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2 / 2)

大晉皇後嬌寵日常 嘻嘻99 12539 字 11個月前

可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誰又是靠著俸祿生活的呢。

這個懲罰不過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唐國太後自是不樂意看到唐國國君如此處理此事,可唐國國君到底是國君,早已不是昔年那個需要仰仗彆人的小皇子了。

唐國太後自然不能摁著他的頭,讓他去處罰駙馬。

她就讓人去找自己的娘家兄弟,想要讓他們出頭為自己的女兒做主。

可她的那些娘家兄弟聽說了唐國國君的態度後,又哪裡敢為她們母女出頭呢。

唐國太後被氣的病倒在了床上。

她不病的話倒也還好,可她既是病了的話,作為晉國代表的恒王就不能不進宮去看望她了。

也正是這次進宮,才讓八福知道了唐宮的這些秘事。

他告訴恒王後,恒王覺得她應該喜歡聽這些事情,就寫信告訴了她。

看到恒王說她應該喜歡聽這些事情後,王元元不由得嘟起了嘴。

難道,她看起來像是那麼八卦的人嗎?

不過,她也確實是願意聽這些事情了。

將信紙合上後,她過去見了雲老夫人,想要和雲老夫人分享一下這件事情。

恰好五公主也在雲老夫人這裡陪她說話。

王元元見五公主也在這裡,就也沒瞞著她,將唐宮太後和公主的事情告訴了她們。

她重點說了唐國太後為什麼會選中這個駙馬,這也是她覺得唐國太後有點聖母或者說不現實的原因。

“五公主,你覺得唐國太後應不應該為女兒選這個駙馬呢?”雲老夫人聽完後,就問五公主。

五公主聞言猶豫了一下,隨後張嘴道:“她說的也沒錯,若是那些人隻是為了公主的權勢和地位,倒還不如不要。”

五公主說的話,讓王元元半是讚同半是不讚同,但她卻沒有出口反駁五公主,因為她知道自家外祖母比她更會教導孩子。

“我和唐國太後也算是有過些接觸,她是一個好人,可是她最大的問題在於她一直沒有生活在現實中。”雲老夫人聽完五公主問的話後就對她道。

“為什麼這麼說呢?”五公主聞言就問道。

雲老夫人就道:“這個唐國太後的想法也對也不對。她覺得如果那個人隻是為了權勢來求娶公主,那麼這樣的人不要也罷。可當初為女兒挑選婚事的時候,她應該想到,她不僅是一個母親,還是一國的皇後。她的女兒是公主。她們所處的位置決定了,過來求親的那些人,首先考慮的就是我娶了一國公主之後,能給我還有我的家族帶來什麼樣的利益。”

說到這裡的時候,雲老夫人有些口渴,她拿起茶杯喝了口水。

五公主卻似是被觸動了一般,她不僅是個公主,還是個青春貌美的花季少女。

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還沒有被權力所浸染。

對於這個年紀的花季少女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情了。

要不然,從古至今也不會有那麼多歌頌愛情的詩歌了。

“竟然會如此的勢力嗎?”五公主想了想,略有些失落的道。

雲老夫人就知道她會因此而觸動,她想了想道:“五公主覺得這世上有能把各色好處都占全了的人嗎?”

五公主想了想自己身邊的人。

好像......還真沒有。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世上基本上沒有能把各色好處都占全了的人。就算有人在外麵裝出一副各色都好的模樣,可五公主,你要記住,會叫的狗不咬人。越是在外虛張聲勢的人,越是內裡虛弱。這就跟中醫一個道理,你看中醫有個症狀叫陰虛,可陰虛的人表現出來的症狀不是蔫蔫兒的,而是滿麵紅光,講話的時候聲音很大。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既然已經當了公主,擁有了彆人怎麼都不可能擁有的財富和權力,那就不要再奢求彆的了,你可以在心內希望你能擁有更多的東西,可你也要很清楚的明白,如果沒有的話,也沒關心,因為你已經擁有了彆人沒有的東西了。不貪心和知足才是一個公主真正的品德和修養。”雲老夫人道。

“不貪心和知足?不奢求?”五公主聽完雲老夫人的話後就喃喃自語了兩句。

“是的。並且如果你處在這樣一個地位上,還要去要求身邊的人不圖你的權勢,不圖你的財富,那你隻會讓那些雖然圖你點什麼,但品德還是可以的人離你遠遠的。能湊到你身邊來,留到你身邊的,就是那些假裝清高,假裝無欲無求,但是內心裡卻是希望能把你的一切都拿來為自己所用的人。”說到這裡的時候,雲老夫人有些感慨。

