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我要做皇帝29(1 / 2)

內侍不意她會問起此事, 先是一怔,旋即麵色漲紅, 訥訥半日, 方才勉強辯解道:“陛下仁德, 自然也牽掛他的子民……”

燕琅眼底譏誚一閃即逝:“但願陛下當真有這份仁心。”說完,她冷冷一哂, 轉身大步離去, 隻留那一行金陵使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早先分散式的遊擊作戰, 已經叫定北伯沈胤之在底層邊軍與北境百姓中聲名鵲起,而此次收複昌源,逼退柔然, 更叫她名揚四海,廣納民心。

沈平佑在時,便是邊軍的一麵旗幟, 他倒下之後,邊軍激憤之餘,又有些倉皇, 頗覺不知所措, 現下出現了這樣一個手腕強硬、作風果敢的後起之秀, 又有沈平佑光環的加成, 燕琅免不得會被邊軍士卒視為沈平佑的繼任者, 欽佩敬慕, 無不景從。

沒有人推舉她坐上主帥之位, 也沒有人提及過此事,但此戰之後,無論是士卒還是將領,卻都不約而同的以應對主帥的態度對待她。

燕琅的功勳是實打實的,能力也如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任誰也無法反駁,這也是她行事逐漸張揚的底氣所在。

薛禮見李韜被燕琅扣下,押入獄中,心頭便是一跳,聽人提及李韜出事,似乎涉及鎮國公之死,方才意會到幾分內情。

他的心腹登門道:“李大人畢竟是監軍,無憑無證,定北伯便將人扣下了,著實有些跋扈,此戰之後,邊軍又有以定北伯馬首是瞻之態,長此以往,隻怕不妙……”

薛禮默然良久,道:“李韜此次下獄,是因牽涉到昌源戰敗一事,定北伯行事莽撞,然而大義不虧,我終究不好說什麼。此事勿要再提。”

薛禮這個副帥一係的魁首都這樣講,其餘人就更不好有所異議,再得知李韜牽涉到鎮國公戰死、昌源失陷一事中時,更是群情激奮,看守他的人也不得不從最初的十人增添到五十人。

昌源陷落兩月,戰死士卒便有十萬之眾,更不必說慘遭屠戮的邊民,多少□□離子散,家破人亡,現下知曉李韜參與其中,甚至很有可能一手造成了這樣慘烈的惡果,士卒隻恨不能生噬其肉,說不得什麼時候便隱忍不住,撲上去將他給殺了。

燕琅既然敢將他扣下,就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一邊叫老管家搜集罪證,嚴審李韜及其親信,另一邊又遣兵布將,準備將這群南侵的柔然人一網打儘。

李韜並不是什麼硬骨頭,剛被關起來的時候,還叫罵不休,語出威脅,隻可惜,他這威風耍錯了地方。

老管家跟隨沈家老太爺征戰沙場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哪兒呢,如何會將這等色厲內荏之輩放在眼裡,先把人吊起來,用蘸鹽水的鞭子抽個半死,晾了半日之後,李韜立馬就老實了。

老管家是親眼看著沈平佑長大的,視他如子侄,現下見到了害他至死的凶手之一,如何會心軟,幾番刑罰上去,不出三日,李韜便哭爹喊娘,吐了個乾乾淨淨,從何時起與儀國公密謀,到兩人在何處商定此事,由什麼人傳訊,經手者幾人,招供的極為詳儘。

燕琅對著那份口供看了良久,終於道:“與他那群親信所言,可都對的起來嗎?”

老管家道:“嚴絲合縫,並無錯漏。”

“好。”燕琅淡淡丟下一個字,道:“將這份口供謄抄數份,投寄到刑部、大理寺、幾位宰輔、乃至於諸位禦史家中去。至於李韜按下手印的這一份,便附錄在我的奏疏之中,送入宮中。時值深秋,今歲的死刑犯也該陸續問斬,就在這個月,我要儀國公死!”

老管家眼底厲色一閃:“是!”

