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師(十八) (十八)(1 / 2)

禾清說乾就乾,很快就和宮外這些人規劃了自己的想法。他原本還以為得好生勸一下寧家才行,但是沒想到寧子和比他想象的懂得變通。

其實也是因為現在邊疆的糧草軍械真的見底了,寧子和正因為這事著急。雖然周青雲在軍事上造詣遠遠比不上寧子和,但是如果他上位,好歹邊疆的戰士不會挨餓受凍。

寧子和深知戰爭主要是拚的兩國國力,優秀的將領縱然重要,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也隻能先放手。

趁著淑皇貴妃忙著二皇子生辰以及太子廢立之事,寧子和主動上書請辭。

皇帝現下還認為邊疆穩固,所以對於寧子和請辭的事情,並沒有多關心。畢竟寧子和現在年紀也不小了,也在邊疆呆了幾十年,請辭並不算過分。

如禾清所料,被淑皇貴妃暗中乾涉,一直接觸不到兵權的周青雲動心了。

雖然說西北天寒地凍,但是西北的軍隊,單從戰鬥力和經驗來看,那都是數一數二的。

周青雲也知道這些年他挪走了不少西北的軍需,不過這時他卻因此竊喜。

試想若是士兵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來了一個發錢發糧的上司,士兵們會是什麼想法?

他周青雲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整個西北軍隊的人心。

而且寧家雖然在西北多得人心,但這會可是寧子和自己先主動請辭的,他也不用擔心背上什麼不好的名聲。

於是乎在兩方的極力撮合之下,寧子和順利致仕,周青雲則完美接任。周青雲一上任,立刻就吐出了這些年周家侵吞西北軍需的四分之一。

淑皇貴妃得知這個消息,差點兒氣暈了過去。可惜木已成舟,最後也隻能將周青雲的父母妻兒全都扣在京城,不準他們隨軍離開。

然而皇帝還是沒有察覺到這兩堂兄妹之間的彎繞,或者說周青雲和淑皇貴妃都有不敢讓皇上知道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兩人關係僵硬,依舊都有意幫著對方瞞著皇上。

這段時間宮裡到處都是亂糟糟的,都在忙著給二皇子辦生辰宴的事情。宮裡近些年鮮少有這樣的熱鬨事情,所以皇帝即使有些心存芥蒂,卻還是準了大辦這場生辰宴。

現下整個宮裡慌張得很,各宮各院也是比較缺人的狀況。但是其他宮妃們覺得這隻是淑皇貴妃一個人的喜事,所以想儘辦法推辭請假。

而且淑皇貴妃仗著自己榮寵萬千,並沒有在宮中拉攏布置其他宮妃,故而現下沒有幾個人去幫著淑皇貴妃張羅。

淑皇貴妃一邊擔憂著自己那位堂兄周青雲,一邊還要操辦生辰宴,一時之間真是忙的腳不沾地,宮裡的下人也不怎麼夠用了。

偏偏後宮裡的其他宮妃捂緊了自己的太監宮女,說什麼也不派人過去幫忙。

皇帝朝政不行,庶務更是不精,所以一點兒也指望不上。而皇帝身邊得力的賀公公,也擔心自己對淑皇貴妃太過熱情,會讓皇帝惱了他,所以也跟著不管事。

趁著這個機會,東宮又一次扮演了“好捏的柿子”。那二十幾個下人在東宮還沒捂熱呢,就被淑皇貴妃手下的太監給想辦法借走了。

皇帝聽了之後也沒製止,或者說他那對太子的憐憫就像是一陣風,既可以猛地刮起來一下,也可以突然歇了下去。

而且這其中也隱隱有禾清的手筆。

畢竟二十多個人,人多眼雜暫且不說。單就是皇帝發現太子不見之後,少不了要追究原因。

他們畢竟是賀正選出來的,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就連累了賀正。得罪了賀正,簡直得不償失,所以禾清隻能想辦法把這些人先暫時給弄出去。

況且讓淑皇貴妃宮中的人把這些下人借走,不僅能夠讓太子順利離宮,而且還能徹底攪渾宮裡這潭水,讓周家和皇帝的矛盾浮現出來。

簡直就是一箭雙雕。

所以在淑皇貴妃宮裡的太監來調人的時候,禾清沒有一點東宮其他人那種“覺得自己被輕視”了的怨氣,反而得意地與薑瑜說到:“調走好!都借走才好。”

剩下的三個宮人以及翠嬤嬤都是有些奇怪地看向禾清,但又都礙於身份沒開口詢問。

薑瑜認真地點了點頭,隨後看向禾清的眼神裡充滿了信念感。

雖然這二十幾個人因為二皇子的生辰宴被要走,算是明麵上宣告東宮的“地位不保”。但是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避免了這二十幾個人因他遠走高飛而遭刑罰、乃至殺生之禍。

總歸是好的。

所以果然還是老師想的仁義又豁達!薑瑜這麼想到。

禾清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他無奈地揉了揉鼻子。最近他總感覺有人在背地裡念叨他,但是當初做大反派的時候,天天被人在背地裡說壞話,都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