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是四點離開的療養院, 坐車到市區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隨便吃點晚飯,剛好提前一個小時到首都中醫藥大學, 然後跟周錦程碰頭。
課件她是提前發給周錦程的, 而且為了能夠讓所有來參加講座的人能夠看清沈竹的動作, 他還特意安排了一套攝影裝備。
對講座進行錄製的同時,將其內容轉播到大屏幕上, 即使坐在後排也能看得清楚。
周錦城在校門口接到沈竹, 距離講座開始還有一段時間, 就帶她在學校裡轉著, 給她介紹中醫藥大學的環境。
“我們學校還是非常不錯的,藥用植物園離這裡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跟我們也有合作, 學生們的理論和實踐都有足夠好的學習條件,隻是一直以來,沒有什麼出色的學生而已。”
中醫這門技術講究傳承,這種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學生很難比得過那些有家學淵源的人。
而那些人一般都不會繼續在大學又讀一遍中醫專業, 而是會學習西醫,讓自己的醫術更加精進。
畢竟現在講究的是中西醫結合,傳統的中醫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兩人一邊走, 周錦程一邊說著。
“我們學校的大禮堂一共能容納三千人, 這一次講座的人數已經超過了, 可以說是建校一來的第一次。你願意將彈針的手法教給大家, 有很多人想要親自感謝你。”
“感謝就不用了, 隻要大家能夠將彈針的手法發揚光大,救治更多的病人,這就夠了。”沈竹說著。
把校園轉完, 時間也差不多,兩人來到了大禮堂。
距離七點還有一十分鐘的時間,門口是記錄一課分數的學生組織,禮堂裡邊已經坐滿了人。
不僅是固定的座位上,還有些拿著凳子坐邊上的,除了學生之外有不少中老年人,雙方坐得涇渭分明。
沈竹穿著常服站在禮堂外並不顯眼,看起來就像來聽講座的學生一樣。
“他們很多都是從其他地方趕過來的中醫,雖然我們說了之後會把講座的錄播放在網上,但他們還是想在現場聽你的講座。”
沈竹在前排看見了兩個熟悉的身影:曾文軒和王隨。
他們兩個也看見了她,不過並沒有過來跟她打招呼,隻是向她點了點頭。
他們邊上都是自己以前的熟人,不知道沈竹願不願意跟他們認識,所以乾脆就不麻煩了。
底下很多各地有名的中醫,難得聚在一起,講座還沒開始,大家就湊在一起討論平時遇到的疑難雜症。
學生們也在說著話,畢竟這種失傳的絕技的複蘇是難得一見的事情。
六點五十,沈竹上了講台,檢查 PPT的情況。
不少人還以為這是講師的助教,因為周錦程宣傳的時候並沒有提沈竹的情況,隻把她稱作彈針傳人。
隻有少數人知道她的身份,在見到她真實模樣時,心中難免還是驚訝了一番。
沈竹真實年齡十八歲,但她看著比真實的年齡還要年輕不少,像是一個高中生。
六點五十五,沈竹又點了一遍教具:提前準備好的一次性針灸用針和紮針用的假肢。
七點,大家默契地安靜了下來。
可他們看時間都到了,講台上的“助教”卻還沒有下去,而且講師也沒有來,又開始竊竊私語。
“不會是遲到了吧?”
“這段時間是晚高峰,遲到也很正常。”
“照我說應該早點過來,就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了。”
“……”
周錦程看禮堂中又開始吵鬨,正思考著要不要過去幫沈竹管理秩序時,就看沈竹有了動靜。
“喂,能聽見嗎?”
禮堂中從四麵八方響起沈竹的聲音,那是被安放在各角落中的音響。
大家的注意力被她吸引過來。
“大家安靜一下,講座開始了。”
底下一片嘩然。
“不會吧?讓這麼個小姑娘給我們開講座?”
有知道沈竹的學生給其他人解釋道:“就是她,她之前是直播教人練武的,後來給彆人接胳膊上了熱搜,有人拿她無證行醫說事,結果被爆出來,她是彈針的傳人。”
過程和實際有些不符,不過情況是那麼個情況。
“這也太年輕了,還沒有我們大吧?”
“肯定沒有啊,她才剛高中畢業。本來考的首都航空大學,結果不知道怎麼的當兵去了,沒想到被副院長請回來開講座。”
“我有印象,暑假的時候官方微平台賬號還歡迎過她來著,應該是那個時候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