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茲先生怎麼了,是不滿意嗎?]
[天呐這首交響曲這麼棒都無法打動馬爾茲嗎?]
結束演奏後,民樂團眾人回到休息室,盧卡斯在內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眾人還沒有離開。
這位年輕的小提琴演奏家表情複雜地說道:“喬,你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演奏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悼歌》十分出色。”
“不過並不隻有你可以作出這樣優秀的交響曲,我們還有一次交流的機會。”他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許喬知道他指的是交流會最後一輪,隻是剛演奏完,他太過疲憊,於是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盧卡斯看著他汗濕的額頭和失去了神采的疲憊眼睛,猶豫了一下說道:“喬,你應該好好休息,你的狀態不太對。”
“謝謝。”許喬與他輕輕擁抱了一下。
應文林攙著他,有些擔憂地問道:“咱們先回酒店休息吧?”
這支交響曲全部演奏下來,對於情緒的消耗是巨大的。尤其許喬還是領奏,耗費的精神與體力他人難以想象。
許喬低低應了一聲,而這時,一位助理打扮的年輕人走進了休息室,恭敬地朝許喬彎了彎腰:“許喬先生,馬爾茲先生想與您見一麵,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民樂團眾人對視一眼,目光中都有些憂慮。馬爾茲先生剛剛在評委席沒有發表任何評價,而這時又單獨想見許喬,是發生什麼了?
許喬垂下眼睫,說道:“帶我去見馬爾茲先生吧。”
說罷,跟應文林說了一聲:“我很快回來,不用擔心。”
與馬爾茲是在不遠的另一個評委專用休息室見麵的。
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看見許喬走過來,半佝僂身子,拉過他的手坐下來。
他沉默了片刻,才用蒼老的聲音說道:“孩子,在你的樂聲中,我感受不到絲毫對死亡的畏懼。”
許喬輕笑了一聲:“是的先生,我並不畏懼死亡。”
馬爾茲搖了搖頭,換了種說法:“你心中有死誌。”
他浸淫音樂這麼多年,旁人可能聽不出,他卻立即明白,《悼歌》中潛藏著作曲人內心對生的不眷念。
見許喬沒有說話,馬爾茲接著說道:“孩子,我比你大半個世紀還要多,是快要見上帝的人了,但對於死亡,我甚至沒有你的感觸深。”
“《悼歌》很完美,就因為它太完美,我不得不感到擔憂。能作出這樣的曲子,想必你在心中已經無數次模擬——或者說無數次實踐過走向死亡的路程,是嗎?”
這話大半是對的,他確實無數次實踐過走向死亡,但並非是主動選擇。
看到許喬疲憊的雙眼,馬爾茲歎了口氣:“你現在的狀態很不好,孩子。”
許喬想要組織一下語言安慰麵前這個擔心自己的老者,而這時,包中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拿出手機想要掛斷,看到聯係人時頓了一下。
馬爾茲善意地笑道:“接吧。”
“抱歉。”許喬對他說了聲,走到休息室角落接起電話。
是徐斯奕打來的電話。
“你還好嗎?”
許喬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按了按太陽穴:“為什麼這麼問?”
“我看了你們的演奏。”徐斯奕聲音低沉,從電話那頭傳過來,顯得更加有磁性,“你需要好好睡一覺。”
同馬爾茲一樣,他聽出了樂曲中有關於死亡的超脫。但和馬爾茲不同,他不認為許喬心中有死誌,他知道許喬隻是太累了。
他是見證著許喬走過一個個世界的,許喬對於死亡的超脫建立在他親身經曆的理解上,並非馬爾茲所以為的對於死亡的向往。
“嗯,我需要好好睡一覺。”許喬聲音放輕了一些,“不用擔心,我很快就會回國。”
掛斷電話後,許喬走到了馬爾茲身邊重新坐下。
“馬爾茲先生,感謝您的擔心與關懷。我隻是有些累了。”他深吸一口氣笑道,“我想等您聽完為交流會準備的最後一首交響樂時,就會改變現在的看法了。”
馬爾茲看著他,漸漸選擇了相信。
許喬太過疲累,回到酒店後就睡下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被手機鈴聲吵醒。
見是陌生的號碼,他打了個哈欠直接掛斷,沒想到剛掛斷,又是電話鈴聲擠了進來。
如此反複幾回,許喬皺了皺眉接起電話,才知道是神通廣大的維也納當地媒體記者打來的。
電話那頭立即炮語連珠地問他對於網絡上的抨擊作何感想,有什麼回應。
許喬蹙眉說道:“抱歉,我需要了解一下情況再給您回複。”
打開訊息,這才看到媒體上出現了大量樂評人對於《悼歌》的批判,文章中摘取了來自社交平台網友們的評價,指責《悼歌》中隱含的不尊重生命,教唆死亡的態度。
甚至批判這首交響樂會提高聽眾的自|殺率,應當予以禁止。
文章還以馬爾茲大師不作評價為由,提出這位大師對於這首交響樂的態度同樣如此。
也有其他樂評人提出了對這個論點的反對,認為太過斷章取義。
一時間爭議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