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跟八卦、易經為主的知識有什麼不同?
粗略地說,其實兩者一脈同枝。後者屬於核心,更接近哲學方麵的理論,而前者就屬於應用級彆的知識了。三國演義中,曹仁排布的八門金鎖陣,其實就是屬於應用的奇門遁甲知識。
又,某穿越眾老家的知識優於迷地的魔法嗎?所以拿來對付惡魔就可以十拿九穩?
其實林並不這麼認為。同樣的想法,也可以用在現階段機人艦隊屌打迷地、深淵一切不服的情形。
這並不是證明了科技優於魔法,就隻是迷地土著還沒摸清機人艦隊的打法。而從土元素精靈所蛻變的機人,當然相當清楚魔法要怎麼用於迷地的戰爭中。
一者對敵人一無所知,一者對敵人那是連底褲什麼顏色都一清二楚。兩邊打起來,隻要基礎不是太過懸殊,譬如那種宇宙文明打原始人的狀況,哪還需要討論誰輸誰贏。
正是這種認知上的缺失,還有數量級的差距,讓機人艦隊幾次亮相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要是讓機人像過去的元素精靈一樣,一次一個兩個降臨迷地,法爺們又洞悉了機人的弱點。這種時候,還能堅持認為科技優於魔法嗎。
熱兵器時代發展以來,從排隊槍斃到壕溝戰,然後坦克輾壓壕溝與鐵絲網,空中武力輾壓地麵武力。哪一樣不是超越、學習、僵持,然後再超越。戰爭技術就是這樣不斷進步的。
就說冷兵器時代,被小日苯吹捧的戰神源義經。其實也是很多戰術戰法都打破了那個時代的慣例,這才讓墨守陳規的平家被打得唏哩嘩啦,闖下赫赫威名。
但那些打破陳規的戰術……嗯,怎麼說呢。某穿越眾老家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不願在楚軍渡河時半渡而擊,也不想在楚軍布陣時趁人之危,最終兵敗重傷。
他維護了春秋時的慣例,君子之爭,但輸了戰爭。若以結果論,打破慣例這種事情不重要,能贏就好。但用現在一句批評人的話,那就是年輕人不講武德。孰好孰壞,見仁見智。
總之,某穿越眾不會真的認為奇門遁甲就全麵優於迷地的魔法。知識本身沒有高下優劣,端看怎麼使用而已。但趁著惡魔們還不熟悉的時候,是能夠吃一波紅利的。
而且做為成體係的奇門遁甲,攻守困三者兼備,可說是某人眼前最好的選擇。迷地的魔法要做到同樣的程度不是不行,但得要自己去排列組合多種魔法。
譬如從迷宮術開始安排,得要設計出一個可以困住十多名以上大君級彆的敵人。然後還能分散對方,讓對方化整為零,給自己有機會一個個處理。
自己還要隨時能出現在迷宮的任何一個位置,對敵人發起攻擊。雖然閃現術可以支持某人做到這點,但是要能夠困住大君級彆的迷宮,閃現術所需要的參數也不是那麼好計算的。
最後一點,這個迷宮還不能被暴力破壞。要是有誰選擇不乖乖走迷宮,而是用類似打通牆麵的暴力通關方式,那麼就白花心思在迷宮上了。
而眾所皆知的一件事情,結構愈複雜的東西,通常也愈脆弱。更不用說迷宮魔法,深淵大君與深淵邪神們怎麼可能會陌生。
也許牠們施展不出來高等迷宮魔法,但要是這麼容易就被迷宮限製住,早讀條複活去了,熬不到今天的地位。
能夠困住大君級彆敵人的迷宮,還要經得起這麼一群敵人暴力拆除,某人認為,直接研究可以瞬間抹除這些敵人的魔法,或許還會簡單一些。
兩相比較,一個已經成體係的知識,跟一個零零散散,得要自己重新搭配的知識,是頭豬都知道該選擇哪一邊。
自己現在麵臨的狀況,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發的大戰。可不是能夠慢悠悠地研究,把各方麵安排到毫無瑕疵的優閒時光。
而且對某人來說,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奇門遁甲的變化是相當靈活的,不怕被暴力破壞,除非是走正規方法破陣。
就說用於軍事作戰上的八門金鎖陣好了。在家的故事中,看到有士兵布陣,敵對的一方就乖乖地派出相同或相近的兵力嘗試破陣。難道敵對方就沒想過暴力破壞,由外圍開始瓦解嗎。
事實上這種事情是做不到的。或者說可以做到,但要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代價。一旦敵人沒有走正規的破陣路徑,那麼軍陣就會像一個大磨盤一樣,把靠近的敵人研磨成細粉。
當然在過程中,組陣的一方也不會是無損的。但己方死一個人,敵人得死上十幾二十個,那就是賺了。軍陣不是無敵的,但能夠以少打多,減少己方損失是最基本的,否則就沒有結陣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