……

沈胤之未死的消息傳回金陵,很是引起了一番轟動,皇帝初次聽聞此事,驚得險些從禦座上摔下去:“沈胤之沒有死?這怎麼可能!一個多月都沒消息,忽然就跳出來了?!”

回話的侍從低著頭道:“據說,定北伯當時身受重傷,昏迷不醒,為大漠中的獵戶所救,大半個月後方才醒來,叫人送信給沈家……”

皇帝疑心甚重:“那的確是沈胤之嗎?是否是其餘人假扮?”

內侍聲音愈發低了:“定北伯先往河西去祭拜鎮國公,與鎮國公夫人和榮安郡主短暫相聚之後,便前往北境,見到他的人不在少數,想來無法造假。”

皇帝眉頭擰個疙瘩,沒再做聲,內侍監見狀,便擺擺手,打發那侍從退下,卻聽皇帝陰鬱道:“你說,沈家人是不是故意的?”

內侍監為之一怔:“陛下是說……”

“沈家人剛剛離開朕把控範圍沒多久,就遇上沈胤之派去的信使,這也太過巧合了,”皇帝冷冷一笑,眼底惡意迸顯:“你說,她們是不是早就知道沈胤之沒死,隻是為了欺瞞於朕,方才一直瞞著,直到走得遠了,才公之於眾?”

這等大事上,內侍監哪裡敢插嘴,隻訕訕笑道:“奴婢愚鈍……”

“一定是這樣!”皇帝像是想通了什麼似的,冷笑連連:“她們信不過朕,也防備著朕!這群亂臣賊子!那兩個賤婢是何聲色,你也知曉,沈胤之難道便是個好的?焉知他沒有悖逆之心!”

“不能再縱容下去了!”皇帝站起身,在內殿中來回踱步,如此過了半晌,忽的傳人來擬詔:“定北伯忠良之後,英武不凡,朕心甚慰,著去職還京,另加恩賜!”

內侍監聽他這般言說,便知道他已經對沈家起了疑心,傳召沈胤之回京,無非是將人扣住,免於來日生亂罷了。

他心底暗歎口氣,禁不住有些同情那位遠在天邊的定北伯。

隻是事情到底趕不上變化,半月之後,前往北境傳旨的侍從倉皇回宮,沈胤之沒帶回來也就罷了,竟還捎了那麼兩句戳心窩子的話回來。

皇帝默默將那兩句話念了幾遍,再想起林氏與沈靜秋對自己的無禮冒犯,雙目幾乎要噴出火來,正待爆發之際,卻接到了來自邊關的加急文書。

定北伯沈胤之收複昌源,生擒柔然可汗之子莫度,卻敵於百裡之外。

這消息皇帝已經聽傳旨的內侍提過,心裡雖略有些歡欣,但更多的卻是對於沈家子崛起的不安與擔憂,他眉頭微皺,目光往下一掃,臉色登時壞了,狠狠一拍桌案,怒罵道:“誰給他的膽子扣押監軍,私下用刑?簡直罪該萬死!”

林氏與沈靜秋冒犯他時,皇帝暴怒非常,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身為天子的無上權威受到了冒犯,但此時此刻,他盛怒之餘,心頭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幾分忐忑來。

沈胤之與林氏、沈靜秋不一樣。

他是沈平佑的兒子,是定北伯,是收複昌源的英雄,林氏與沈靜秋隻能用放肆的怒罵來表達憤慨,隻能煽動民心來對抗君王,但沈胤之不一樣。

他手握軍權,是真正能夠組織一場報複,並且付諸行動的人。

他有那麼做的原因,也有那麼做的底氣。

有那麼一瞬間,皇帝感覺到了懼怕。

他原本是想將手中奏疏揉成一團,丟到廢紙簍裡去的,隻是手掌哆嗦了良久,竟沒能如願。

內侍監見他臉色實在不好,花白的胡須也顫抖的有些倉皇,忙近前去幫他順了順氣,恭謹而又小意的道:“陛下,您還好嗎?”

