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麼多東西,一下子要拿出這麼多錢,沒錢夠怎麼辦?沒事,宋朝的商賈很聰明,隻要你是本地人,找一個保人過來,留下欠條就能賒賬了,以後每月記得去還賬就成。什麼時候還清剩下的八百元錢,什麼時候就能拿回欠條。如果賴賬人家也不怕,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還有保人在呢,保人要是不還,被告上官府也是尋常的事。
更厲害的是,還有一種預付款的模式。過年前,宋人可以在年貨鋪中,每個月存一點錢。存到過年時,該鋪子會將所預訂的年貨送到您家。這種付款方式有兩大好處:一是每月預存一筆,從牙縫裡省一點兒就是了,基本上不影響過日子,比過年時一下子拿不出一大筆錢,急得四處借債要強得多;二是提前向賣家付了款,賣家也得了便宜,自然會在價格上給予買家很大優惠。
雖然在買東西的時候宋人用了這種分期付款的辦法,但範員外沒想到張正書居然巧用在報紙上了。
張正書“謙虛”地說道:“哪裡,哪裡,這都沒開始刊載,做不得準的……”
範員外又恭維了幾句後,才試探性地問道:“小官人,你是見過和樂樓李行首的,且說說看,這李行首到底有何魔力,直讓滿城王公貴族都為之傾倒,甘願拜伏於其裙擺之下?”範員外確實想不通,他樊樓裡有美妓諸多,封宜奴、徐婆惜、崔念奴三大行首,個個都是大美女,而且琴曲雙絕,又懂得討男人歡心,為何鬥不過一個連名字都傳不出來的李行首?要知道,這幾年來,除了忻樂樓的行首孫三四,幾乎沒有能抗衡。
可這些時日以來,和樂樓李行首的聲名鵲起,再加上《京華報》的推波助瀾,風頭幾乎一時無兩。最讓範員外難受的是,和樂樓把酒客都搶走了。要是酒客流失過多,樊樓收不夠酒稅,就要範員外自己掏荷包了。範員外可不會忘記,樊樓前身礬樓的店主是怎麼破產的!
張正書被範員外這麼一提起,他也不免想起那張令他驚豔的臉龐來。
可以說,李師師冷豔的氣質,精致的麵容,特彆是聲音,讓人聽了覺得“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再加上李師師經常蒙著麵紗,更是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張正書知道,這但凡是男人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喜新厭舊,怪不得和樂樓最近這麼火了。便是沒摘下麵紗,李師師就已經豔壓全芳了。摘下麵紗後,沒有了這樣的神秘感,但容貌冷豔的她,也不輸那些美妓行首的。
“因為李行首包裝得好。”
張正書歎了口氣,這時候的宋人,估計不會明白戴著麵紗的行首,到底有何魅力。可張正書卻知道,便是這種神秘感,平白給那些“好色之徒”添了幾分征服欲。更厲害的是,李師師至今還未曾親自“招待”過誰。便是這個誘惑,讓那些自詡風流的才子,費儘了心思,也求不得。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可惜,範員外不懂這個道理,隻能傻愣愣地說道:“包裝?甚麼包裝?”
“從外表外貌,再到言行舉止,最後就是話題炒作了。”張正書嘖嘖稱奇,“反正在汴梁城中,李行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縱觀汴梁城,哪一個行首能如此獨特?如果範員外你想培養這樣一個行首,自小就要可以培養了。而且,還不能和李行首重樣,不然的話,就沒有這種獨特性了。”
範員外苦笑道:“如此還是算了罷,我還是想法子,將李行首請來樊樓……”
張正書點了點頭,這才是大商賈的想法,你的員工厲害?挖過來再說。
至於自己培養什麼的,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自己花時間去培養。花費的時間又多,培養出來了本錢都不知道收不收得回來,反正彆家酒樓培養出來了,花錢去挖就行了。就是靠這樣,範員外才能維持樊樓汴京七十二正店之首的樣子。