她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而五公主聽到這裡,則是精神一震。

很明顯,她有些被嚇到了。

“為什麼?”五公主有些不甚理解的道。

雲老夫人又道:“因為真正通透的人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對自己好的人。所以他們在與人相處時,並不會說一些道貌岸然的話,隻是拿自己該拿的,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給彆人以一定的好處。但是這樣通透的人是最害怕腦子不清楚的人了,就比如說那種一定要要求彆人是個聖人的人,他們遇到這樣的人隻會躲的遠遠的,以免總是生氣。”

“可那些心裡有鬼,巧舌如簧的人,卻最喜歡這樣的人了。因為真正的本事他們沒有,崇高的品德他們也沒有,他們有的就是裝模作樣的本事了。先裝出一副清高的樣子把人給騙住了,到最後再露出自己的真麵目,可那個時候,你人都是他的了,除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能怎麼樣呢?”

五公主聽後再次若有所思。

雲老夫人和王元元都沒有說話,隻等著五公主自己想明白這些事情。

這其中,王元元也有自己的感觸。

其實在看到這個唐國太後的結局之後,她就在想,她一定要把這些唐國太後的事情記下來,等到將來有機會講給大郡主和她未來的女兒聽。

誰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女兒能夠把日子過的既簡單又單純。

可隻要在這世上活著就免不了要與人接觸,而隻要與人接觸,就免不了會有紛爭。

在心內留存善意是肯定要的,對彆人好不僅僅是為了彆人,更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

可善良也是要分場合和對象的。

像唐國太後那樣,不懂得去篩選適合自己女兒的對象,不知道要用適當的手段去讓女兒未來的婆家有所忌憚,反而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彆人的良心上,實在是有些可笑了。

就連一隻忠心耿耿的狗,在主人要搶它的骨頭的時候,都會發怒,更不要說是人了。

對於那個唐國太後,王元元其實也知道一些她的事情。

她和她們晉國的皇後根本就是兩種人。

準確的說,她有些像飄飄欲仙版的貴妃,把那些書本上的道理當成世間至理。

這也不是說書本上的那些道理不對,而是那些道理是人對於生活的理想狀態的描述。

若是換做在彆的地方還有可能實現她想要的美好生活,可在皇宮,她這樣的幻想是不現實的。

而她不僅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還希望彆人也是一個善良完美的人。

如果彆人做的事情沒有達到她的期望的時候,她就會覺得那個人不善良。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和她女兒其實在宮裡是很吃了一些暗虧和苦頭的。

她其實並不同情唐國太後。

因為說句有些刻薄的話,她覺得那個唐國太後其實並沒有很愛她的女兒,她更愛的其實是那個她想象中的自己。

所以她這麼多年,明明有無數次覺醒的機會,可她就是不願意睜開眼睛去看看她的真實的世界。

就比如她外祖母,年輕時也是個火爆的脾氣,可自從她母親和她相繼出生後,她簡直跟變了個人似的。

她變的圓滑了,也謹慎了,對人對事也不再那麼自以為是了。

王元元相信她外祖母在做出這些轉變的時候是很痛苦的,可她還是改變了自己以往的習氣。

就連她,在有了阿亨以後,不也和以前有了些不一樣了嗎?

她有時候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真的會想,如果我的孩子知道我做了這件事情,他會是讚成還是反對。

這樣的日子確實沒有少女時期那麼瀟灑,可王元元卻一點都不以為苦。

因為她既然生了這個孩子,那她就要對她的孩子負責。

如果唐國太後當初也有過和她一樣的想法,願意為了她的女兒去麵對這個真實的世界,她就應該接受真實的人性,她就應該知道她把她女兒的終身寄托在彆人的良心上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情,進而去為了自己也好,為了孩子也好,做出積極的,主動的努力。

可她沒有,她直到自己的女兒被折磨的快死了,都在幻想唐國的新帝和她的娘家兄弟為她們母女做主。

可新帝根本不是她親生的孩子,她的娘家兄弟雖然是她的弟弟,可他們更是彆人的夫婿和父親。

他們縱然對唐國太後有一絲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可這些感情又怎能比得過父子之情呢?

唐國太後是皇後時,是整個唐國最尊貴的女人,她的娘家兄弟們自然對她說的話奉若聖旨。

可新帝登基後,明顯的表現出了對唐國太後的冷淡,在這種情況下,她的娘家兄弟們又怎敢為了她張目。

再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有心為唐國太後做些什麼,可她的那些娘家弟媳們不會在家裡鬨嗎?

她如果一開始就把這些事情想清楚了,她就不會把女兒嫁給一個假裝什麼都不圖的人了,也就不會有後麵這一係列的事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