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思前(2 / 2)

小樓一夜聽春雨 明月傾 16027 字 10個月前

卿雲到寺裡第四天,正好是倒春寒,山裡特彆冷,兩個嬤嬤都病倒了,老太妃找出年輕時的狐膁來給卿雲穿,見她小小一張臉,被白狐膁簇擁著,一點脂粉不施,卻如觀音像般端莊,可憐又可愛,不由得讚歎了一句,道:“你那妹妹整日裡誇耀美貌,依我看,還不如你呢。”

“各花入各眼,娘娘疼我,自然覺得我好。其實不止美貌,嫻月還有許多我不能及的地方呢。”卿雲性格平和得很。

老太妃卻有點替她不平的意思,道:“哼,你老實,她卻有點攀著雲夫人,踩你的頭呢。穿著那身海龍皮披風,跟多了不

起似的。你這次就帶著這身白狐膁下山去,這可是先帝賞的,真正的白狐膁,沒有一點其他的皮子湊數,十年也才出這麼一件呢。”

卿雲隻是笑笑,並不爭強好勝。

晚上做晚課,更冷,老太妃見卿雲吃飯時嗬著手端著碗,就道:“晚上卿雲陪我睡吧,我那房間倒暖和點。”

卿雲自然是答應的,她在家也陪婁老太君睡過,知道老人家怕冷,覺少,所以就一直撐著,陪老太妃說話,晚上夜深人靜,山中的夜真靜得讓人害怕。卿雲不由得都心生憐惜。

怪不得老太妃喜歡年輕女孩子,她身邊都是老嬤嬤了,陪了幾十年,雖然貼心,彼此也沒有新話題了。再尊貴的人,終究是有一個人的時候。這樣的寂靜深夜裡,要是自己不在這,她一個人睜著眼到睡覺,不知道多孤寂。

她想到這裡,就更加朝著老太妃那邊靠了靠,把臉靠在她背上,老太妃雖然也讓宮裡的小公主陪著睡過,也很疼景家的小女孩,但總歸不如自己的孩子熟稔,小孩子又是怕老人的,見卿雲這樣親密,心中感動。

“那時節我帶官家的時候,也常這樣哄他睡覺。”老太妃道。

“怪不得官家這麼孝敬娘娘。”卿雲道。

老太妃笑了一聲,便不說話了,過了很久,又說起她做女兒時在娘家的事來,說:“我家兄弟姐妹裡,我娘最疼我,什麼話都跟我說……”說了一陣,卻沉默一下,道:“我那兄弟,不很爭氣,娶的是清河郡主的表妹,厲害得很,我那時候在宮裡,也聽說她有些話說得氣人,衝撞了我母親,那時候我也年輕,仗著先帝寵愛,就召我母親進宮來問她,誰知道她竟不開口,還回護我那兄弟媳婦。”

卿雲乖巧,隻是聽故事,並不插話。

“我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我是外人了。”老太妃輕聲說。

卿雲頓時也替她心酸起來,隔著被子握住了老太妃的手,老太妃知道她性格良善,頓時笑了。

說夜話到後來,也說起先帝來,老太妃對先帝還是敬重的,但也有怨言,道:“先帝那時候還騙我呢,說是隻寵愛我一個,誰知道轉過年來,新秀女來,還不是新鮮得跟什麼似的。男人麼,總是這樣的,見一個愛一個……”

先帝薨逝也有三十來年了,但那麼久的事了,老太妃想起來,還是委屈得跟什麼似的。道:“彆的我都不氣,就是那一斛珍珠,偏賜給那嶺南來的漁家女了,我那時候也年輕氣盛,當時就說‘官家賜得不好,她是海邊長大的,什麼珍珠沒見過,魚隻怕都捉過幾條了’,那小賤人也會扮俏,立刻就賭氣不要了,把官家氣得,幾個月沒進我的宮。後來怎麼樣了,還不是來了。夏天晾我到冬天,好狠的心,拿了這件白狐膁過來,當誰稀罕似的,我也賭氣,沒穿過兩次,不信你看,上麵的鋒毛都還一點沒掉呢。”

