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元元教給五公主的這個法子, 還是自家外祖母雲老夫人教給她的。
外祖母說這個世上就是有那種無事生非,自己不好受也不讓彆人好受的人,這種人是生性愚癡的人, 她們也可憐。但外祖母讓她不要看到她們可憐, 就生起了拯救她們或是和她們相處的心思。
外祖母說人隻有自己想通了,才能有所改變。在那些人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 她們跟那些人說再多都是無用的。
她們也隻是一個普通人,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若是長期和這樣的人糾纏, 免不了會陷進去, 到最後把自己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 她們可以有慈悲心,也可以因為理解這些人的難處而不去責怪她們, 但是絕不能和這些人過於親近。
敬而遠之才是和這些人相處的最佳距離。
這麼些年, 王元元一直牢牢的記著外祖母的教誨。
如今, 看到五公主正好碰到了這樣的事情, 她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反而覺得,若是五公主能夠從今天的事情裡學到這些道理,自此以後,就不會再因為心軟而給自己挖坑,倒也是很好的事情。
五公主是真的下定決心要改一改自己的性子了。
她回去後, 就按照雲老夫人教她的那個法子,把今日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記在了紙上, 隨後,她又把王元元對自己的一番教導和自己通過這件事情得到的教訓,也寫到了紙上。
寫完之後, 五公主覺得自己對這些道理的理解,好像剛剛在馬車上聽自家三嫂說這些道理時要更深刻了一些。
將紙筆收好後,五公主就自去歇息去了。
她自來到恒王府後,就睡的很熟,所以也沒有發現自己這次帶來恒王府的一個宮女悄悄的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這個宮女在五公主的桌案上翻了一會兒後,就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晉國君批完今日的折子後,就站了起來。
在房間裡走了兩圈之後,他就又坐回到桌案前,拿著暗衛們呈報上來的密信翻看。
待到翻到恒王府那裡之後,晉國君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那是五公主這兩日記下的每日總結。
五公主身邊的那個宮女,把這個背下來後,寫在紙上讓人送進了宮。
晉國君雖然讓人關注恒王府的事情,可那些密探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聽到雲老夫人和五公主私下裡說到的話。
所以晉國君也不知道五公主為什麼會突然開始寫這每日總結了。
不過他雖然不知道緣故,但也能猜到,讓她這麼做的人,要麼是雲老夫人,要麼是恒王妃。
他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就低頭翻起了五公主寫的總結。
待到看完五公主寫的這些東西後,晉國君的眼裡就流露出了一絲欣慰之色。
他身邊兒女眾多,又有許多國事要忙,所以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孩子。
在兒子們的教養上麵,他還能稍微費點心,但女兒那裡,他就隻能教給後宮的後妃和嬤嬤們了。
五公主的問題,他也不是不知道。
可縱使知道了,他也不能拋下國事,花時間來教養這個女兒。
他身上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
但他不能教養五公主,卻不代表他不喜歡看到彆人把五公主教養好。
隻是柔妃實在是不太會教育孩子。
雲老夫人和恒王妃對五公主的教導,讓晉國君對這兩人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而五公主的這些轉變,更讓晉國君覺得十分的欣慰。
所以,在聽說五公主準備在恒王府宴請眾姐妹們,並且這個宴請還是她自己操辦的時候,晉國君表現的極為支持。
他還對三公主和四公主說:“那可是你們的親妹妹,你們可要給她撐場子才是。”
晉國君也是擔心五公主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怕她有什麼招待不周的地方,而雲老夫人和恒王妃又早就說了這是女孩們的宴請,她們不會參加。
所以他才忍不住對三公主和四公主囑咐了幾句。
