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謀萬世者(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46 字 2024-03-21

張正書無所謂地攤了攤手,說道:“不成,那我有什麼辦法?”

趙煦差點沒被噎死,微怒道:“你不也是紙上談兵?”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非也,我不懂軍事,但我懂人性。我大宋將士,隻是當兵吃餉的,哪裡會有什麼戰鬥力?但如果改變獎賞製度,打贏了分田地,我敢保證他們會悍不畏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然了,前提是沒有文官在一旁指手畫腳,不然再厲害的士卒,都打不贏的。對了,還有那樞密院定的什麼戰陣,簡直就是拿打仗當兒戲,當廢之。戰場之事,瞬息萬變,束手束腳,如何能打贏?”

趙煦默默地點了點頭,但他還是有疑問:“若是田地不夠分,如何能裁撤兵員?”

“那就要看我了……”

張正書這才露出自己的獠牙,因為這是他預謀已久的事。

要想掀起工業革命,紡織業就是先驅。而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需要的工人可以用成千上萬來形容。如果有其他商賈介入,那麼解決二十萬人就業是沒問題的。而且,張正書還想在交趾開展製糖業,那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

“看你?”趙煦有點不解地說道,“難道你有這本事?”

張正書好像已經掌控了一切,淡淡地說道:“我打算弄一個產業,如果成功了,不僅能解決二十萬人的就業,還會讓我大宋的國力再升一層……”

當張正書把棉花紡織業一說,趙煦愣住了:“這能成?”

到了這時候,張正書不得不把英國崛起的事例改頭換麵說了出來,趙煦才半信半疑:“這確定能成?”

“能!”

工業能解決就業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張正書說道:“你見過造船的船塢沒?船塢中,工匠過千那是常事。若是不信,且讓人去打聽一番,單單是我大宋沿海,造船業養活了多少民間工匠?沿海數百船塢,少則數百工匠,多則數千工匠。單單是造船業,從業者高達數十萬人。手工業,能創造財富,也能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

趙煦還是不相信:“一個棉花,就能解決吃飯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