卿雲聽著這些老故事,也覺得有趣,幾晚睡下來,和老太妃的關係更加親近,老太妃喜歡她的性情,待她真有點自家孩子的樣子了。還第一次說了她一句,是為她午飯時還想著抄經

的事,訓她道:“你年紀輕輕,哪裡知道身體的重要,吃飯時想彆的,五穀的效力就亂到彆的地方去了,老了要吃大苦頭的。”

卿雲也大膽了,還敢辯解道:“我是想著下山前,多給娘娘抄幾部經,免得娘娘看那些字小的經書,傷了眼睛。”

這一老一小這樣相處下來,情誼更加深厚,但天下到底沒有不散的宴席,眼看著已經到了第九天上,本來卿雲是住七天的,已經延後兩天,說是等崔老太君來,再一起走,眼看著明天崔老太君上山,是再也不能拖了。

老太妃心中萬般不舍,晚上一起睡,山間晚上冷,要預備腳爐和湯婆子,魏嬤嬤添好湯婆子,卿雲接過來,怕太燙了,將臉貼在錦套上。是因為老太妃年老了,皮膚也就遲鈍了,前些天腿上險些被湯婆子燙壞了,至今還有一片紅。

她用臉試湯婆子是不是太熱了,紅色的錦緞襯著女孩子玉一般的麵容,這樣的細心,這樣的孝心,老太妃在邊上看著,心中無比憐愛,摸了摸卿雲的頭,道:“不如卿雲不要嫁了,以後留在寺裡陪我好了。”

她是說笑,卿雲卻認真道:“好。”

老太妃頓時笑了,旁邊的魏嬤嬤也笑道:“哪能呢。”

“是啊,趙家先不說,你娘肯定急死了,要罵我是老糊塗了。”她笑著摸著卿雲的頭,道:“傻孩子,放心,等你嫁了,我一定給你撐腰,你要什麼,隻管和我說。趙家那小子敢對你不好,隻小心我的龍頭拐杖罷了。”

卿雲當時隻是笑笑,沒說什麼。到第九天上,是不得不走了。崔老太君早早上山,來陪老太妃說話,順便接卿雲一起下去。老太妃留著吃了中飯,眼看著快下午了,魏嬤嬤勸道:“得下去了,不然天黑了,下山山路不好走。”

老太妃心中萬分不舍,拉著卿雲囑咐許多事,又拿出許多東西來賞給她,連那白狐膁也讓她晚上留著穿,卿雲也拿出雙鞋來,原來她這幾日除了陪老太妃誦經,還忙裡偷閒,織了雙睡鞋,道:“山中苦寒,晚上尤其寒冷,這雙睡鞋裡麵絮的是貂絨,娘娘睡覺時穿上,到底暖和些。”

老太妃頓時眼睛都紅了,卿雲見魏嬤嬤出去,閣子裡隻剩下自己和老太妃以及崔老太君三人,這才跪下稟道:“卿雲有一事,要求娘娘,本不該打擾娘娘的,但我心中不安,總覺得早一日說,就省一日的苦難,早一日好。”

老太妃隻當她是為自己的事,皺起眉頭道:“什麼事值得這樣,還不快起來,是不是趙家欺負你?隻管和我說,我之前柳家的事上就答應你,要還你個人情,就去趙家給你撐腰,也是名正言順。”

“娘娘說欠我人情,是娘娘疼我,但卿雲不能糊塗,這事是我求娘娘的,是我欠娘娘人情才對。”卿雲仍然跪著稟道:“是那日我去寺裡上香,見到個小姐,行事奇怪,明明氣度行事都和我們這些京中小姐差不多,但卻沒有仆傭,又一直掩著臉,跪在佛前誦經許願,十分虔誠,我心中好奇,去聽了她許的願,這才明白她的身世。”

