看興奮了,在人群中竄來竄去,如同小孩一般,引得李文苦笑不已。

米地的茶出名,而集市也很出名,這習俗從很早以前就有了。

最早的時候,當地的集市名叫“趕草皮街”,所謂的“草皮街”指的就是一種大家約定俗成的趕集形式——當時居住在附近縣、村的居民,每到特定的日子,便會找一塊交通方便、距離折中、地勢平坦的草壩子(土街道),大家帶來各家各戶的特產,或者多的東西,來以物易物,或者換一些錢財。

後來,隨著當地在茶馬古道的加持之下,大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家裡的餘糧、餘錢也越來越多,這樣的“草皮街“也越來越多。

這就導致了大家不知道何時開草皮街,也不知道每次開的草皮街在哪,造成了各種混亂。

而且,大家開始都往一些富貴的村子湧,而那些相對貧困的村子就無人問津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地的山民便自發地組織了起來,按照天乾地支,子醜寅卯等等的順序排列,輪流開辦集市。

這樣一來,大家隻要記住順序,便不會再走錯了,而且那些相對沒有那麼富裕的村寨也有開集市的時候,進一步實現了共同富裕。

漸漸地,當地人為了區分不同村寨的集市,就給它們起了彆的名字,比如趕牛街、趕鼠街、趕虎街之類的,便漸漸區分開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