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原油的用途被開發出來之後,兩位大佬不約而同地展開了開采石油的行動。卡維公當然是開采自家領地的油井,阮文越則是從格瓦那帝國以外的區域,尋找相關的資源,與當地領主合作並投入開采。
阮文越的想法很簡單,假如汽車想動必須要有油,他就不可能將這個命脈似的要害交到他人手上。就好像打仗雖然是靠士兵,但士兵沒有糧草的話,再強悍也無法打仗。
對於這種直覺式的作法,林隻能感到佩服。一眼就能看到汽車產業的關鍵所在,並且在初期就開始插旗能源事業,這份眼光的是相當準的了。
而煉油的蒸餾設備一樣建設在聖城埃斯塔力。之所以不設在油井當地,將原油粗加工之後減少體積與重量,再運送至聖城,是因為在脫離視線的地方進行任何加工作業,產生問題的話無法第一時間解決。
林早就和兩位大佬約定好,當工藝成熟了之後,他們想在哪裡另起爐灶,就在哪裡另起爐灶,不要放棄聖城埃斯塔力的製造與研發中心就好。畢竟這麼做,可以大幅度減少運送過程中所產生的浪費。但在初期,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還是以研發地作為重心。
說是這麼說,研究最怕沒成果,但是當成果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假如汽車製造與研發中心悶聲發大財也就算了,當卡維公與阮文越的兩支運送車隊亮相後,立刻成為所有人的注目焦點。
不過也因為在發展初期,有很多事情沒能解決,使得汽車也無法直接麵向市場銷售。最麻煩的一項難點就是故障率的問題。魔法材料所製作的零件故障率,早就在銀須矮人的各種測試與替換更高級的魔法材料後解決的差不多了。但是置換成普通材料後,這方麵的研究等於是從頭再來。
為了應付在路上可能發生的故障,駕駛車輛的司機都必須要有基本的機器知識,至少該知道怎麼維修,或是替換損壞的零件。也就是說將來司機不光要有駕駛執照,還必須是有汽修執照的工程師。
而預定中的加油站除了加油,可能還必須要有維修汽車的機能,以替代現階段除了研發中心之外,沒有其他地方有維修汽車能力的問題。
而在實際的使用體驗上,有時路邊的拋錨是具備簡單維修知識的駕駛無法解決的,這時可以用的方法有兩種。假如車輛還能夠移動,隻是引擎無法發動,或是傳動係統毀損而已,這時可以用同行的車輛去牽引故障車輛。也許速度會放慢,但還是可以將故障車拖到目的地。
假如車輛的毀損情形是連動都不能動的,也不可能把車輛就地報廢。這時就需要從研發中心派出維修團隊前往車輛拋錨地點,直接在野外修複該車輛。
車輛拋錨頻率在初期還蠻頻繁的,甚至在第一線的駕駛與派遣的維修人員也都在質疑,是否有必要使用這種可靠性一點都不高的機器。這樣的質疑也一度讓那兩位加入汽車製造事業的大佬,跑來詢問某個差不多快置身事外的魔法師。
林也沒有多做解釋,就隻是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圖表。舊有馬車的運載效率與運載成本,並且很大度地將舊方法視為零風險;新式車輛的運載效率與運載成本,然後按照現有的故障情形計算其風險成本。兩邊一合計,看著單位運輸成本,大佬們的疑惑就直接扔到九霄雲外了。
誰叫卡車的運輸能量太驚人了,要運輸同樣數量的貨物,舊式馬車與民夫動員數量何止十倍,耗費的時間亦有數倍之多。更不用說舊式馬車的運輸模式,可不是完全沒有風險。
其次,每一次維修其實都是在檢驗製造的成果,也會成為下一批車輛製造的改進重點。製造工藝會進步,使用普通材料的材質強度,也會隨著合金的工藝與數據累積,而有緩慢的提升。這一點從故障記錄上分析最為明顯。會產生非人為損壞的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減少的趨勢。
所以哪怕第一線的人員抱怨,負責管理的人光是數運輸量能,隻要他們腦子沒被門板夾到,就不可能走回老路子。在這種初期產能內部消化的情形下,汽車製造與研發中心得到了第一筆外部的訂單。來自於嘉隆商會,阮文越以外的分支所下訂的十輛卡車與一輛配套的油罐車。
之所以把這筆訂單視為外部訂單,是因為在阮文越的主導下,他狠狠地敲了自己的遠房親戚一筆。毫不猶豫,毫不憐憫,彷佛要把過去所累積的怨氣一次出清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