她講故事一般勾起了老太妃的好

奇,竟認真聽她講起來。

原來她也是書香門第的小姐?,還是京中世家,父親是兩榜進士,母親是世家小姐,隻是因為父親官場上壞了事,被抄了家,自己也淪落教坊了,她心知教坊賤籍一世難脫,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辱沒了先人,求死的心都有了,求佛祖憐憫,渡她出苦海。”

“既是犯了罪抄了家,又求什麼憐憫呢,隻能怪她父母罷了。”老太妃道。

“她父母原已不在了,她也沉淪教坊多年了,說到她在教坊的事,也是一段故事……”卿雲正要娓娓道來,旁邊的崔老太君卻忽然道:“你說的是不是那位撞爐子的小姐?”

“什麼撞爐子的小姐?”老太妃問道。

“是京中的故事,當初罰入教坊司的女眷中,有一位特彆剛烈,十五歲的小姐,花朵似的年紀,不願意失了貞潔,竟然一頭撞在爐子上,燒壞了半邊臉,寧願去做最辛苦的仆役,都不願意整日賣笑,也算是有骨氣了。”崔老太君道。

“有這樣的烈女,我竟沒聽過。”老太妃驚訝道。

“娘娘沒聽過也正常,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又發生在教坊司裡,自然沒人敢外傳。我也是聽我娘家侄兒從外麵聽來的。”崔老太君道:“說是那小姐姓岑是吧。”

“對,是岑家小姐。”卿雲道:“她是因為父親和夷陵王有交往,才被抄家,如今陷在教坊已經五年了,一身是傷,吃了無數苦頭,卻一心向佛,我聽說她發願,要抄《藥師光如來道德經》,已經抄了上百遍了,可見佛法無邊,苦海渡人。”

“也是可憐人,怪不得這樣虔誠呢。”崔老太君幫腔道。

老太妃卻有點不太買賬。

“夷陵王造反,是板上釘釘的事,她父親既然和夷陵王來往,也是罪有應得,她被牽連,也是前世冤孽罷了。”

卿雲見老太妃不動搖,卻仍然勸道:“娘娘說的固然有道理,但我自從見過她後,抄經總是心神不寧,直到隨娘娘上山來,在佛前請了一卦,這才豁然開朗。卦簽還在這裡呢,娘娘請看,要不是這一卦,我也不敢來求娘娘了。”

她把卦簽給老太妃看,老太妃雖然不答應,但卦簽還是願看的,一看,正是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上的佛語:“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録。繩縛鞭撻,係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不由得也神色一動。

“娘娘,我想,佛法廣大,普度眾生,這支簽也是對我的指引,佛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才敢來求娘娘的。娘娘對卿雲的愛護,卿雲心中感激無比,不知道怎麼報答才好,我也知道娘娘許諾給我撐腰,是憐惜我是女孩子,身如浮萍,怕我吃虧受苦。娘娘一片慈心,與菩薩無異,卿雲求娘娘,將對卿雲的憐惜,分給岑家姐姐和教坊司的女孩子們,女子艱難,一生苦樂,全由他人。都說娘娘是世間女子的典範,娘娘也憐惜女孩子們,想到岑家姐姐他們的苦難,卿雲夜不能寐,除了求娘

娘,實在想不到可以求誰……”

她跪在地上,說得懇切,句句用心,老太妃也不禁為之動容,但想到教坊司的性質特殊,又不由得沉吟道:“這牽涉到朝政,怎麼能準許她們贖身。”

卿雲見老太妃動搖,立刻跪著進言道:“卿雲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怎麼敢讓娘娘去乾涉朝政呢。隻是求娘娘,請聖上一旨,讓教坊司中有心向佛的女子,不用贖身,隻讓她們剃發為尼,選佛寺出家就是。這也是岑家姐姐的心願,佛門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娘娘看的白牛記還有趙豔女出家得成正果的故事,我佛普度眾生。她們在佛前日日頌經祈禱,這也是娘娘和聖上的功德,她們以後一生禮佛,也是為娘娘和聖上積德呀。”