皇帝有些無力的將那份奏疏合上:“將它發到三省中去,叫幾位宰輔商議,看該如何處置,至於柔然使臣——”

他倦怠道:“先前商議的條款,統統都不作數了。具體如何,容後再議。”

不隻是皇帝,刑部、大理寺、禦史們乃至於諸位宰輔,都收到了李韜的詳儘口供,其中夾雜著與儀國公的往來書信,以及其餘人證的口供,千真萬確,著實抵賴不得,好容易平靜下來的朝局,重又沸騰起來。

昌源戰敗,鎮國公為國捐軀,十萬忠魂埋骨北境,究其根由,竟是為了一家私利,豈不可恨,豈不該殺?!

第二日上午,便有國子監學生聚集在皇宮門前請願:“望陛下明辨忠奸,立殺蘇子祿!”

禦史們更是聯名上書,請求徹查此案,而市井之間,議論之聲也不在少數。

晉王晨起聽聞此事,險些魂飛魄散,顧不得用早膳,胡亂穿上衣袍,便催馬往儀國公府去。

他麵色倉皇,身體止不住的顫抖:“外祖父,這可如何是好?”

“李韜這個廢物!”晉王忍不住遷怒,罵道:“這麼點事都辦不好!”

晉王心慌,儀國公何嘗不慌,寒氣侵人的深秋時節,他額頭冷汗涔涔:“沈胤之身為邊將,卻擅自扣押監軍,嚴刑拷問,本就是大罪,我們隻要咬緊牙根,說他是屈打成招……”

“不成!”晉王痛苦的搖頭,字袖中取出那禦史收到的一遝口供,道:“沈胤之心思謹慎,搜羅了數人口供,又與當日之事嚴絲合縫,輕易推拖不得,外祖父還是另想法子吧!”

儀國公心慌意亂,如何能有什麼主意,看著麵前身為皇子的外孫,老淚縱橫道:“殿下,老臣如此為之,可都是為了你,骨肉相連,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昌源戰敗,鎮國公與十萬士卒戰死沙場,這麼大的惡果,一旦罪名坐實,儀國公必然要死,蘇家上下也逃不過滿門抄斬。

晉王叫了他這麼多年的外祖父,感情終究是有的,更不必說蘇家是蘇皇後的母家,是他的外家,一旦蘇家倒了,他也就失去了最強有力的支持。

晉王心思轉的飛快,道:“既然無力脫罪,那便想個法子,叫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儀國公悲觀道:“這如何化得了?沈胤之既然將此事捅出來,如何肯輕易罷休!”

“不肯罷休也要罷休!”晉王眼底冷光一閃,道:“他私自囚禁監軍,本就有過,父皇心裡必定不快,未必就肯順水推舟,成全他這心願,再則,當初參與此事的,可不僅僅是外祖父您!”說著,他目光向南一掃,臉上浮現出一層譏誚來。

儀國公聽得雙目微亮:“你是說——高陵侯府?”

“不,不妥!”他眼底的光芒黯淡下去,搖頭道:“當日高陵侯夫人之事,沈家便與陸家撕破了臉,沈胤之一心隻想為父親報仇,如何肯為陸家而收手。”

“高陵侯參與其中了,陸老太君可沒有,”晉王胸有成竹,道:“她是沈胤之嫡親的外祖母,關係向來親厚,一向疼愛他的長輩跪下去苦苦哀求,他難道也不會心軟?”

儀國公心裡略微有了點底,勉強一笑,道:“是這個道理。”

……

金陵因儀國公暗害鎮國公,以至於昌源失陷,生靈塗炭一事而沸騰時,鎮國公之子、定北伯沈胤之收複昌源,卻敵於百裡之外的消息,也湧入京師,一日之間,金陵百姓經曆了極致的憤怒,又被來自遠方的喜訊所安撫。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

沈胤之!

……

金陵物議紛紛,或褒讚,或質疑時,燕琅正與幾位副將商討接下來的戰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