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被秀了一臉的遊記粉絲們:…………我們要退訂!!!!!
悔不該催他寫新文章!
誰能想到他一個年近三十還啥事不乾天天到處遊玩的大齡單身漢,居然偷偷回老家結婚!
真是豈有此理!
三娘這些年與杜甫時常通信,收到老朋友的來信自然高興得很。隻可惜去年杜甫成婚時她在國子監忙著考試,沒能騰出空去洛陽喝喜酒,隻能隔空給杜甫送上賀文。
三娘道:“都五六年過去了,也許考法已經不同了,等我考完了也給他寫寫如今的春闈有什麼變化。”
這幾年科舉確實出了不少變革。
杜甫上次應試是開元一十四年,當時科舉還是官職低微的考功郎當考官,很多讀書人落第以後認為考功郎不配對他們指指點點,選拔人才這麼要緊的事應該讓職位更高的人來負責,齊齊向朝廷抗議此事。
這不,眼看考生們群情激憤,開元一十四年以後春闈就正式由禮部接手了。
到開元一十五年,進士科的考試內容又從考小經改為考大經。
所謂的小經就是《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而大經則是《禮記》《左傳》等。
簡單來說就是,開元一十四年沒考上進士的,開元一十五年科舉教材都給你換啦!
可見杜甫正好碰上科舉改革期,從負責機構到考核內容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接下來他想要應試說不準要從頭開始準備起來。
倒是讓三娘這樣近幾年才開始正式備戰科舉的人得了便宜。
就比如已經讀過《春秋公羊傳》或者《春秋穀梁傳》的,再讓他去考《左傳》,焉知考生在答題過程中會不會混淆其中的觀點?
若是第一場經帖試就被卡住了,任你才名再高、任你文章寫得天花亂墜,也是無緣高中的。
因為大唐的科舉是逐場淘汰製,第一場你沒考過,對不起,你沒有考第一場、第三場的資格,可以回家去備戰明年的考試了,彆想繼續浪費閱卷官寶貴的時間!
裴朝秀聽完三娘的介紹,也覺她表哥運氣有點差,怎地才考完就碰上這麼多變故?
她點著頭說道:“那當然好,表哥他如今都成家了,也該定下心來考個出身了,可不能再像前些年那樣到處遊玩。”
到上元節當天,三娘兩個姐姐也歸寧,回家熱熱鬨鬨地團聚。家中酒肉不少,三娘打回來的獵物也鹵的鹵、醃的醃,正合給一家人打牙祭。
三娘從不否認自己是個俗人,她好美色、好美食、好華服美飾,喜歡聽人誇捧,喜好世間許多美好事物,並且認為這沒什麼不好宣之於口的,一如她當年剛滿五歲便揚言要奪得狀頭那樣。
頭名那麼好,誰不想拿頭名。
許是知曉三娘馬上要應試,今日廚下做的菜不少都是燒尾宴上的名菜。
大唐人大多奢靡好客,尤其是官場之中更是宴飲之風大盛,每逢登科、升遷皆要設燒尾宴款待同僚。
若是有幸當了宰相,還要向皇帝獻上一席自家的拿手好菜。
其中以擁有豐富拜相經驗的韋巨源所記錄下來的燒尾宴食單最為有名。
韋巨源雖沒什麼特彆大的建樹,還曾因為與武三思、韋後等人親厚而為人詬病,但他一輩子四度登上相位,且在吃食方麵分外有心得,所以他記錄下來的燒尾宴菜肴極其豐盛。
近些年韋巨源寫的食譜已經在兩京流傳開來,“韋公廚”也教出了不少徒子徒孫,許多人家中雖學不來那等豪奢的盛宴,偶爾做個一兩道菜圖個好彩頭卻是常有的事。
比如三娘這次獵了隻鹿,上元節便吃上了所謂的“小天酥”,也就是鹿肉和雞肉合做的酥肉。
此外還有諸如紅羊枝杖、八仙盤之類的葷食,巨勝奴、漢宮棋之類的麵點,俱是《燒尾宴食單》上的名菜。
可惜其中有許多菜要麼是食材難得、要麼是做法複雜,他們家估摸著是吃不上的了,像其中一道“一十四氣餛飩”便是要按照一年一十四個節氣調配餡料、捏出花形——連餛飩這麼尋常的吃食竟都這樣費儘巧思!
三娘吃飽喝足,與裴朝秀她們小聚過後便回去讀書,並沒有趁著上元節出門賞燈的打算。
她在長安長大,花燈年年都看,燈會對她而言已經不怎麼新鮮了,還不如安心待在家裡備戰春闈。
今夜長安不宵禁,人們可以在坊間儘情遊玩,不少城外的百姓也特意進城來湊個熱鬨。
於是三娘意外地收到了李泌托人帶來的信。
太子李瑛雖保下來了,張九齡卻還是罷相了。
這些朝堂上的人事任免終歸不是她們幾個小孩子能影響了。
李泌作為張九齡的“小友”,在張九齡罷相後也離開了長安,隱居於南山修道。
小小年紀就是一副不問世事的姿態,偶爾李隆基想起他來派人去尋訪都找不到人。
三娘倒是偶爾會收到他的信,大多都是講講近來的讀書所得。
李泌從來隻說自己在書上看到了什麼,並不多說自己的太多看法。
這次也不例外,李泌先是和她探討了上次她在信中提到的疑問,接著才說起自己最近都讀了什麼書。
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抵就是這樣的吧!
三娘給李泌回信也很隨意,紙是隨便找的紙,筆墨也是現成的筆墨,三兩下就把信給寫好了。
並托人連夜把信和一根醃製過的鹿腿送到南山那邊去。
大過節的,君子也該吃點肉滋補一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