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師傅講的是前朝學術和本朝學術發軔,女兒聽的絮煩,想起了莊子。”蘇日格歎口氣,“阿瑪,我不能不去上這種課嗎?”
這孩子還真像我,胤禔心中想著,都不是搞學術的料。胤禔關注士人風氣,包括所謂的清儒學術,完全是出於功利角度考量,和學術純粹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不喜歡就不去,阿瑪要請太皇太後、皇太後出麵領銜編書,你額娘也會挑選命婦出麵編撰書籍,以示皇室重學之心。嗯,你平日不必上課,有空的話,不如幫你額娘跑跑腿,多去武英殿瞧瞧。”
“反正陳鵬年他們也都給你上過課,總算有師生之誼,他們也都上了年紀,也不必避諱那麼多。”皇帝笑著看自己的女兒,卻看蘇日格有話想說似的,“怎麼,想說什麼?”
“……沒有!”蘇日格抿著嘴笑了,“女兒謝謝阿瑪!”
大格格其實是想問,今年去承德,自己是不是就要預備出嫁了。不過看著手裡的書,想想方才父親的叮囑,蘇日格又覺得沒必要問,順其自然,反正自己不會吃虧。
孩子大了,也不會事事都和父母說,胤禔很體貼沒有追問,而是忽然想到:“好像從來沒看見你讀什麼稗官,對這些不感興趣嗎?”
“……”蘇日格突然想要感謝傍晚幽暗的光線和旁邊昏黃的燈光,這樣自己的臉色就比較不顯眼了,她清清嗓子:“女兒,我……也看過,不太感興趣。”
“那就是有感興趣的?”胤禔說著招手叫女兒到身邊,又對太監吩咐道:“朕和大格格散散步,保和殿那邊來人傳信,朕再過去。”
父女倆也有些日子沒有這樣的閒暇,安安靜靜的散散步了,一時之間兩個人都沒說話,就聽著宮廷裡逐漸開始的蟋蟀叫聲。
“春天要來了,前兒弘曜還問,能不能帶著弘昘去抓蛐蛐。”蘇日格笑著給阿瑪講小弟弟們的趣事,“額娘準了他們出去,結果弘曜跑的天快,弘昘說話還不利索,又著急跑,最後摔了個馬趴。”
“女兒也有喜歡的稗官,就是,裡頭的故事有些看著叫人覺得彆扭。”
蘇日格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對父親抱怨,“不是什麼苦守寒窯,就是千金小姐看見個男人就喜歡上。像是前朝馮夢龍、淩濛初的三言二拍倒還不錯。”
哦,所以這孩子喜歡短篇故事,警醒世人那種。胤禔點點頭:“不喜歡如李靖紅拂之類的故事嗎?”
“英雄俠女當然喜歡,可那樣的故事少啊。”蘇日格歎口氣:“現下流行的稗官,連杜十娘那樣的女子都少見。”大格格對諸如婆婆媽媽那些玩意實在是缺少感同身受。
這個問題,往大了說是封建社會一代不如一代,氣概不比過去,整體的萎靡。往小了說,是朝廷的問題,雖然隻是吧。但這東西影響才大,不信去看三國演義。
士大夫往往鄙薄,其實他們自己也寫,但總覺得不比寫經讀史,這玩意上不得台麵。但胤禔不這麼想,大多數人不會去看十三經注疏,因為對他們沒用,且無意義。大多數人喜聞樂見的,最嚴肅的文娛產品也就是三國演義這種,活靈活現展現一段曆史的作品。
從這個角度考慮,朝廷應該引導這方麵發展,推陳出新,讓大家有個樂子也好。
皇帝陷入了沉思,而大格格跟著他已經走到了養心殿附近了,蘇日格就道:“阿瑪?女兒去養心殿給額娘請安行麼?”
“這有什麼不行,去罷。”胤禔擺擺手,“正好幫著你額娘想想,編書從哪做起,朕可是要考你的。”
保和殿裡,新科進士還在熱熱鬨鬨的連詩作對,看著記錄官將自己的詩作記下,多少有些憧憬自己被皇上看重而一飛衝天。
戴名世出去又回來並沒有引起較大範圍的注意,而就算有人看到了,這個場合也不會多嘴多舌。何況戴名世這個人,的確有點狂,除了早年交下的好友和後來收的學生,和他處得來的人並不多。
老戴無人關心,他站在保和殿宴會的外圍,心中一片冰涼,他扭頭一看,都覺得外頭遙遙掛著的月亮都是慘白慘白的了。他一世英名,今日就要毀於一旦……唉,皇上,這位皇上可真是……
“皇上禦駕至,眾官迎駕!”
隨著禮官的聲音,滿麵笑容的皇帝走了進來,一邊笑問:“詩寫得如何了?”一邊隔著眾人,看了一眼戴名世。胤禔不打算興文字獄,他需要戴名世這麼一個看似很有節操,還有“異見曆史”的人來幫他做事,但南山集也得有個說法。
這並不隻是關乎戴名世,這還關乎朝廷的基礎,胤禔不能讓京旗—他目前的基本盤覺得皇帝想要甩開他們。怎麼避重就輕,輕鬆略過,胤禔心裡已經有了大概的想法。
“過去進士們入庶吉士年限不定,朕以為庶吉士散館等事宜,應當有個定例。”
皇帝翻看著進士們的詩作,笑道:“不若以三年為期,也勿需要考試,新科進士俱為庶吉士,隻是在三年期滿散館之時,根據考試來授予官職。爾等以為如何?”
“皇上聖明!”
喊的最歡的就是二甲和三甲的進士,要知道科舉晉身的人,如果沒有做過翰林而入閣,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履曆不光彩。而想要做翰林,就要考進庶吉士。
現在不需要考了,大家隻要成為了進士自動變成庶吉士,讀書觀政三年,出來的時候再行考試決定前程。這就意味著那些原本成績不夠光鮮的人,又有了翻盤的機會。
這可真是天降大喜,皇上體恤他們。進士裡的鹹魚們翻身的時候到了!
“不過,依照慣例,為了表彰士子,一甲進士依然授予翰林編撰等職務,散館之後履任即可。”畢竟考了狀元、榜眼、探花,該給的表彰還是要給的。
殿試是先帝孝期結束之後的頭一樁大事,其次就是尊封太皇太後、皇太後,和封皇後。之前隻是口頭下旨,授寶冊還是需要一個正式儀式的。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是尊封徽號,就是挑好字眼給祖母、母親用上,譬如當年孝莊皇後被稱為昭聖皇太後、後來變成了昭聖太皇太後,如今的太皇太後被稱為仁憲皇太後,現在就得往上繼續加字了。
太皇太後的徽號是康熙所上,胤禔就算加字,通常稱呼還是仁憲太皇太後。需要小心斟酌的是皇帝生母皇太後的徽號,禮部和翰林院一起參詳許久,最後送上了一盤子好字眼。
最後皇帝選擇了“崇壽”二字,也就是祝禱母親長命百歲,求個健康長壽的意思。
比起為皇太後上尊號更熱鬨的,就是皇後的冊封之禮了,與此同時,也有一個問題擺在了胤禔麵前:要不要封太子呢?
本章共4段,你正在(第5段)
本章共4段,你正在(第6段)
本章共4段,你正在(第7段)
本章共4段,你正在(第8段)
本章共4段,你正在(第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