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劄德的交易,暫時沒能實現。這倒不是條件談不攏,純粹是因為就算談妥了,某人現在也沒有實現承諾的能力。──啊就沒材料,怎麼做呀。──所以阿劄德也把事情擱著,暫時不管了。
在汽車製造與研發中心,普通材料版本的量產型汽車、卡車不用多提。開始對外販賣的兩種型號,儘管不到火爆熱銷的程度,至少沒有積壓庫存太久的滯銷情況。一方麵,中心的產能還沒爆發出來;另一方麵,市場的接受度也還在試探的階段。兩邊都在摸索著。
近期的重點當然是1號車的第二階段製作──附魔。
攻擊用的魔法選擇‘野蠻衝撞’。使用方法也很簡單,開啟,方向盤握穩,猛踩油門,撞死了事,沒死倒車,再來一次!
對於什麼發射火球、冰錐的提案,在看到魔法野蠻衝撞的破壞力後,大家很主動地忽略了。測試用土堆是比照帝國首都的城牆夯實,然後被撞開了一個洞……這種比攻城槌還要強大的武器還要發射火球?這是要放煙火嘛。
按某個總設計工程師的說法,若是有用,一招足矣;若是無用,百招枉然。
附加一環學徒級魔法──輕物術,用來減輕車身自重。車體追求輕量化,並兼顧強度,可是地球汽車產業永恒不變的追逐。在迷地,一個魔法搞定。想多輕,就能有多輕,飄起來都行。
所以有人提議了,改附魔二環學徒級魔法的浮遊術,車體前後加裝螺旋槳……
我說,你們是造車還是造飛機?所以這個提案又被否定了。
倒是輕物術的使用方式,在內部起了點爭論。重點在於要把車體自重變得多輕,以及是否要恒定這個魔法。也就是車輛發動,輕物術就發動;車輛熄火,輕物術效果才取消。
前者重點在於太過輕的話,反而會降低輪胎的抓地力。因為沒有足夠的車體自重,讓輪胎可以和地麵緊密地接觸,會進一步降低車輛行駛的穩定性。
而後者當然就關係到車輛發動之後,所耗費的權能量,或者說油量。畢竟引擎會耗能,啟動魔法陣也會耗能。最終,這個問題還是交給數學來解答。因為車體變輕,也有助於降低引擎的權能損耗,所以就做出一條車體自重與耗能的曲線,選擇最佳化的配置就好了。
附加一環學徒級魔法──跳躍,這個魔法是用來突破困難地形的。而且透過程控權能與出力,可以很輕鬆地任意選擇跳躍落地的地點。經過測試,在無風的天候下,搭配輕物術減低車體自重後,最遠可以橫跨一公裡的距離,最高一百五十公尺。其實這已經跟飛沒什麼兩樣了。
附加魔法——魔法盾防禦,這個魔法是為了讓車子的防禦力上升一個檔次的。並非常駐的恒定魔法,而是條件觸發式,這樣就可以避免權能的浪費。
附加二環學徒級魔法──透明化。前一回在玄武袍上玩光學迷彩的失敗經驗,讓某人直接回歸至今還搞不太明白的迷地魔法──透明化。在車輛靜止狀態,用這個魔法來躲藏是很方便的。缺點就是一動就破功,隻能保持靜止。
附加一環學徒級魔法──塑型。其實這就是之前研究出來,可以用程序製造小零件的成果。林第一次用在實體車輛上,然後固化了每個部份的零件規格、尺寸,從而達到‘自我修複’的效果。
不過這也讓後續有需要的時候,改裝工作會更加困難。因為必須同步調整固化的塑型術設計,否則隻要一發車,權能貫通塑型術魔法陣,車體就會恢複原狀,前功儘棄。
而這一些,僅僅隻是車體對外的部分。考慮到舒適度與駕駛、乘客的安全性問題,座艙內部當然也有附加魔法,用以保護乘坐者。
首先,1號車有彆於其他訂製車。其他訂製車的擋風玻璃位置,都是用一種很特殊的魔法水晶來替代。雖然不知道跟防彈玻璃的強度比起來如何,之前在測試的時候,車輛不論如何翻滾,擋風玻璃依舊堅挺,連點蜘蛛網狀的裂紋也沒有,強度可見一斑。
但是1號車采用的是全封閉式設計,擋風玻璃、車窗的位置全上特殊的鋼板。內部則是采用銀須矮人和平武裝頭盔內的全景投影係統,讓裡麵的人可以輕易地看到外麵的景色,而外麵的人卻看不到裡麵的狀況。
因為駕駛座艙采用封閉式的設計,所以在通風、空氣淨化上的設計與魔法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