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就是不講道理,非要雞蛋裡麵挑骨頭,你能怎麼辦?
“沒事,這工作要是完不成,他們比我還著急呢。”南雁拍了拍手,細白的手指上還有黃褐色殘留,“我原本還尋思著,過兩天去休假一段時間,照您這麼說,可是不能歇下來。”
“你今年就先彆休息了,該忙活的趕緊忙起來。”
南雁笑著看向那白雲藍天,“是得忙活起來了。”
她離開這邊農場上,拎了一筐柿子和一麻袋的鮮花生,直接去了財政部。
看數據自然是財政部這邊最快。
15000、1000、300。
如今財政部這邊掌握最多的也就是外彙儲備。
但截止到第三季度結束,目前外彙儲備還差一大截。
“依照過去的增幅來看,第四季度的貿易額差不多能帶來這個數。”
但還遠遠不夠。
目前賬麵上的外彙儲備,隻有不到五十億美元。
換句話說,按照常規計算,年底時國內外彙儲備隻有160億美元。
距離300億還有著相當大的距離。
“那兩個呢?”
“人均差不多達到了,總的GDP也差不多。”
試入關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清晰,極大的拉動了經濟數據。
唯一不足的就是外彙儲備。
蔡司長歎了口氣,“天上要是能掉下一筆錢來就好了。”
將近一百五十億美元的缺口。
這筆錢砸下來能把人弄死過去喲。
“也還行,我估摸著能湊夠。”
蔡司長聽到這句話有點不確定了,什麼叫也還行?
“什麼意思?”
“您忘了,咱們還有海外投資?到了年底,海外的投資也該歸攏到賬了。”
這讓蔡司長忽然間瞪大了眼睛,“對哦,還有這一筆,不過咱們一共投資了多少?”
南雁聳了聳肩,“最開始是一千萬小試牛刀,後來追加了差不多有十億左右吧。”
海外金融投資這事,國內不是沒辦過。
當初買賣黃金,那就賺了將近三十億美元。
要不是看到甜頭,財政部這邊也不敢拿出十億美元搞海外投資呀。
蔡司長被這個數據弄得渾身一顫,“這麼多?都投在日本了?”
“嗯,都在日本。您是財政部的官員,難道沒留意前段時間的《廣場協議》?”
這事蔡司長倒是知道。
日本經濟的飛躍發展引起了美國的不安嘛。
聯合其他國家搞了個《廣場協議》,改善彙率,協調美國財政赤字情況。
這才不到半個月,日元就升值了不少。
蔡司長這才留意到,“你讓他搞外彙了?”
南雁聳了聳肩,“搞了一把,就賺了五個點。”
雖然南雁壓根不會炒股,但是這不妨礙她看不上彙率波動帶來的差價。
較之於日本股市的來錢快,誰會看得上彙率那點錢呢。
南雁這輕描淡寫的五個點讓蔡司長忽然意識到什麼。
“瘋了,你想從日本搞到這些錢?”
一百五十億美元。
這怎麼可能!
“沒什麼不可能,現在的日本,是個股神輩出的時代。”
股神那麼多,不缺元海明一個。
靠著一張天花亂墜的嘴,元海明已經把賀蘭山交予他的那筆二百萬變成了五千六百萬美元。
而現在日本股市一片大好,買什麼漲什麼的時代,元海明講故事的效果更好。
成為那一代有口皆碑的股神,信徒眾多。
每天來他那個居酒屋的人不計其數,單是一天的進門費用就趕上一個日本人的年薪,還有那價格不菲的餐點費呢。
越是高門檻,就越是信徒眾多。
而這些信徒,剛巧就是讓股票節節攀升的關鍵。
南雁掌握著這些細枝末節,遠比蔡司長知道的多。
蔡司長還有點懵,“可十億美元搞成一百五十億,也不容易呀,咱們就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股市還有休息日,實際上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就五十個交易日不到。
成功翻15倍?
這可能嗎?
“十億本金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現在應該翻了五六倍吧。”
蔡司長瞪大了眼。
他這個金融司司長見識過很多事情,然而南雁所說的瘋狂,還是頭一次。
對比十億美元翻十五倍的困難程度。
翻倍或者翻三倍就輕鬆多了。
“不過您還是得哭窮才行。”南雁走之前留下這麼一句話。
蔡司長尋摸了半天,覺得也對。
哭窮是個好法子,畢竟去年外彙儲備還挺多,結果國家大手筆一揮,這錢就沒影了。
較之於炫耀有錢,還是哭窮好啊。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