並且為了表示對五公主這次宴請的支持,他還讓陳英去跟皇後說,說這類的宴請,免不了會什麼比賽之類的,他到底是國君,不好摻合小姑娘們之間的事情,所以她希望皇後挑幾個首飾作為彩頭,在宴請那日讓人拿到恒王府去,也不算是讓人小看了五公主。
皇後知道晉國君雖然嘴上不說,可他心裡其實對每個子女都是愛護的,隻是有的孩子接觸多了感情就更深一點,有些接觸少了,感情也淺一些。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看重這些和他感情不深的孩子。
也正是因為了解晉國君的性子,就是晉國君不提,皇後也會給五公主撐場子的。
而恒王府這邊,五公主的心情十分的複雜。
她有些激動,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單獨舉辦宴會,可隻要一想到,這次她不能像以往那樣
五公主第一時間去找了雲老夫人,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眼前這位睿智的老人可以安撫她的心靈。
“你不用擔心這個。”雲老夫人聽說了她的擔憂後,就善意的對她笑道:“你看呀,我們舉辦宴會就是要把大家聚在一起,這是你一次舉辦宴會,雖然那些水酒席麵什麼的都是你自己安排的,可我們也給你把關了。所以在這個上麵你是不會出什麼紕漏的。你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待客了,但是這個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皇後和三公主她們不都派人來說,到時會幫著你招待那些堂姐妹和表姐妹們嗎?像這種場合,向來都是人抬人,那些人看到你有這麼多人幫忙,自然不會不識趣的說出什麼不好的話。你隻要大大方方的出現在她們麵前就是了,其餘的也不要擔心。“
五公主一想,覺得雲老夫人說的話也很有道理,果然沒那麼擔心了。
到了正日子那日,她和早早趕來的三公主及四公主一道招待那些應邀前來的堂姐妹和表姐妹們。
這些堂姐妹們都是皇室內各王爺郡王的女兒,至於表姐妹們自然是貴妃、德妃,以及太子妃她們這些人的娘家姑娘了。
一開始,五公主原本沒打算請貴妃、德妃她們家的孩子,她覺得這樣有點太高調了。
可是貴妃她們的娘家嫂嫂們知道這些皇室公主郡主們要去恒王府參加宴會後,就跑到宮裡和貴妃及德妃她們請安。
貴妃和德妃等人知道嫂嫂們的心思後,也隻好去求了皇後。
也因此,這次的宴會比王元元等人預計的要多出不少人。
不過恒王府的宮人個個都訓練有素,這裡又是國都,物資比較豐富。
所以,雖然她們知道的消息有些晚了,趕的也有些急了,但是還是能招呼的過來的。
五公主的這一次宴會舉辦的比她預想中要成功一些。
正常宴會的氣氛都是十分愉悅的,沒人起什麼爭執,酒水和席麵也沒有出什麼差錯,總之就是一副賓主儘歡的場景。
宴會結束後幾日,五公主的心情都十分的不錯,跟那些宮人說話時,聲音也更大了一些。
能看的出來,這次的成功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雲老夫人看到五公主這幅信心大振的模樣,想了想還是決定等過一段時間,五公主自己遇到問題了,再借機說出她看到的那個問題。
她在恒王府的日子過的快活急了,每日裡要麼就是教導五公主和大郡主,要麼就是逗逗阿亨。
三老夫人過來看她的時候,她還跟她說說:“我在雲國的時候,倒也沒想到能過上含飴弄孫的生活。”
周圍的人生活的都很開心,王元元的心情也頗為愉快。
她每日裡除了逗逗孩子,做做美食,陪自家外祖母說說話,就也沒有旁的事情了。
這日,她正準備煮些薄荷水喝,就見百梅拿著恒王寄來的信件過來了。
王元元見狀就拿著信件獨自去了內間。
她們夫妻倆的感情現在是越來越好了。
恒王以往寫給她的信裡,都是些乾巴巴的東西,就寫些他去了哪裡之類的話就完了。
可這段時日,他竟也知道在信裡給她寫些家常瑣事了。
他這樣,倒讓王元元也有了跟他傾訴的想法。
她也時常把自己平日裡發生的一些瑣事寫到信裡告訴恒王知道。
恒王這次的信裡,還寫了唐國後宮發生的一件事情。
王元元看完這封信後,不由得乍舌。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聖母,可這位唐國太後可真的有一點點聖母。
恒王的信裡說,唐國太後並不是唐國國君的親生母親,又因為昔年先帝在時,唐國太後和唐國國君並沒有多少的接觸,所以兩人之間也沒有什麼情分。
唐國太後有一個女兒,在唐國國君未登基前就嫁了出去。
唐國國君登基後,不知怎麼竟傳出了駙馬虐待公主的事情。
唐國太後就去找唐國國君,想要讓他為公主做主,偏偏那駙馬家裡又和新帝的母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唐國國君自是有些為難,便象征性的把駙馬叫進來訓斥了一頓,又罰了他們父子三年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