“是呀,這法子不錯。”崔老太君也道:“但凡喜事,官家總有大赦,怎麼隻見赦獄中的囚犯,不見赦教坊司的女子的?依我看,這事也不是不行。官家不是托娘娘做太後娘娘的冥壽嗎?這也是積德行善的事。供佛誦經的人越多,功德越多,這也是娘娘供佛的好機會。”

老太妃終於被說動了,鬆口道:“也不是不可以。”

卿雲就等這句,頓時喜出望外,崔老太君也趁機道:“娘娘答應了,快謝恩吧。”

卿雲立刻磕頭謝恩,就是要把這事坐實了,老太妃見她這樣急切,頓時氣笑了。

“你這孩子,這麼急乾什麼,我還沒考查過她們的人品呢,萬一都是些輕狂浪蕩的,玷汙佛門聖地……”

“娘娘這倒不用擔心。”崔老太君道:“教坊司的都是世家小姐,都還不錯,再者,這是奉旨出家,是要一輩子禮佛的,要不是誠心供佛的人,怎麼會自願出家?倒不怕會選上輕浮浪蕩的。”

卿雲見她替自己說話了,就不再解釋了,隻是睜著大眼睛,滿臉期待地看著老太妃。

老太妃見她們想的這樣周到,也知道今日是坐實了,何況自己也答應過卿雲,欠她個人情。好在她做事倒穩重,會來求自己,想必是千思萬想過的,不怕出什麼岔子,見她眼睛亮亮地盯著自己,實在是沉甸甸的重量,也隻能點了頭。

卿雲立刻磕頭謝道:“謝娘娘開恩,從此岑姐姐和教坊司的女孩子們一定會日日在家誦經,為娘娘祈福,求佛祖保佑娘娘長命百歲,如意安康。”

老太妃見她這樣乖巧,不由得歎了口氣。

“起來吧。”她還是心疼卿雲的,摸著她頭道:“你這傻孩子,又並沒聽見你和賀家有什麼交情,這樣的機會,為了個素昧平生的女孩子用掉了,豈不可惜?你救了她,你又有什麼好處?”

顯然她也知道岑家和賀家的關係,怪不得沉吟呢。

卿雲隻是老實地答道:“好處原是世人執念,卿雲這幾日,受娘娘教誨,又跟著娘娘在廟中誦經,心中澄明,雜念頓消。隻願多行好事,多積善果,莫問前程。”

“好孩子,這才是有佛性呢。”老太妃歎道,道:“你放心,你從來沒求過我,這事我一定幫你辦到,官家那邊,我自會求他,放心吧。”

卿雲心中感動,對老太妃行禮道:“卿雲不懂事,勞煩娘娘了。娘娘在山上,一定注意身體,等我有空,一定來山上,陪娘娘誦經。”

“你在山下平安就好,我有空也自然下山找你,等你出嫁,我還要去趙家喝你的喜酒呢。”

卿雲辭彆了老太妃,和崔老太君一起坐轎子下山,到分道揚鑣時,崔老太君看她的眼神也滿是心疼。

“你這孩子,整日為彆人奔忙,可想過自己沒有呢?”她也是切身為卿雲著想,道:“老太妃的人情,多珍貴,你倒好,用在彆人身上。你娘知道,多心疼。”

崔老太君向來剛正不阿,對一切榮華富貴都不甚看重,連她都覺得可惜,可見這人情確實寶貴。

卿雲隻是笑:“我娘常說那個馬車下救小孩的故事,我隻是幾句話,卻能救了她們一生,我娘知道,一定不會說我的。”

“你娘倒好說,隻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趙夫人那邊遲早也會知道,你出嫁後就是他們家的人了,她要說你可怎麼辦呢?我看趙夫人,是有點勢利的,你嫁過去,可要小心應對才是。”

“老太君疼我,我知道。”卿雲也握著她手道:“老太君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還要照顧身邊的人呢。淩霜說得好,世上女子隻要守望相助,互相分擔,才會越來越好。今日也多謝老太君仗義執言,辛苦了,等我有空,一定去府上陪老太君說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