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柄從異位麵來到迷地的生物,最初在某人手中是一副再普通不過的鐵劍模樣,那其實是一種妥協。真實的它,擁有一顆騷包的心,或者說每一把匣切都有一顆騷包的心,隻是條件不允許它們騷包而已。這也是匣切變化成仿自魔戒世界中的聖劍外形後,死活不肯變其他造形的緣故。
而安都瑞爾劍上的白焰,首先迎上的是重新恢複惡魔姿態,沙賓挾帶著無匹巨力的一擊。白焰同樣聖潔,但是劍的內核卻完全不一樣。
在物理層麵,單分子劍刃佐以超振動模式,沒有任何物品的‘堅硬’足以反抗被分割的命運。在魔法方麵,身兼九十九種秘咒的劍刃,本身就是最強大的迷地魔法權能乾擾源與破壞錘。
這樣的武器,就連曾是某人得意之作的斬艦刀也遠遠不如。斬艦刀的電鋸構造,在動力近戰武器方麵是一種極致,但它卻無力針對魔法。
或者說,某人根本沒有考慮過這方麵的威脅。因為龍鱗所製造的武器,本身就具備破魔的屬性。但這個自帶的屬性並沒有被好好地引導與應用,這才讓芬在對上某人夢境中那位敵人時顯得如此的無力。
即使在匣切的原始設計上,他也不曾考慮破魔的問題。但兩者間對於魔法權能的應用,完全是不同量級的。
加上匣切有意識地自主進化,而進化的方向,完全可以從某人各種科技側、幻想側的理論或妄想中,找到合適的方法並加以實現。就算一個方法不行,那還有下一個,下下一個方法可以嘗試。
再配合可以通過閃現術,讓匣切汲取對它而言最為需要的維度落差異種能量,這就像是科學家擁有源源不絕的資金,與揮霍不儘的材料,可說是萬事俱備,隻欠腦洞了。如此,造就了迷地存在以來,最凶最惡的武器,匣切一族的匣切。
隻不過這一切,一人一劍都沒有自覺就是了。
所以林想要看看今天的自己有多強?手中匣切的極限又在哪裡?便是某人這一回找事的最大理由。拿惡魔練手,倒也不是可以砍得心安理得,隻是惡魔這種生物,比人類還要更難殺死而已。
所以麵對沙賓極具威脅的一擊,腦子發熱的林想也不想,迎難而上。嘶啦一聲,這位惡魔領主揮出的拳頭,被平切成上下兩半。
先拿下一招,林並沒有繼續和暴怒中的沙賓纏鬥,而是一個閃現,紮入後方的惡魔堆中,縱橫開闔!
武技其實是一種身體機能的極限展示。從左邊劈過去的劍? 是無法直接刺入右側的弱點? 所以才需要一連串步法? 身體在關節合理範圍內的動作,讓武器可以迅速移動到敵人右側的弱點處,並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刺入。
但是當某人掌握閃現術之後,就幾乎沒有武技的事情了。隻要懂得怎麼劈、揮、刺,剩下的就隻是閃現移動到敵人的死角? 匣切遞出去? 隨隨便便捱著碰著哪裡? 就是傷殘甚至致命。
就算在人堆之中戰鬥,也是一樣。躲避是自動偵測後閃現,進攻是閃現加匣切? 看似簡單的戰術,配合作弊般的移動方式,以及作弊般的武器,所造成的殺傷就跟玩遊戲開掛沒兩樣。
即便如此? 這每一道攻擊也並非無的放矢。近戰格鬥的輔助程序? 早在銀須矮人加入? 以更好地控製和平武裝為契機,便開始發展。
矮人們的目光放在程序的後半部分,也就是自動控製和平武裝進攻。但林本身的研究重點卻在前半部分,也就是預判敵人的進攻方式,以及偵測敵人的弱點上頭。
所謂的預判,當然不是預言術那種無法用科學解釋的魔法。而是類似拳擊與下棋,從對手的肌肉動作、眼神注目處等訊息,再加上地形、環境與自身的身體姿勢等狀況,來合理地預測對手的下一個動作。然後再給出回避或反擊的建議方式。
但一直以來,這套格鬥程序的缺點,一是處理的速度不夠快。
因為預判出來的結果有時會有多種,要選擇使用哪一種方案需要時間,但偏偏給出的時間並不夠充分,時常造成使用者的混淆,反而讓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的局麵。比起訓練有素的戰士,那已經成為肌肉記憶的格鬥動作,可是遠遠不如。
另一個缺點就是初期收集的資料並不夠多。好比在地球能夠跟棋王對弈的超級計算機,不管機器學習程序設計得有多好,都得要有幾億張棋譜打底,才能讓人工智能訓練出足夠強大的棋力。假如隻有寥寥的幾張棋譜可供訓練,就算是用上量子計算機,也會被初學者慘虐。
而在迷地可能成為對手的,光是人類,就有分高矮胖瘦,更不用說迷地還有很多類人的種族以及非人的魔獸,都會成為威脅。林不一定需要與這些對手都進行過戰鬥,但至少要看過他們的行動方式,觀察其肌肉與關節等身體構造,才能夠成為格鬥預判程序的有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