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帝王之師(三十) (三十)(1 / 2)

在寧子和大軍露出了一點想要往江南撤退的意思之後, 茜寒國更是士氣大勝,毫不猶豫地開始侵占西北之地。同時還將手伸到了蘇執目前所有的境內,已經全然不顧當初和蘇執結盟時的諾言。

蘇執根基不穩, 一時有些應對不暇。

而且自從薑瑜重新打起太子的旗號之後,北方就陸陸續續有官員百姓渡河往江南跑。

一個原因是以為蘇執放任手下搶掠,另一個原因就是官員百姓之中, 有不少老人經曆過前朝末年荒淫無度的景象。雖說薑家的這第二位皇帝也是個昏的, 但是好歹不至於燒殺搶掠。

而且眾所周知前三年的消息,是說太子殿下大病一場,難以痊愈。可現在太子殿下卻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了江南,但凡是有點心思的人都能猜到,京城之內怕是還有不為人知的貓膩。

雖然蘇執並未與茜寒國硬碰硬,但單就是防守這一點,就夠他喝一壺的了。而針對於江南的防守,他隻能挾京官以令地方。派遣投降京官的親戚子嗣前去守衛。

不過還沒等這兩方勢力對薑瑜的風聲做出什麼回應,江北就有一個官員直接率城投奔薑瑜。

說來也很搞笑, 蘇執挾京官以令地方,派遣京官的子嗣來守衛南方防線,本意是想要用親人做人質牽製官員。卻不想,竟然選了一個和家裡有仇的來。

這官員名喚周驍,是周家大家族的一支旁係子孫。他老爹就靠拍周家嫡係馬屁, 混了一個侍郎的官位。

周驍是他父親和原配在貧寒微末之時所生,而一家人經曆風霜雨雪,父親終於升官發財走上康莊大道之後, 心心念念的卻是曾經錯過的表妹。

曾經因為周驍父親貧寒,而拒絕了這門親事的表妹一家,見周驍父親飛黃騰達之後也是十分後悔。

為了能夠迎娶“心愛之人”, 周驍父親無緣無故休棄了原配。

你說這渣男休就休吧,他還一點財產也不給前妻留。甚至周驍也被父親強行帶走,小小年紀就與母親分離。

也怪蘇執沒時間調查清楚,周驍的名字是記在他父親那位繼室表妹名下的,而且周驍這些年也從未與父親繼母出現衝突。

所以就被派出來守邊。

周驍出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家找母親。接了老母之後,以管家嬤嬤的身份帶在身邊。

而周驍做的第二件事嘛,就是直接率城投奔了。

畢竟蘇執要是殺他全家,估計周驍還能給他鼓掌,然後說一句:“辛苦了”。

在這等天賜良機之下,薑瑜命寧桓率軍渡江。渡江之後以周驍獻的城池作為根據地,意圖直擊京城。

“老師。”在薑瑜也準備渡江之前,他與禾清說到:“老師先留在蘇州如何?畢竟這一路戰事多辛苦,老師的身體.....”

禾清再遲鈍也能意識到這是薑瑜不希望他隨軍。但是薑瑜又不像是懷疑他,再結合之前的名醫和靈芝,禾清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

原來所有人都以為我生病了!

而且看他們的表現,應該是那些名醫都說病的不輕。

禾清將右手搭到左手的脈搏之上,他這才意識到,原主的軀體是係統在撐著運行,所以脈象確實不好。

難怪給他送那麼多東西!

禾清看了看薑瑜那滿是擔憂的神色,沒第一時間開口。這會他要是堅持要去,那在眾人心中,絕對是扮演了個“身殘誌堅的白月光”角色吧?

係統打的肯定是這個主意!

禾清雖然一直是個反派NPC,但是他也算是見過不少“白月光”角色了。這種身患重病,還要陪同征戰的角色,最後大概率病死/戰死沙場。看來係統是想要在他破壞形象之前,就強製抽離他。

禾清在心裡冷笑了一聲,這狗係統打得好算盤。他剛剛確實是想要隨軍的,畢竟這種攻城略地的事情怎麼能少了他?

可現在禾清不想去了。

我就呆在江南養病!在各個主角配角通過新的苦難,有了新的同生共死之人後,我就是被係統強製抽離了,也不至於那麼白月光了吧!

況且等薑瑜走後,在江南留點不好的名聲,也不是不行。

“好。”禾清答應了薑瑜:“那我就在江南,等候殿下的消息。”

薑瑜似乎沒料到禾清會答應的這麼快,一時之間還有點晃神。

“殿下快去準備吧,彆讓寧少將軍和周驍等急了。”禾清就這麼把薑瑜給打發走了。

在薑瑜渡江之後,便按照原計劃和寧桓一路北上。周驍則留守原地,作為後備力量同時支撐薑瑜和寧子和兩支隊伍。

“表兄”,薑瑜與寧桓騎馬同行之時,閒話聊到:“我總覺得心中奇怪又不安,本來以為老師會執意與我一起北上的,還以為要費好一番口舌功夫。可老師卻直接答應了,一點兒猶豫也沒有。”

寧桓心自然沒有薑瑜那麼細,而且還是個妥妥的樂觀主義者:“太傅一向神機妙算,既然他都放心讓咱倆率軍,那一定是對我們有信心。”

薑瑜聽見這話,雖然心情放鬆了些,可還是有些不安:“倒也不是放不放心我們,我就是覺得老師心裡還藏著事.....唉....希望是我胡思亂想了......”

寧桓卻隻是往前一指,說到:“放心吧!那蘇執實際掌控的其實隻是京城和京畿地區,其他地方見到我們,一定不戰而降。況且京城城內也有人儘力相助,那前朝逆賊得意不了多久的。”

這一路北上的路上果然如寧桓所說,大部分城池在見到薑瑜的時候,就直接開城迎接了。一直到了京畿附近,才有人組軍前來阻攔。

與此同時,京城內蟄伏已久的老臣也迅速裡應外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