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商賈,沒有長久的眼光,隻能賺眼下的錢。
彆說這時候的宋人,就算是後世的天(tian)朝,不也是一樣?
能賺錢的時候,還要什麼研發啊,反正米國佬會提供的。至於芯片什麼的,用米國的不就好了嘛!
結果呢,等彆人一卡脖子,斷了高科技產品的供應,立馬就抓瞎了。一開始不搞研發,隻想賺錢。這下好了,除了用一些二流技術以外,基本沒有選擇了。
然而,這才是商人啊!利益至上,研發這麼花錢的事,彆人來做不就行了?
張正書一陣感慨,不管是宋朝,還是後世,商人的秉性就沒變過。肯研發的企業,有危機感的企業,實在太少了。怪不得有人說,中國最多的是商人,而少有企業家,他們隻想賺錢,根本不打算把企業做長久的。結果呢,隨著時代在不斷變遷,企業跟不上時代的節奏,自然就垮了。
“不過也不能怪範員外,商人都是這個尿性的……”
張正書心道,為什麼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不待見商人?因為商人了錢,真的什麼都做得出來。古代可沒有什麼器械開采礦藏,都是用人工。商人壓榨這些工人太狠了,死人是經常的事。中國的士大夫,再怎麼虛偽都要秉持著“仁政”的,商人自然就被他們鄙視了。再加上商人勾結權貴,加大權錢交易,極大地敗壞了吏治。統治階層,又怎麼會允許這種事存在?而且商人的屁股也不乾淨,像什麼走私糧食武器給敵國,那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為什麼宋朝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而西夏總是打不下來?其中商人出的力氣可不算少,但凡是宋朝軍隊有什麼動靜,商人為了利益,都能把這消息賣給西夏。再加上輸送糧食,暗中提供鐵器等戰略物資,西夏才能撐這麼久。
打來打去,宋朝和西夏都精疲力儘,唯獨這些發國難財的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好在,這時候的商人走私的規模也不敢太大,畢竟地方“安撫司”可不是吃素的。即便是這樣,這種商人也足以讓他們砍頭一百遍了。
歎息了一聲,張正書說道:“那我先恭祝範員外馬到功成了!”
“多謝小官人吉言!”
兩人又各自寒暄了幾句,張正書才離開了範員外的家中。
在外間等候的來財,連忙服侍著張正書坐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