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往好處想,不一定是人,沒準鬨……(1 / 2)

社恐在古代 昔邀曉 7364 字 9個月前

李暮從屋裡出來,聽見李雲溪雀躍的聲音:“說好了,可不許耍賴!”

樹下的石桌旁,李雲溪和李楹一人坐一邊,且都帶了雞蛋,隻是李楹的熟雞蛋還握在手裡,李雲溪的生雞蛋已經立在桌上,誰贏誰輸,一目了然。

“我才不會耍賴。”李楹雖然脾氣不好,但在輸贏方麵那是相當痛快,況且柳姨娘是她的生母,疼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回去央求幾聲做幾份糕點根本不在話下。

李暮坐下看她們玩鬨,聽了一會兒才知道這百果糕並不是李雲溪馬上要吃,而是準備在三月初三那天找幾個小姐妹來家裡做客品嘗的。

三月三,上巳節,也是李雲溪的十歲生日。

本朝不興過這節,邀人也比彆的節日好邀一些。

李雲溪像模像樣地準備好了請帖,把已經出嫁的二堂姐、母親娘家那邊的表姐妹,還有關係不錯的朋友都叫了來。

李雲溪還正兒八經地邀了李楹和李暮。

李楹很受用,回頭認認真真準備了給李雲溪的生辰賀禮。

李暮則費勁婉拒了李雲溪,隻在李雲溪生日當天,讓飛星替自己把禮物送了過去。

李暮給李雲溪的生日禮物有兩份,一份是老太太替她準備的一對鐲子,另一份是她自己做的鉤針小捧花,沒有鐵絲做花梗,她直接用了曬乾的枝條,拿漿糊固定再纏上綠線加固,看著還算可以。

送完禮物的飛星帶了些吃食和一碟百果糕回來,同李暮說起了李雲溪那邊的熱鬨。

李雲溪邀請的人裡頭包括了康寧縣主林棲梧,錢氏怕出差錯得罪人,專門騰出了招待女客的院子,老太太也讓人搬來她那套不算很大,但足夠十幾個小姑娘玩的流杯池桌①,給李雲溪辦了場流觴席應景。

李暮聽形容,感覺流杯池桌很像穿越前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的曲水流觴桌,桌上做出可盛水的凹渠,倒水後能讓杯子和裝著食物的碗碟順著水渠在桌上漂轉。

小院子裡還有秋千、紙鳶、蝶翅幾②、毽子等物,飛星去送生辰賀禮時,幾個小姑娘說什麼都不要丫鬟嬤嬤幫忙,硬是自己動手把紙鳶放飛,這會兒站在老太太院子裡都能瞧見那風箏在天上高高地飄著。

“康寧縣主知道我是替姑娘去送禮的,特地問起姑娘,知曉姑娘不會過去,還挺遺憾的呢。”飛星隨口提起林棲梧,李暮埋頭吃午飯,假裝聽不見。

反正她都傻了,偶爾聾一聾也正常。

飯後李暮在院子裡走了幾圈消食,嘗試午睡失敗,索性找了本書來看。

沒看一會兒就聽見屋外傳來動靜,李暮猜是出門赴宴的老太太回來了,起身走到門口,聽見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翠蓮催促下人燃上平日不大用的香,還叫人去吩咐廚房,備上待客的點心茶水。

李暮僵在原地。

來客人了?

翠蓮行色匆匆,顯然是提前趕回來的,她瞧見李暮,怕李暮驚著,便學喬嬤嬤的樣子好聲跟李暮解釋:“五姑娘,老太太在宴上遇見了二姑娘婆家的寧老太太,正巧今早二姑娘回來給八姑娘慶生,老太太便也邀了寧老太太來府上做客,這會兒馬車應該已經到了大門口,你……誒!五姑娘!”

李暮動作難得快了幾分,回屋抄起桌上沒看完的書就大步往外走——得在老太太領客人進院之前跑路。

纖雲和飛星趕緊放下手中的東西追上李暮,三人一陣風似的出了屋子,又出了老太太的院子。等趙嬤嬤端著碗灑滿桂花乾的酥酪回來,就發現堂屋忙得熱火朝天,她們東梢間卻空空蕩蕩,連個鬼影也不見。

李暮避開從大門口到老太太院子的路,直往另一個方向的小花園裡鑽。

小花園偏僻,初春風景勉強還行,主要是假山怪石多,容易迷路的布局讓李暮很有安全感,為了避開拜訪老太太的客人,她曾往這跑過不止一次。

纖雲飛星對這裡也不陌生,知道李暮每次來都會固定去一個地方坐著看書,且待上許久,路都走熟了。

纖雲望了望天,見日頭還算溫和,也不見雨雲,便讓飛星跟著李暮,自己折回院裡去拿些點心飲子來。

纖雲離開後,飛星又跟著李暮往裡走,到了李暮常待的地方,飛星出於暗探的職業習慣觀察四周,忽然動作一頓,扭頭看向一處假山,思忖幾息,蹲下來對已經在平坦大石頭上坐下的李暮低聲說道:“姑娘在這坐著彆亂跑,我回去替你拿個驅蟲的香囊來。”

草長鶯飛的時節,確實多了不少蟲子,但為什麼要小小聲說話?

李暮有些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飛星離開後,獨自一人的李暮慢吞吞地翻著書頁,努力去翻譯書上的內容,學習這個時代的行文和常識……

過了許久,一道輕輕的抽泣聲乘春日的涼風而來,李暮一個激靈,起了一手臂的雞皮疙瘩。

什麼動靜?

李暮抬起頭,一邊尋找抽泣聲傳來的方向,一邊安慰自己。

彆怕彆怕,往好處想,不一定是人,沒準鬨鬼了呢。

李暮很快鎖定了自己五步開外的假山方向,她輕手輕腳走到那,踩著石頭爬上去看,發現在假山另一頭,一個看起來最多不過二十歲、梳著婦人發髻的女孩正倚著假山另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

那女孩李暮在過年的時候見過,是李暮的二堂姐李枳,也是書裡那個在李家抄家後,被夫家休棄的可憐姑娘。

李枳比李雲溪大十歲,同李雲溪那些年幼的小姐妹都不認識,之所以應邀來參加李雲溪的生辰宴,不過是想找個借口回娘家。所以她給李雲溪送完禮物,略坐一坐就去了二房的院子,找她娘親說說話,還一道用了飯。

李枳的娘親是李暮的二嬸,平時說話就不大中聽,今日大約是心情不好,便對自己的女兒刻薄了幾句。

李枳忍下委屈,不願繼續在母親那裡待著,又不想馬上回夫家,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小花園,索性不讓丫鬟跟隨,一個人躲進幼時玩捉迷藏的假山群,呆坐許久後終於忍不住悄悄哭了起來。

確定了是人,李暮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從石頭上下來,不想被發現。

一隻腳要落地的瞬間,李暮腦子裡閃過了古裝劇最經典的情節——偷聽必會發出聲音被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